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共8页).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液体的压强1. 如图所示,A、B、C三点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是()AA点最大BB点最大CC点最大D三点一样大【解答】解:液体压强公式p=gh,g是常数,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本题中,液体的密度相同,A、B、C三点深度相同,故A、B、C三点压强也相等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 1648年,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密闭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有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A水的体积B水的质量C水的深度D水的密度【解答】解:液体压强与液
2、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由于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故选C3.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则关于两种液体密度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以上都有可能【解答】解:由图知,U型管两边的液面差相同,则可知金属盒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又因为金属盒在甲液体中深度小于在乙液体中深度,根据p=gh知,甲一定大于乙故选C4. 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被放置在
3、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液体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受压强是2000paBb点所受压强是200paCa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1:4Db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4:5【解答】解:a点的深度为ha=2cm=0.02m;b点的深度为hb=10cm-2cm=8cm=0.08m;容器内水的深度为h=10cm=0.1m;A、a点所受的压强是pa=gha=1000kg/m310N/kg0.02m=200Pa;故A错误,B、b点所受的压强是pb=ghb=1000kg/m310N/kg0.08m=800Pa;故B错误,5. 如图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
4、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p乙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解答】解:由图知,V甲V乙,m甲=m乙,根据公式=M/V可得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甲乙,又p=gh,两管液面相平(液体的深度h相同),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p甲p乙故选A6.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洗手间下水管B锅炉水位计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D茶壶【解答】解:A、洗手间下水管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是连通器原理,不符合题意;B、锅炉水位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锅筒的蒸汽空间、水空间直接连接,因此水位计中水位与锅炉水位是一致的,水位计中的水位变化即为锅筒中水位的变化,利用了连通器,不
5、符合题意C、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上端不都开口,底部虽然相互连通,不是连通器,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符合题意;D、茶壶的壶嘴与壶身底部相通,上端开口,壶嘴和壶身在同一高度,倒满水后,液面相平,利用了连通器,不符合题意故选C7. 洗手池与下水管之间常常要安装一段U形管,U形管起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水管热胀冷缩,起伸缩作用B因水管与盆底连接,起装饰作用C防止水管堵塞,便于疏通D相当于连通器,起隔离臭气作用【解答】解:下水管中的弯曲的部分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起的主要作用是:U形管总是会有水的,这样可以隔绝下水道往上反的臭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8. 使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时,如图所示,下列说
6、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装置中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B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差C由于液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因而液体只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D橡皮膜伸入液体越深,两管液面高度整超大,则液体压强越大【解答】解:A、“U”形管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以它不是一个连通器,故A错误;B、用手按橡皮膜,两管出现高度差,且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说明此时橡皮膜的气密性很好故B错误;C、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产生压强,故C错误;D、压强计的测量原理是:压强的变化引起U形管两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故D正确故选D9. 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
7、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解答】解: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深度不变,液体的密度减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液gh可知,探头所处压强变小,U型管中的液体高度差减小,故A错误;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液gh可知,探头所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B错误;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小,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液gh可知,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减小,故C错误;D、
8、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面任意转动一个角度,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故D正确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 在玻璃管一端扎上橡皮膜,然后将玻璃管开口向上,橡皮膜向下竖直插入水中,在逐渐向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A逐渐下凸B逐渐上凸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解答】解:一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逐渐浸入水中,橡皮膜会受到水的压强,水对橡皮膜施加一个向上的压强橡皮膜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液体压强也就越大故选B11. 将一根透明塑料管弯成U形,适量的水灌入管中,当管中的水面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 将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 【解
9、答】解:根据连通器的特点可知,将一根透明塑料管弯成U形,形成连通器,将适量的水灌入管中,当管中的水面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相平;将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0故答案为:相平;012. 有甲、乙两个杯子分别盛有两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甲:乙=1:2,杯中液体的深度之比为h甲:h乙=2:3,则这两种液体对两杯底的压强之比P甲:P乙= 【解答】解:由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之比:故答案为:1:313. 带鱼生活在深海中,长期承受巨大的压力,已经习惯了水底的压力比岸上大得多,带鱼上岸后,由于压力急减,它的内脏膨胀爆裂,就会导致死亡因
10、此我们见不到活的带鱼假如一条带鱼全身面积约800cm2,生活在200m深的海洋里(海水密度取1103kg/m3,g取10N/kg)求:带鱼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它周身受多大的压力?【解答】解:带鱼受到的压强:p=gh=1103kg/m310N/kg200m=2106Pa;由p=F/S可得,它周身受到的压力:F=pS=2106Pa80010-4m2=1.6105N答:带鱼受到的压强是2106Pa;它周身受多大的压力是1.6105N14. 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研究方法称作 法(2)实验前,应调整
11、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液面 (3)乙、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关系(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 两图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5)为进一步研究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他们应控制的量是深度,要改变的量是 【解答】解:(1)影响液体的压强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实验前,应使U型管两侧的压强相等,所以要使两侧液面相平;(3)比较乙、丙两图可知,金属盒浸没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图丙与丁中,同为盐水,深度相
12、同,只有容器的形状不同,并且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相同,说明,液体压强与盛放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5)为了进一步研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应控制的量是深度、液体的密度,要改变的量是金属盒的朝向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2)相平;(3)液体密度;(4)丙、丁;无关;(5)金属盒的朝向专心-专注-专业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C)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C)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
13、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C)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B)A.120 B.100 C.90 D.80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B)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
14、“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D)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D)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_态、_液_态和_气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
15、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属于液态的是_;属于固态的是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_2 _,一天的温差为_7 _,平均气温是_1.25 _。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冰的上表面为10 ,下表面是0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
16、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C)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
17、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和_38.6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会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
18、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 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C)A霜、雾、“白气” B霜
19、、露、“白气”C露、雾、“白气” D露、雾、冰3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4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C)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D)A早春,河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含答案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九 第二 液体 压强 同步 练习 新版 新人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