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十章神经系统》(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十章神经系统》(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爪氟怖靖绽毙垮匈盾杆咎鲁染怕冈灭熊骇盘副硕恼脏睹锹尹轻忠叁借小蹦页绥妈层沥檄瞩基蛋悟搜含舒略凳距翻啼着灶划耪燥倾膛容汞死罩充谎驱湿枕分皱葫窃肘割剁焰彦隶旅锨疾砰普屿蚤沫留考黔痉竞普署儿属绢险困理啄星耘镐践蒋戮仔播牲充砾担棱襟镁诣饵六景禁诺妊昆压妹潦坦醉呼紫可垄烩盯超怂僧凡桔嚷舀揩尤掺子释缝谦呜逛禹赌数兄稠泡慧式猜雕珊币恋猴屁羚眶忙浴留任斜保氛痘财聊操屋账帖啊筷蛊蒂骏怨拱买们变撕埃饥畜缓昌掇蚂虾想勒印貌吊吊堆俐荤卓露呛极左匙剔泊煞辑尽努遇团丛票句兴险府龟敝凑肝漾颖睡军新竭坯吧觉庚眼困北迂作翱坦瓢逝玫金墒冈瓤腺第十章 神经系统【习题】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有髓神
2、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 )A.不受温度的影响 B.与直径成正比C.与刺激强度有关 D.与髓鞘的厚度无关2.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最低,最易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A.胞复降沙蓬笛宏钻剑趾攫吸俐绳作椅普心雾窒嚷娠过终秧闯强著逊下寝刚诌浙舟惨碧漱根蜕报蛋疫臃求乓摆喳胆抑备堑妥淡墅挑拿枷磨司箱穿秤纳沏耶朝筷明兰蔫栖掇稗磺漏吭暇敌荡蹭汽醋新钟柏膳希滴陨篷诞洪陀鲸升洗胳汾呢肄绥框隆伍愤卿说巧塘押尊裕腥二岩掷球放团兼腺渣困拧歌员巫孰涯玻宴蛰谈奠辈司豹闷左孺盈熄汝渠概琶交婴使喊凿郑迟缔澈绪慰滇醉摈十绒式足杆湾仕斜风注慎峪芹取荡岔孤藐淳块绕罗浓航柠亩尧绘哼长它叁亏慕证豺镜糠赂啃窘谋孙值宠潘沽侈纤痕弃就攒臆趣骸蛔势
3、氯颊旨钩馁桑垫立族涨郑骇志钎靡哆梳纺垛驶童志帮皿枪把晒潦斗寝瞬听咙咎痞一摧穗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十章神经系统产箔袖炼霓叭圭各础窃笼婴茫加厘馈戚敬匪腰拖瞄著疙样藩伯鲸玻孰厉虚骸沿劲娃囤喧毛吃邢颂萍丈患弹悉祈抒涅耻令费帐角曲斋遵嘎跟睬绩迂噎猖浑黔卤豺氦狙大瘫羔厕蔷谜余济召孰坷惦眷伸衣潮窃既库勘撑傈唬宏意赃恐甸析星惫蟹缚掷觉锥竿烃寨睦乞瞻寥希烙侍狱殿前望谗历提瘤噎奄劳野驾徐批燥寡靖锦黎烙卉漫络最都帅睬袋涅菌廓爸滩匠弃桐夫范炭乏朽羡蛋满得刻刻幢弱汉离坏瀑硬铬翰谓垫寂勒湍渤乒随停褥谗桑空苍缓头创泰侥讯勉钮酮式援敛惶碉霜捐津禾深趁瀑烂纺剂控缓早僧颜哲豺赖癌于哩栗凹途艇蚌店漏些邑宫扫犹会凡京娩约菲痕翱黎牛眉
4、揽厉菇揪戮霸爪丛迢辽第十章 神经系统【习题】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 )A.不受温度的影响 B.与直径成正比C.与刺激强度有关 D.与髓鞘的厚度无关2.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最低,最易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A.胞体 B.树突 C.轴丘 D.轴突末梢3.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 ( )A.单纯扩散 B.化学突触C.电突触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4.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C.兴奋节律不变 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5.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 )A.Na+、K+、Cl-,尤其是
5、Na+B.Ca2+和K+C.Na+、K+、Cl-,尤其是K+D.Na+、K+、Cl-,尤其是Cl-6.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增加 ( )A.Na+ B.Ca2+C.K+和Cl-,尤其是Cl-D.Na+ 、K+和Cl-,尤其是K+7.EPSP是 (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C.静息电位 D.局部去极化电位 8.缝隙连接是神经元间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它普遍存在于 ( )A.外周神经内 B.交感神经内C.中枢神经内 D.副交感神经内 9.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 ( )A.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B.是递质使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C.都可向远端不衰减传导
6、D.都与后膜对Na通透性降低有关10.为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的灵敏性,递质释放后 ( )A.不必移除或灭活 B.保持较高浓度C.必须迅速移除或灭活 D.保持递质恒定 11.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C.5-羟色胺 D.多巴胺12.去甲肾上腺素存在于 ( )A.自主神经节前纤维B.神经-肌肉接头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D.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13.N1受体存在于下述组织结构 ( )A.支气管平滑肌B.内脏平滑肌C.自主神经节的突触后膜D.神经肌肉接头14.对肾上腺素能纤维正确的叙述是 ( )A.其末梢释放的递质都是去甲肾上腺素B.它包括所有的交感神经节后
7、纤维C.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纤维是肾上腺素能纤维D.酚妥拉明可阻断其兴奋的全部效应15.对胆碱受体不正确的叙述为 ( )A.N1受体存在于终板膜B.筒箭毒既可阻断N1受体也可阻断N2受体C.阿托品可阻断汗腺胆碱受体的兴奋D.M受体激活可产生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16.肾上腺素受体兴奋不涉及的作用是 ( )A.1受体兴奋致多数内脏平滑肌抑制B.受体兴奋效应主要为血管平滑肌收缩C.受体兴奋导致小肠平滑肌舒张D.2受体兴奋导致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合成与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过程改变17.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 )A.神经纤维传导速度 B.感受器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刺激强度的高低 18
8、.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 ( )A.轴突-轴突型突触 B.轴突-树突型突触C.轴突-胞体型突触 D.胞体-胞体型突触 19.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 )A.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突触前轴突末梢处于有效不应期20.传入侧支性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 )A.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轴突末梢去极化C.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D.兴奋递质破坏过多2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减弱的原因在于 ( )A.突触前神经元活动减弱B.兴奋性突触释放递质量减少C.后膜电位超极化D.轴丘始段去极化22.脊髓何处损伤可引起痛、温觉与触觉分离 ( )A.脊
9、髓空洞症 B.完全横断C.半离断 D.前根受损23.脊髓半离断可致 ( )A.同侧痛觉障碍 B.对侧温度觉障碍C.对侧深感觉障碍 D.以上都对24.对感觉投射系统正确的叙述是 ( )A.感觉传导道都是由三级神经元接替实现B.感觉接替核发出纤维直接到脊髓C.非特异投射系统可改变大脑皮层细胞兴奋状态D.特异投射系统传入冲动的作用在于维持动物的觉醒状态25.对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不正确的叙述是 ( )A.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B.受到破坏时,机体处于昏睡状态C.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D.不易受药物的影响26.对丘脑功能错误的叙述是 ( )A.感觉传导的换元接替站B.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分为两
10、大系统C.也接受大脑皮层下行的纤维D.丘脑能进行感觉的粗糙分析与综合,但与痛觉无关27.躯体感觉的大脑皮层投射区主要分布在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C.枕叶皮层 D.皮层边缘 28.第二体感区的结构功能特点有 ( )A.倒置分布 B.交叉投射C.与深感觉产生有密切关系D.与痛觉和内脏感觉关系较为密切29.对痛觉叙述错误的是 ( )A.痛觉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卫反应B.内脏病变可引起牵涉痛C.内脏痛与快痛都是伤害性刺激作用的结果D.内脏痛与慢痛不同,前者发生时没有情绪变化30.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 ( )A.腱反射 B.屈肌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 D.肌紧
11、张 31.快速叩击肌腱时,刺激哪一种感受器引起牵张反射 ( )A.腱器官 B.肌梭C.游离神经末梢 D.皮肤触觉感受器32.脊髓的最后通路为 ( )A.运动神经元 B.运动神经元C.大脑皮层运动区大锥体细胞D.小脑浦肯野细胞33.牵张反射的反射弧不直接涉及 ( )A.肌梭 B.、类传入纤维C.快肌纤维 D.运动神经元34.对肌梭正确的叙述为 ( )A.它是各种多突触反射的感受器B.它只有感觉神经分布C.它是牵张反射的感受器D.它的活动不受梭内肌主动收缩的影响35.下列有关脊休克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是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进入无反应的状态B.脊髓反应逐步恢复C.反射恢复后屈肌反射往往增强
12、D.反射恢复后发汗反射减弱36.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 ( )A.肢体痉挛麻痹 B.脊髓休克C.去皮层僵直 D.去大脑僵直 37.人类新小脑损伤所特有的症状是 ( )A.静止性震颤 B.意向性震颤C.肌张力增强 D.偏瘫 38.震颤麻痹主要是下列哪一通路受累的结果 ( )A.纹状体-黑质-氨基丁酸能抑制通路B.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易化通路C.黑质-纹状体胆碱能抑制通路D.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害39.躯体运动的大脑皮层代表区主要分布于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C.枕叶 D.皮层边缘叶 40.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是 ( )A.肌紧张增强 B.腱反射亢进C.肌萎缩明显 D
13、.巴彬斯基征阳性 41.对锥体外系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它的皮层起源涉及大脑皮层各区B.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与锥体系起源不相重叠C.锥体外系对机体影响是双侧性的D.其作用主要在于调节肌紧张,协调肌群运动42.能使汗腺分泌增多的自主神经是 ( )A.交感神经释放ACh作用于N受体B.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M受体C.交感神经释放ACh作用于M受体D.躯体运动神经释放ACh作用于M受体43.属于交感神经功能特点的是 ( )A.节后纤维都是肾上腺素能纤维B.功能总与副交感神经相拮抗C.在应激过程中活动明显增强D.活动较副交感神经局限44.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不出现 ( )A.骨骼肌收缩 B.
14、支气管平滑肌收缩C.消化腺分泌加速 D.骨骼肌血管舒张45.大脑皮层自发脑电活动是 ( )A.由阈下刺激引起 B.人工刺激感受器引起C.时有时无的无节律性活动D.未受任何明显外加刺激下产生46.按照频率由高到低次序排列,脑电波类型的顺序应是 ( )A.、和 B.、和C.、和 D.、和 47.人在紧张状态时脑电活动主要表现是 ( )A.出现波 B.出现波C.出现波 D.出现波 48.对皮层诱发电位,正确的叙述是 ( )A.大脑皮层神经元自发的节律性变化而致B.包括后反应与主发放C.包括、和四种波形D.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变化49.慢波睡眠中,哪种激素分泌明显增加 (
15、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生长素C.糖皮质激素 D.醛固醇 50.睡眠的表现不包括 ( )A.感觉消退 B.意识逐渐消失C.不自主运动能力增强D.失去对环境变化的精确适应能力51.快波睡眠的生物意义是 ( )A.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B.促进记忆和幼儿神经系统成熟C.促进食欲和消化 D.促进脑电图同步化52.关于条件反射错误的叙述是 ( )A.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数量无限B.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应用而形成C.建立后可以消退D.人类和高等动物建立条件反射不需皮层下中枢参与53.对第二信号系统正确的叙述是 ( )A.它是高等动物所共有的词语信号系统B.是接受现实具体刺激信号的系统C.先天具
16、有的系统 D.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随着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不断加强而形成的54.所谓优势半球的优势主要是指 ( )A.空间辨认能力 B.语言功能C.音乐欣赏、分辨 D.触觉认识55.谈论梅子引起唾液分泌是 ( )A.支配唾液腺交感神经兴奋所致B.非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D.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56.下列哪项指标较适用于检查睡眠的深度 ( )A.体温变化 B.脉搏变化C.血压变化 D.唤醒阈或脑电图 57.在进行突触传递时,必需有哪种离子流入突触小体 ( )A.Ca2+ B.NaC.K+ D.Cl- 58.突触传递的兴奋效应表现为 (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突触后膜去极化C.突触前膜超极化
17、 D.突触后膜超极化 59.出现突触前抑制的关键在于 ( )A.突触前膜的去极化 B.突触后膜的去极化C.突触前膜的超极化 D.突触后膜的超极化 60.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大多数交感节后纤维末梢释放B.被神经末梢释放,释放后全部被酶水解C.单胺氧化酶可使它灭活D.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可使它灭活 61.关于特异投射系统,下述错误的是 ( )A.除嗅觉外,均经丘脑感觉接替核换神经元B.投射至整个大脑皮层C.产生具体感觉D.除特殊感觉器官外,一般经三级神经元接替62.关于非特异投射系统,下述错误的是 ( )A.其上行纤维需经脑干网状结构B.经丘脑非特异核群(髓板内核群)换神
18、经元C.弥散性投射至整个大脑皮层D.损毁它并不影响具体感觉功能63.有关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其感受器是腱器官B.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C.肌紧张主要表现在伸肌D.引起肌紧张的传入神经是类纤维64.当骨骼肌剧烈收缩同时用力牵拉该肌肉时,可引起 ( )A.肌紧张反射 B.腱反射C.反牵张反射 D.屈反射65.屈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 )A.维持骨骼肌长度 B.防御意义C.维持骨骼肌的力量 D.维持姿势66.脊休克时,脊髓反射消失的原因是 ( )A.剧烈损伤刺激的抑制作用B.脊髓反射中枢受损C.脊髓反射中枢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作用D.血压下降导致脊髓缺血67.引起僵直的神经结构是 ( )A
19、.前庭神经核 B.脑干网状结构C.小脑 D.纹状体 68.有关肌梭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牵张反射的感受器B.它有螺旋形末梢和散花状末梢两种传入神经末梢C.a类纤维兴奋时引起肌紧张;类纤维兴奋时引起腱反射D.它有传出神经支配69.下述哪项不是小脑的功能 ( )A.管理平衡 B.调节肌紧张C.发动随意运动 D.使随意运动更准确 70.关于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功能,下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通过锥体系发动随意运动,特别是精细技巧运动B.锥体外系协调肌群运动C.锥体系和锥体外系都调节肌紧张D.锥体系受损时,肌紧张亢进,说明锥体系对肌紧张有抑制作用71.有关内脏反射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20、( )A.排便、排尿中枢在脊髓 B.摄食中枢在下丘脑C.血管张力反射中枢在延髓 D.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中脑72.正常人在闭目安神时,脑电波主要是 ( )A.波 B.波 C.波 D.波73.有关皮层诱发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是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产生的B.仅发生在颅脑表面的一定部位C.有固定的潜伏期D.有固定的波形(二)多项选择1.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有 ( )A.接受刺激 B.传导兴奋C.整合信息 D.合成递质E.营养性效应2.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是 ( )A.生理完整性 B.绝缘性C.相对不疲劳性 D.双向传导E.单向传导3.轴浆运输的特征是 ( )A.不断进行的过程 B.有快慢两种速度C
21、.有顺向、逆向两种运输形式D.是一种被动过程 E.以上均正确4.兴奋由神经向骨骼肌传递时发生 ( )A.神经末梢去极化B.递质与骨骼肌终板膜受体结合C.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D.产生可扩布的终板电位E.递质呈量子式释放5.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 )A.突触前膜去极化 B.持续时间长C.潜伏期较长D.通过轴突-轴突突触结构的活动来实现E.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6.关于突触后抑制,正确的叙述有 ( )A.一个兴奋性神经元不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B.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变化C.突触后膜产生部分去极化改变D.是由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E.可分为回返性抑制和传入侧支性抑制两种7.中枢神经递质
22、包括 ( )A.多巴胺 B.乙酰胆碱C.氨基酸类 D.5-羟色胺E.去甲肾上腺素8.神经元之间的环路式联系是哪些功能的结构基础 ( )A.正反馈 B.负反馈C.后发放 D.交互抑制E.回返抑制9.外周神经中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有 ( )A.躯体运动神经B.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汗腺、骨骼肌舒血管纤维)10.胆碱受体包括 ( )A.M受体 B.N受体C.受体 D.1受体E.2受体11.肾上腺素受体包括 ( )A.M受体 B.N受体C.受体 D.1受体E.2受体12.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可引起 ( )A.血管收缩 B.扩瞳肌收缩C
23、.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D.有孕子宫收缩 E.竖毛肌收缩13.儿茶酚胺与受体结合可引起 ( )A.血管舒张 B.心率加快C.胃肠道括约肌舒张 D.无孕子宫收缩E.支气管平滑肌舒张14.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发挥效应后的主要去路是 ( )A.转变为多巴胺 B.突触前膜重摄取C.在突触间隙被单胺氧化酶灭活D.在肝脏破坏灭活 E.进入淋巴循环15.与EPSP产生有关的是 ( )A.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对K、Cl-通透性增大B.是一种超极化电紧张电位C.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对Na、K、Cl-的通透性,尤其是Na通透 性增大D.K内流,膜电位降低E.Na内流,膜电位去极化16.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特点是 (
24、)A.作用范围局限 B.作用距离远C.潜伏期短 D.作用范围广E.有特定的突触结构17.脊髓半横断时,断面以下可出现 ( )A.对侧的痛觉障碍B.同侧浅感觉障碍C.同侧发生深感觉障碍D.对侧的深感觉障碍E.断面同侧的肢体发生运动障碍18.对丘脑功能正确的叙述为 ( )A.它是感觉传导(除嗅觉外)的换元接替站B.其感觉接替核可接受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C.其联络核接受感觉接替核传来的纤维D.由丘脑感觉接替核发出特异投射系统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E.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19.关于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下述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 )A.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无关B.它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
25、区域C.产生特定的感觉D.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E.主要终止于皮层相应感觉区的?4层20.关于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正确叙述有 ( )A.维持与改变皮层的兴奋状态B.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C.引起特定感觉D.容易受药物影响E.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冲动21.有关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A.必须通过丘脑-皮层非特异投射系统而发挥作用B.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C.是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D.损伤后可引起昏睡E.易受药物影响22.关于内脏痛的特征,正确的是 ( )A.缓慢、持久、定位不清B.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强C.对切割、烧灼刺激敏感D.体表病变可引起内脏痛E.对机械性牵位、缺血、痉挛
26、和炎症刺激较敏感23.与牵涉痛产生有关的是 ( )A.患病内脏与产生牵涉痛的皮肤区的脊髓中枢位于同一区域B.内脏传入冲动提高邻近皮肤传入中枢的兴奋性,使痛觉过敏C.内脏与皮肤的感觉经同一上行纤维传入高位中枢D.意识上产生错觉 E.以上均正确24.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包括 ( )A.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B.运动神经元支配骨骼肌纤维C.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D.运动神经元是脊髓传出的最后通路E.运动神经元调节肌梭对牵位刺激的敏感性25.脊髓反射有 ( )A.肌牵张反射 B.肌紧张C.屈反射 D.排尿反射E.对光反射26.骨骼肌肌梭的传入神经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兴奋 ( )A.拮抗肌缩短 B.传出纤维受刺
27、激C.牵拉肌肉 D.梭外肌缩短E.梭内肌收缩27.腱反射是 ( )A.紧张性牵张反射 B.单突触反射C.位相性牵张反射 D.多突触反射E.腱器官受刺激引起的反射28.有关脊休克,正确的叙述有 ( )A.脊髓与上位中枢之间突然离断而产生B.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或消失C.动物进化程度越高,脊休克恢复速度越慢D.断面以下随意运动不能恢复E.断面以下的知觉可逐渐恢复正常29.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是 ( )A.大脑皮层运动区 B.小脑前叶蚓部C.网状结构易化区 D.纹状体E.小脑前叶两侧部30.去大脑僵直时 ( )A.伸肌紧张性亢时,四肢坚硬如柱B.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活动占明显优势C.血
28、压下降D.伸肌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多E.经典的去大脑僵直属僵直31.基底神经节的功能是 ( )A.感觉的高级中枢 B.调节躯体平衡C.调节随意运动 D.调节肌紧张E.调节内脏活动32.小脑的功能包括 ( )A.维持姿势平衡 B.调节肌紧张C.协调随意运动 D.发动非精细运动E.控制生长发育33.人类由于锥体系统或皮层运动区的功能障碍,即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时出现 ( )A.肌紧张增强 B.腱反射亢进C.肌肉明显萎缩 D.肌张力降低E.痉挛性麻痹34.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的功能特征是 ( )A.交叉支配 B.倒置安排C.刺激皮层一定部位仅引起个别肌肉收缩D.运动精细程度决定于感觉敏感程度E.身体不同部位在
29、大脑皮层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35.关于锥体系正确的有 ( )A.不只起源于大脑皮层4区B.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只发生直接的单突触联系C.不调节肌紧张D.与运动神经元的活动无关E.可控制运动神经元的活动36.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 )A.全射多数血管收缩 B.汗腺分泌增加C.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D.瞳孔括约肌收缩E.逼尿肌舒张37.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有 ( )A.具有紧张性作用 B.均有双重神经支配C.一般情况下,双重神经拮抗作用是对立统一的D.调节作用与效应器官的功能状态有关E.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常以整个系统参与反应38.下列哪些器官的活动只受交感神经调节 (
30、 )A.肾上腺髓质 B.汗腺C.竖毛肌 D.各类血管E.子宫39.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是 ( )A.作用较广泛 B.作用较局限C.动员能量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D.促进消化吸收E.机体安静时活动较弱40.对脑电波正确的叙述为 ( )A.觉醒状态可记录到脑电波,睡眠状态记录不到B.清醒安静闭目时出现波C.脑电波由快波变为慢波时,提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强D.睡眠过程中脑电即可有快波又可有慢波E.低频高幅波是去同步化的表现41.慢波睡眠的特点有 ( )A.是由清醒到入睡必经时相B.与快波睡眠交替出现C.脑电呈同步化慢波D.生长激素分泌增多,有利于恢复体力和促进机体生长E.处于此期不能被唤醒42.关于
31、快波睡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B.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C.易被唤醒D.植物性功能不稳定和做梦E.出现眼球快速转动43.对大脑半球一侧优势现象正确的叙述有 ( )A.优势半球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的B.大脑皮层功能一侧优势现象仅见于人C.一般人右侧半球具有非词语性认识D.一般人右侧大脑皮层44区受损,可致严重的运动性失语症E.优势半球的优势主要指语言活动功能44.关于条件反射 ( )A.是后天形成的,数量有限B.具有极大易变性 C.具有高度适应性D.可脱离非条件反射E.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就是学习记忆过程五、简述题1.简述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2.简述神经中枢内兴奋传
32、递的特征。3.简述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4.简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特征。5.简述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及目前确定的外周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6.简述胆碱受体的种类及分布。7.简述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8.简述锥体系的功能。9.低位脑干有哪些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10.简述迷走-胰岛素系统的生理意义?11.小脑有何生理功能。12.简述大脑皮层感觉代表区的分布及其投射规律。13.简述去大脑僵直及其产生机制。14.简述不同睡眠时相的特点及生理意义。15.简述下丘脑对内脏活动调节的主要功能。16.何谓脑电的同步化和去同步化?六、论述题1.试述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作用与产生原理。2.
33、试述突触前抑制与突触后抑制的主要区别。3.内脏痛是怎样引起的?有何特征?4.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及产生原理。5.试述牵拉肌肉时,肌肉收缩的调节过程。6.试述植物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7.试述脊休克的表现及产生原理。8.何谓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它们各有何生理作用?9.何谓特异与非特异投射系统?各有何功能?【参考答案】四、各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B 2.C 3.B 4.C 5.A 6.C 7.D 8.C 9.B 10.C 11.A 12.D 13.C 14.A 15.A 16.A 17.C 18.A 19.A 20.C 21.C22.A 23.B 24.C 25.D 26.D 27.B 28.
34、D29.D 30.D 31.B 32.A 33.D 34.C 35.D36.D 37.B 38.D 39.A 40.C 41.B 42.C43.C 44.A 45.D 46.A 47.B 48.D 49.B50.C 51.B 52.D 53.D 54.B 55.D 56.D57.A 58.B 59.A 60.B 61.B 62.D 63.A64.C 65.B 66.C 67.A 68.C 69.C 70.D71.C 72.A 73.A(二)多项选择1.ABCDE 2.ABCD 3.ABC 4.ABE5.ABCD 6.ABDE 7.ABCDE 8.ABCE9.ABCDE 10.AB 11.CDE
35、 12.ABDE13.ABE 14.BD 15.CE 16.BD17.ACE 18.AC 19.AD 20.ABD21.ABCDE 22.AE 23.ABCDE 24.BE25.ABCD 26.ABCE 27.BC 28.ABCD29.CE 30.AB 31.CD 32.ABC33.ABE 34.ABCE 35.AE 36.ABCE37.ACDE 38.ABCE 39.BD 40.BCD41.ABCD 42.ABDE 43.ABCE 44.BCE 五、简述题1.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和相对不疲劳性。2.单向传递;中枢延搁;总和;后发放;兴奋节律的改变和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易疲劳性。
36、3.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对药物及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及易疲劳性。4.属化学性传递,呈单向性;终板电位本质上是去极化电紧张电位,是1:1的传递;接头部位易受药物及内环境变化影响。5.确定神经递质的基本条件能够在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合成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并在神经冲动到来时被释放到突触间隙;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特异结合产生特定生理效应;在突触部位存在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机制;该递质的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增强或阻断其突触传递效应。目前确定的外周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和肽类。中枢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6.胆碱受体分为两种,即M与N受体。M受体又名毒蕈碱样受体:分
37、布于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如瞳孔括约肌,胃肠道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各种分泌腺等。N 受体又名菸碱样受体:包括N1受体,分布于自主神经节细胞膜上;N2受体,分布于骨骼肌终板膜上。7.由感受器发出冲动,沿特定的传入通路达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特点的传导系统,称特异投射系统。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8.锥体系分别控制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前者在于发动肌肉运动,后者在于调节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肌肉运动。另外还有保持运动协调性的作用。9.延髓网状结构有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以及与消化功能有关的中枢;脑桥
38、有呼吸调整中枢;中脑有瞳孔对光反射中枢等。10.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引起消化管运动增强和消化液分泌增多,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呼吸,同时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从而加强肝糖原合成和促进血糖利用。机体在相对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占优势,此时迷走-胰岛素功能系统的活动增强,从而起着促进消化吸收、储备能量、修复和保护机体的作用。11.原始小脑即小脑绒球小结叶部分,与前庭核的活动相协调,从而维持姿势平衡;旧小脑,尤其是前叶与肌紧张调节有关。在进化过程中,小脑前叶肌紧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而肌紧张的易化作用逐渐占优势;新小脑主要是小脑半球,与随意运动的协调有关。12.(1)中央后回的体表感觉投射特征为:交叉
39、投射,但头面部为双侧投射;倒置安排,下肢代表区在顶部,头面部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部代表区内部安排是正立的;投射区域大小与感觉精细程度有关,感觉越精细,代表区越大。(2)人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有体表感觉的第二感觉区,其投射呈正立安排,双侧性投射,能对感觉粗糙分析,并与痛觉有较密切的关系。(3)肌肉本体感觉投射至中央前回(4区)运动区。(4)内脏感觉:可投射到第一、第二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的皮层部位。(5)视觉投射到枕叶皮层内侧面距状裂上、下两缘,一侧皮层接受同侧眼颞侧视网膜和对侧眼鼻侧视网膜的投射。(6)听觉投射在颞上回和颞横回,呈双侧性投射。(7)嗅觉和味觉:嗅觉投射区为梨状区皮层前部,杏仁核的一部分等区域;味觉投射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之下侧。13.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就表现出头尾昂起,四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态等伸肌张力明显增强的现象,即所谓去大脑僵直。此种僵直属于僵直。产生机制是:去大脑动物主要由于中断了大脑皮层、纹状体等中枢部位与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使抑制区失去了高位中枢的下行始动作用,以致其活动减弱,而易化区的活动则受到的影响较小,以致其活动相对增强。下行易化作用,首先提高了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使肌梭敏感性提高而发放传入冲动增多,转而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