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共7页).doc





《不定项选择题(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定项选择题(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不定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通常是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人的个体心理,即( )。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B.思维过程和情感过程 C.个性差异和心理过程 D.思维过程和性格特征22、心理过程可分为 ( )、情感和意志过程。A.认识B.人格C.情绪D.需要3、心理学是研究( )的科学。 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 C.心理特征 D.认识过程4、决定个体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是(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个性倾向性 D.个性心理特征 5、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
2、实验法 C.测验法 D.活动产品分析法 6、在日常生活条件下,实验者有目的地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测验法 7、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 )。 A.思维活动的结果 B.语言活动的产品 C.客观现实的反映 D.意识的产物注意.1、人们常用“一目十行”来形容一个人的阅读速度。从心理学上看,“一目十行”指的是( )。 A.记忆敏捷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能力 D.注意范围2、有一种注意现象称为“有意后注意”,其形成条件是( )。 A.注意对象的新异性 B.注意对象的运动与变化 C.对活动
3、任务的熟悉和兴趣 D. 注意对象的相对强度大3、教师穿新装进课堂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是由于刺激物的( )。 A.强度 B.对比关系 C.新异性 D.运动变化4、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 A.分配和转移 B.指向和集中 C.稳定和集中 D.指向和转移6、有一种注意现象称为“有意后注意”,其形成条件是( )。 A.注意对象的新异性 B.注意对象的运动与变化 C.对活动任务的熟悉和兴趣 D. 注意对象的相对强度大感觉.1、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 )来衡量的。 A. 差别感受性 B.韦伯
4、分数 C.差别感觉阈限 D.感觉阈限 2、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感觉的( )现象。 A.对比 B.后象 C.感受性 D.适应3、 当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官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阈限 D.感觉能力4感受器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 )。 A.感应性 B.感受性 C.感觉阈限 D.感觉适应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联觉现象的是( )。 A、看见红颜色觉得温暖 B.看见蓝色觉得清凉 C.听音乐觉得灯光随音乐的节奏在闪烁 D.看见张三想起了李四6、( )的实验证明,没有客观刺激,人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心理生活。 A.表象重现 B.后象刺激 C.感觉
5、剥夺 D.遗觉象7、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在数值上呈(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幂的关系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 A.感应性 B.个别属性 C.外在属性 D.内在特性知觉.1、无论在哪个角度看教室的门,我们都把它知觉为长方形。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选择性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2、在人知觉深度的双眼线索中,最重要的双眼线索是( )。 A.双眼视轴的辐合 B.水晶体屈度的变化 C.双眼视差 D.双眼焦距调节.3、当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向相反的方向运
6、动,这种现象叫(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2、电影使一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前一副画面的印象还没消失,下一副画面又出现在视觉中,使观众在银幕上看到活动的人物、车辆等场景,这是利用了( )。 A.后象的作用 B.适应的作用 C.对比的作用 D.联觉的作用12、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种知觉特征是(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知觉的()。A.理解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 整体性11、人对客观事
7、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 .游动知觉 .幻觉 C.主观知觉 D.错觉13、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当前对象,并用词把它们标志出来。这一知觉特征是(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14、( )是指,人在知觉时,能迅速从面临的诸多事物中确定知觉对象。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恒常性15、一支白色粉笔,无论是在明亮处还是在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知觉的特性是( )。 A.明度恒常性 B.亮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 D.形状恒常性16、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8、)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17我们通常认为南方人具有灵巧、内秀、含蓄等特点,北方人则具有豪爽、坦率、豁达等特点。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 A.投射效应 B.刻板效应 C.光环效应 D.人格效应18、黑板上的一张挂图,不论我们坐在教室的前排或后排看起来都是一样大小的,不会因为它在视网膜上的映像的大小而变化。这是因为( )。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19、在人们交往中,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掩盖了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是一种( )效应。 A.首因效应 B掩蔽效应 C光环效应 E刻板效应20、在社会认知中,
9、常把对某一类人形成的概括而固定的特征印象推及团体的每一个人,如男人都豪爽,女人均细腻。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 。 A.晕轮效应 B.刻板印象 C. 掩蔽效应 D.团体印象21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在社会知觉中称为( )。 A.首因效应 B掩蔽效应 C光环效应 E刻板效应记忆.1、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两端的内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痕迹衰退说 B.同化说 C.序列位置说 D.干扰说2、研究表明,( )的过度学习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有效选择。 A.120% B.150% C.180% D.200%3、人们对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属于( )。 A.形象
10、记忆 B.情绪记忆 C.语词-逻辑记忆 D.动作记忆4、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能够理解时的记忆,叫做( )。 A.机械记忆 B.意义记忆 C.接受学习 D.发现学习5、心理学史上最早对人的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铁钦纳6、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所学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A.倒摄抑制 B.学习迁移 C.前摄抑制 D.延缓抑制7、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 A.均衡发展的 B.先快后慢的C.起伏不定的 D.先慢后快的8、记忆的干扰抑制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干扰的结果。干扰抑制说的最明显的证据是( )。 A
11、.延缓抑制和分化抑制 B.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 C.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学习.思维1、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 )。 A 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不怕见生人了 D记住英语单词了2、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 )。 A.定势 B.迁移 C 原型启发 D.功能固着作用3、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再学摩托车就会感到容易些,这是由于()。 A.定势的作用 B.原型启发的作用 C.迁移的作用 D.注意的转移4、人脑通过其它事物的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特点是(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抽象性 D.分析与综合5、在人脑中把事物整体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项 选择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