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题常考知识点汇总(共12页).docx





《地理大题常考知识点汇总(共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大题常考知识点汇总(共12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 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水气净美无尘沙土】1.水:截流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气:调节气候3.净:净化空气4.美:美化环境5.物:繁衍物种,维护6.尘:吸烟除尘7.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8.土:补给土壤有机质雨林9.维持地球大气碳氧平衡雨林10.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二. 植被破坏的影响1.植被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2.减弱,大气降水减少3.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4.地表变率增大,水旱灾害频繁5.温差变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6.破坏7.生态环境恶化8.水土流失加剧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贫瘠雨林9.,不
2、利于全球碳氧平衡三. 保护森林/雨林的措施1.加强,提高公民环保意识2.加强对森林/雨林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3.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森林/雨林观光、生态旅游4.采育结合,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5.加强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森林/雨林区的机会6.提高木材利用率7.开发木材替代品保护本国森林8.从国外进口木材国际保护雨林9.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与保护中获益四. 地表环境特征的描述1.地势xx高xx低2.地表水源充足/干旱缺水3.植被:多xx植物覆盖/沙漠广布 植被稀疏4.土壤五. 荒漠化的原因1.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弱,河流欠发育2.植被稀少,土壤发育
3、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3.离冬季风源地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季节,利于风沙活动4.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使生态环境失衡,地表易起沙5.纬度较高,下半年日照时间长,蒸发旺盛6.人口激增,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灌溉方式不当提醒:荒漠化的表现1.土地沙漠化2.石质荒漠化3.次生盐碱化六. 治理荒漠化的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防沙林带设置沙障)3.调节农林牧之间的用地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5.控制人口增长,注意环境
4、保护6.保留残茬,积雪保墒七. 荒漠化的危害1.湿地面积缩小,草地退化,土地裸露,生态环境更加脆弱2.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牧场减产,造成经济损失3.引起风沙灾害八. 方格沙障的作用1.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2.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3.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九. 湿地的成因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降水集中且多暴雨3.河网密集 径流丰富/秋末春初凌汛,地下水位高4.纬度高,冬季寒冷且漫长/气温低,蒸发微弱5.土质黏重/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6.植被条件好,涵养水源能力强7.沿河 多沼泽/地处河口三角洲 多滩涂十. 湿地的作用1.涵养水源2.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3.降解污染物4.调节径流5
5、.保护生态环境6.蓄洪防旱7.保护生物多样性十一. 湿地退化的影响1.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2.淡水资源减少,水位下降3.气候大陆性增强,气候趋于干旱,气温日较差增大4.降水变率增大,水旱灾害频繁5.水体净化能力下降,水质变差6.生物多样性减少十二.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地形:谷地、盆地地形不易散失热量,气温高阴坡温度较低阳坡温度较高地形平坦,冷空气可长驱直下,气温低地势xx高xx低,阻碍冷空气 气温较高/利于冬季风停滞 气温较低2.纬度3.海陆位置4.下垫面5.气压带风带(例:受西风带影响,气温较高)6.沿海洋流的性质7.距冬季风源地远近8.海拔9.人类活动(例:排放温室气体)十三
6、.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天气状况2.植被状况3.海陆位置4.地形: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原地区十四. 影响降水量的因素1.气压带风带2.沿海洋流3.海陆位置4.迎风坡背风坡5.地势:山地降水在一定高度达到最大6.下垫面:河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降水较多7.人类活动十五. .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1.纬度2.地势:地势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量大3.天气4.背风坡比迎风坡太阳辐射强十六. 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1.纬度2.地势高低3.天气状况十七.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纬度2.降水3.阴坡/阳坡4.坡度:坡度大,积雪易下滑5.全球变暖等环境变迁6.季节变化十八. 为什么地球会出现生命1.所处
7、的宇宙环境很安全2.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3.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4.有液态水十九. 全球变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2.作物:高纬地区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作物产量提高低纬地区干旱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作物减产3.旱涝灾害加剧,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二十. 应对海平面上升的措施1.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上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2.加固加高防洪墙,修整河道,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3.建立沿海防护堤坝二十一. .酸雨的危害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生长3.侵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4.危害人畜健康二十二. 减少CO2或SO2的措施1.植树种草2
8、.防止森林火灾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多使用清洁能源4.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5.进行技术革新,减少该气体的排放6.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管理, 限制排放该气体多的企业7.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8.加强宣传教育,提倡低碳生活二十三. 航运的有利条件1.地形平坦,水流平缓,利于航行2.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水位变化小3.冬季无结冰期/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4.河网密布,运河众多,形成庞大的内河水运网5.河流含沙量小,河道不淤积6.河流流向与运河方向一致7.人口多,经济水平高,客货量大8.运河与多条河流想通,水位相对稳定9.避免海风和海浪的影响二十四. 港口的有利条件分析1.
9、背风避浪,港阔水深,利于停泊2.经济腹地广阔,依托较大城市/联系着国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客货流量大,海运繁忙3.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便于安排港口设备4.交通便利,利于客货集散5.政策支持6.纬度低,终年不冻7.海运价格低二十五. .某地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1.谷地/盆地地形,周围有高山阻挡,不利于污染气体的扩散2.干旱少雨,加剧粉尘等颗粒物的污染3.(冬季等)存在逆温层,不利于垂直方向的气体扩散4.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对大气的污染严重5.工业布局不合理6.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以煤炭等为主二十六. 土地盐碱化的原因1.春季干旱且蒸发旺盛2.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距地表近3.灌溉方式
10、不合理(例: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二十七. 河流入海口多的原因1.地势低平,河网密布2.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易改道3.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易形成新的入海口4.流域内降水多,径流量大二十八. 流域开发的影响有利:1.解决水资源时间上的矛盾,防洪防旱2.利于航运3.提供大量电力资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库区水面宽阔,河流舒缓,对两岸冲刷作用减弱,利于水土保持5.促进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6.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7.利于8.利于农业灌溉,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稳定水源,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不利:9.下游平原失去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10.河口外的失去饵料,鱼类资源减少11. 下游流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大题常考 知识点 汇总 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