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共11页).doc
《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整理资料(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研究对象 意义2年龄特征3注意4感知觉、5记忆6想象7思维8言语9情绪10动作意志11个性12社会性一般规律(13章)反射:巴布金转头张嘴打哈欠 达尔文抓住物体 巴宾斯基脚趾成扇形 莫罗惊跳反射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优生学)霍尔(复演说) 盖塞尔(成熟势力说)环境决定论华生 斯金纳 二因素论 吴伟士 施太伦色盲男性5%-8% 自觉行动目的经历4阶段0-1岁1岁前儿童心理特征变化最大15天听视觉明显协调2周运动记忆3个月区分红绿光4个月稳定3-4个月出现笑声0-2岁感知运动阶段 5个月手眼协调5-6个月认生 6,7个月依恋 6个月情绪记忆 6-12个月形象记忆1岁1-3岁
2、个性开始形成言语发生阶段1.5-2岁表象发生想象萌芽 1岁语词记忆15-18个月找藏起的东西 1-1.5岁理解语言迅速发展单词句语言迅速发展1.5-2.3岁积极说话 1.5-2.5电报句 2岁2岁言语思维发生回忆出现 2-4简单口语敏感期语音敏感期 2-3自我意识2岁后完整句 2-7前运算阶段 2-4口吃 2.3-6.7基掌握口语3岁说不集中注意3-5分钟最初性格差异 3岁前幼年健忘 3岁后选择提同性伙伴 3-6岁个性形成兴趣发展稳定心理活动形成系统奠基时期 3-5岁弱视治疗最佳期4岁前智力发展最迅速形象视觉敏感期 4集中记忆10分钟达到成熟智力2分1内部言语发生 4-5接受任务岁词汇量增长活
3、跃期坚持性发展关键期自我控制 5岁5-5.5数概念敏感期 5-7记忆策略转变期 5岁后时间概念情绪系统化社会需要开始5-6抽象思维萌发集中注意10分钟 名词解释题答案1.1心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体现在:(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1.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3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1.4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
4、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和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1.5作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2.1年龄特征: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2.2儿童年龄特征:儿童特有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发育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3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2.4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2.5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
5、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又称为危机期。2.6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形成某种能力、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2.7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2.8最近发展区:儿童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2.9手眼协调动作:指眼睛的视线和手的动作能够配合,手的运动和眼球的运动协调一致,即能抓住看到的东西。2.10五指分工:大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动作逐渐分开。3.1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3.2定向性注意:由婴儿与生俱来的定向性反射发展而来,主要是
6、由外物的特点引起的,又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但不会消失。3.3选择性注意: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3.4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的努力、自然而然产生的注意,是不自主的、被动的注意。3.5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识支配的、主动的注意。3.6注意的选择:指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做出选择性的反映,使儿童在一定的时刻选择重要的对象,并做出清晰的反映。3.7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人在比较短的时间性片断中所能清楚地知觉到的事物的数量。3.8注意的稳定性:指
7、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3.9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即在同一时间内,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同时从事两种以上的活动。4.1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联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觉等。4.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4.3视觉敏度: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4.4颜色视觉: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辨色力。4.5弱视:是视觉发育障碍
8、的一种常见病,弱视者视力达不到正常水平,两眼不能同时注意一个目标,无立体感,不能判断自身的空间位置,分不清物体离自己的远近高低,定位不准确,不能完成精细动作。4.6色盲:一般是先天遗传的,男性多,女性少,是颜色视觉异常的表现。大体可分为全色盲、全色弱、红绿色盲、红绿色弱4种。4.7触觉:是肤觉和运动觉的联合。在学前儿童认识世界和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4.8适应现象: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高,这种现象叫适应现象。4.9对比现象: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的对比,分先后对比和同时对比两种。5.1记忆:
9、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恢复三个环节,其中恢复又分为再认和再现两种形式。5.2幼年健忘:指3岁前的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的现象。5.3记忆广度:指单位时间内能够识记的材料的数量,人类短时记忆的广度一般为72个信息单位。5.4工作记忆:指在短时记忆过程中,把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5.5表象:指过去感知而当前没有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出现的形象。5.6延迟模仿:当刺激物出现后,不是立即模仿,而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突然出现模仿行动。5.7机械记忆:指对所记材料的意义和逻辑关系不理解,应用简单的、机械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即平时所说的
10、“死记硬背”。5.8意义记忆:指根据所记材料的内容、意义及其逻辑关系的理解,运用一定的记忆策略进行的记忆,因此又称理解记忆或逻辑记忆。5.9保持: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5.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的揭示遗忘规律的图像表示方法,基本内容是: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简单说就是: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5.11干扰说:是揭示遗忘原因的一种理论学说,内容是:遗忘是因为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一旦排除干扰,记忆就能恢复,干扰因素很多,主要是学习材料、疲劳和紧张情绪等的干扰。6.1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
11、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6.2无意想象: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梦和幻觉都是特例。6.3有意想象:是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据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6.4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其新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6.5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具有首创性、独立性、新颖性等特点。7.1思维: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基本特点就是间接性和概括性。7.2客体永久性:即能够找到不在眼前的物体,确信
12、在眼前消失了的东西仍然存在。在这之前,物体在儿童眼前消失,他就不再找,似乎物体已经不存在。是儿童处于智慧的萌芽阶段的标志。7.3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它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7.4“展开式”:指儿童的推理是一步步进行的,进行缓慢,主要通过外部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8.1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是交流的双方共同使用的。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的语言,是社会历史的产物。8.2言语: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运用的和自己运用语言的过程。8.3内部言语:儿童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外部言语的内化,是思维过程的依靠,对心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
13、用,幼儿内部言语的产生也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一个质变。9.1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论”: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提出的情绪分化论:她通过对一百多个婴儿的观察,提出的关于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和o2岁儿童情绪分化的模式。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泣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比如,眼睛睁大、肌肉紧张,是恐惧的表现。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妒忌。9.2情绪丰富化: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
14、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9.3情绪深刻化:它指向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内在的特点。9.4道德感: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9.5理智感: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这是由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9.6美感: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10.1从整体到局部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叫从整体到局部规律。10.2首尾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上部动作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10.3近远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
15、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10.4大小规律: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粗大动作开始,而后才学会比较精细的动作。10.5无有规律:婴儿最初的动作是无意的,以后越来越多地受到心理有意的支配。10.6坚持性: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照既定目的去行动。10.7意志行动: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其特点不仅在于自觉意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行动过程,而且在于努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10.8外部障碍: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遇到了外部条件的障碍,如生理上的疲劳,技巧上的不足,物质条件的缺乏等等。10.9内部障碍:心理内部的困难,在完成某种有目的的行动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需要和动
16、机,与原有需要和动机发生了矛盾11.1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11.2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就是自我意识。11.3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11.4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11.5兴趣:人积极地接近、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心理倾向。11.6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11.7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11.8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
17、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反过来能力又是成功完成活动的条件。11.9智力分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是混沌不分化的,儿童智力因素的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起先是一般化的智力,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些智力因素群。这种理论认为,将智力分成一般智力(决定一个人智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和特殊智力(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必需的)的分法比较适合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11.10智力复合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的智力最初已经是复合的、多维度发展的,其发展趋势是各种智力因素的比重和地位不断变化,复合性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11.11智力内容变化论:这种理论认为,同一智力因素本身随着年龄增
18、长而发生变化。同是智力的一般因素,在婴儿期,其内容是感知动作性质的,以后则是认知性质的。12.1社会性发展: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12.2亲子关系: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12.3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12.4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12.5男女双
19、性化:是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12.6亲社会行为: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12.7攻击性行为: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12.8社会性: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12.9挫折: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直接原因之一,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13.1生理成熟:又叫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结构和机能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13.2早期隔离(剥夺)实验:使幼小动物失去或部分失去正常的生活环境,然后
20、对正常与非正常环境长大的动物行为的差异作比较,从而发现环境对行为发展的影响。13.3遗传决定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认为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被决定了,心理发展只不过是这些先天东西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不能改变它。代表人物有:高尔顿及其“遗传定律”;霍尔及其“复演说”;盖塞尔及其“成熟势力说”。13.4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归结为环境教育机械作用的结果。行为主义者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13.5二因素论: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因其明显的片面性和绝对性而难以服人。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儿童心理的
21、发展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折衷的观点,后被统称作“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有:吴伟士、施太伦。13.6相互作用论:关于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的观点。持这种观点者不仅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而且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论述接11.1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粘液质的孩子: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对抑郁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防止疑虑、孤独。11.2试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
22、,包括对自己存在以及自己对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的意识。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个体是把认识的目光对着自己,这时的个体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自我意识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表现为:(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l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15个月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
23、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自我评价就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评价;自我体验是一个人通过自我的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韵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心、羞愧感等;自我控制反映的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包括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而自我体验的发展相对较平稳,
24、趋于渐变状态。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是:(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4)从具强烈情绪色彩的评价发展到根据简单行为规则的理智评价。幼儿自我体验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是:(1)从初步的内心体验发展到较强的内心体验;(2)从受暗示性的体验发展到独立的体验。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是:(1)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12.1研究社会性发展有何意义?(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心理学 整理 资料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