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共8页).doc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科 康小会肺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全球每年有超过两百万小于 5 岁的儿童死于肺炎,约占该年龄段儿童死亡总数的 1/5 ,是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在北美和欧洲 ,5 岁以下儿童肺炎年发病率为 3.4% 4.0%,5 14 岁发病率为 1.6% 2.2% ,发展中国家儿童肺炎更加常见与严重。全球因肺炎引起儿童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艾滋病、麻疹和疟疾死亡的儿童总和。 ppt3 图片显示的是 WHO 统计全球范围内小于 5 岁儿童死亡的疾病比例,其中肺炎占到了 19% 。 一、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及病原分析 (一)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2、的定义: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肺实质 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有别于院内获得性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h 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出院后 48h 内发生的肺炎。细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占 90 以上,耐药率高 ,常见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较少见。三分之一为混合感染。 (二)社 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 CAP 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此外还有真菌和原虫。非典型性肺炎,是由支原体、衣原体和某
3、些病毒(如汉坦病毒等)、细菌(如嗜肺军团菌等)感染引起的肺炎。以区分肺炎链球菌等典型肺炎病原菌。 对于儿童来说, 年龄是 CAP 病原的最好提示。 0 3 周患儿,其病原主要是病毒、大肠埃希菌、 B 族链球菌; 1 3 个月龄患儿的病原主要是病毒、沙眼衣原体、肺炎链球菌和百日咳杆菌; 4 个月 5 岁患儿的病原除 RSV 病毒外,主要病原是 SP 、 HI 和 MC ; 5 岁 18 岁患儿,主要病原除 SP 、 MC 外,非典型微生物病原学地位突出。 儿童 CAP 混合感染率约为 8% 40%, 年龄越小 , 混合感染的几率越高。混合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细菌混合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则多见于年长
4、儿。 二、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 (一)临床特征: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儿,临床表现迥异。 1 岁以下肺炎患儿,在所有临床征象中,呼吸增快对诊断肺炎有最高的敏感性 (74%) 与特异性( 67 ); RR 还有助于提示肺炎严重度: RR 70 次 /min 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敏感性 63 、特异性 89 ;对于 3 岁以上的小儿,呼吸增快及胸壁吸气性凹陷提示肺炎并不敏感,而肺部湿性罗音和管状呼吸音却有较高敏感性( 75 )和特异性( 57 )。肺叶不张、圆形病灶的 CAP 患儿 - 应强调复查胸片。 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增快是很重要的诊断条件, WHO 对小于 5 岁的儿童呼
5、吸增快的判定标准为:小于 2 个月的患儿,呼吸频率大于 60 次 /min ; 2 12 个月 的患儿,呼吸频率大于 50 次 /min ;大于 12 个月的患儿,吸频率大于 40 次 /min 。 (二)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 C 反应蛋白、 PCT ; 痰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原血清 IgM; 抗体滴度;血培养;痰、胸腔积液、 BALF 培养,抗体检测;胸片、 CT 、超声;血气;血生化;凝血功能;肺功能;纤维支气管镜。 不同的病原感染,血常规的变化不一样,而 C 反应蛋白能够显示炎症反应的程度, PCT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界定是细菌、病毒、支原体;同时,可以取痰标本进行呼吸道病
6、毒的检测,另外血清可以寻找呼吸道病原,特异性的 IgM 抗体;血培养、痰、胸腔积液、肺泡灌洗液培养都是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寻找病原;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 CT 不推荐常规进行,超声有一些帮助,尤其是在考虑有胸腔积液的患儿。 血气可以了解患儿有没酸碱失衡、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血生化了解有没有电解质紊乱;对于重症患儿,需要检查是否有凝血功能的异常;肺功能对于肺炎的患儿来说可以了解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纤维支气管镜可能会在后期推荐用于冲洗、探查以及采取肺泡灌洗液做相应的理化检查。 三、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分级及住院指征 (一)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分级:根据年龄不一样,轻度和重度的社区
7、获得性肺炎的评判标准,如 ppt14 图表所示:对于婴幼儿的患者,可以通过腋温、呼吸频率和进食状态将其分为轻度 CAP 和重度 CAP ;对于年长的患儿,通过腋温、呼吸频率和有无脱水征象将其分为轻度 CAP 和重度 CAP 。 (二)英国胸科学会对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1. 腋温 38.5 ,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或有超高热。 2. 呼吸极度困难,发绀明显,肺部啰音密集或有肺实变体征,胸部 X 线示片状阴影。 3. 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微循环障碍、休克任一项者 。 4. 并脓胸、脓气胸和(或)败血症、中毒性肠麻痹者 。 5. 多器官功能障碍者。 其中 1 、 2 为必备条件,同
8、时具备 3-5 中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三)住院指征: 收住院的关键是低氧血症,具备以下 1 项者可收住院: 1. 呼吸空气条件下, SaO2 0.92 或中心性紫绀; 2. 呼吸空气条件下, RR 70 次 / 分(婴儿), 50 次 / 分(年长儿),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 3. 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鼻扇; 4. 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 5. 持续高热 3 5d 不退者或有基础疾病者; 6. 胸片等影像学资料证实双侧或多肺叶受累或肺叶实变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进展者; 7. 拒食或并有脱水征; 8. 家庭不能提供恰当充分的观察和监护,或 2 个月龄以
9、下 CAP 患儿。 四、不同病原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征 (一)肺炎链球菌肺炎 1. 临床表现:起病多急剧。突发高热、胸痛,纳差、烦躁不安。病初咳嗽不重,后可咳铁锈色痰。可伴腹痛;可有脑膜刺激症状甚至脑病表现。 2. 体征:早期叩浊,呼吸音减低;消散期可闻湿罗音。少数病历无异常体征。 3.X 线检查:早期见肺纹理加深,以后有大片阴影均匀而致密,占全肺叶或一个节段;可见肺大疱、胸腔积液;片影可出现在肺部体征之前。 4. 实验室检查: WBC 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WBC 可达 20x10 9 /L 以上,偶达 50-70x10 9 /L 。少数 WBC 低下,示病情严重。 CRP 阳性;气道
10、分泌物、血液、胸水培养可找到肺炎链球菌。 5. 并发症:脓胸、肺脓肿、心肌炎、心包炎、败血症等。抗生素治疗后并发症已少见。 6. 自然病程:多在病程第 5-10 日体温骤退。早期应用抗生素者可于 1-2 日内退热,肺部体征约 1 周消失。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1. 临床表现:常见于 1 岁以下幼婴。病情严重,突起高热。肺炎发展迅速,呼吸和心率增快、呻吟、咳嗽、青紫等。 可有猩红热样皮疹及消化道症状,嗜睡或烦躁不安,重者惊厥;中毒症状明显,甚至休克。 2. 体征:出现早,早期呼吸音减低,有散在湿罗音。出现脓胸或脓气胸时,叩诊浊音、语颤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 X 线检查:症状与胸片不一致
11、。病初时,症状重, X 线征象少;临床症状趋于好转时,胸片上见明显病变,如肺脓肿、肺大疱;病变发展迅速;多合并小脓肿、脓气胸、肺大疱;片影持续时间长。 4. 实验室检查: WBC 一般超过 15-30x10 9 /L 以上, N 明显增高, WBC 内可出现中毒颗粒。半数小婴儿 WBC 低下,示预后严重。 CRP 增高;痰、血液及胸水培养可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 5. 并发症:脑膜炎、心包炎、张力性气胸预后严重;脓胸、脓气胸预后较好,无后遗肺功能障碍。 (三) 腺病毒肺炎 1. 临床表现:起病多急骤高热。 ( 1 ) 呼吸系统:频咳,发病 3-6 日出现呼吸困难及发绀、喘憋;发病第 3-4 日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社区 获得性 肺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