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学习(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相对薄弱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是在实践中对探究式学习的应用还存在着很多误区。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其目标不仅是信息的获得,更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探究性学习方式运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阅读为基础,学生选择感兴趣、有意义的研究专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个人或课题小组的形式进行研究;通过观察
2、、调查、分析、归纳、总结等有效方法,获得阅读乐趣,提高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表现为以下特征:1、整个教学过程是比较开放的、自由的。学生可围绕专题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读什么书或不读什么书。它不局限于课堂、校园,不局限于课堂40分钟,也不局限于课本或几本课外书。它逐渐实现了课内外和校内外的联合。2、探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是新型的、平等与合作、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3、探究性阅读教学重视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4、探究性阅读教学也重视合作学习。利用自由组合的小组探究学习,师生交流的机会,师与生、生与生互相启发,在阅读讨论探究中加深理解,在他人的思
3、路中得到启示,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5、探究性阅读教学强调让学生使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初步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6、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否定教科书本身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的地位与作用,它力求将教科书的语文教学活动与解放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统一。7、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关注研究的成果,更注重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强调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在这些方法与研究环节的运行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收获远比研究成果本身多得多。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探究性学习”的教改实验的课堂教学应当是、也必须是开放的。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
4、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 ,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里所说的开放 ,既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开放。开放教学空间,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学习语文与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照本宣科的居多,老师往往在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圈子里,顶着石臼做戏。老师是语文知识的储蓄罐,也是驾驶知识航母的舵手,更是权威和真理的裁判官。多注重文章的结构、文章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以此入手达到积累语文知识的目的,课程结束以后,一般要求学生掌握课后习题,结构分析(包括段落大意)、词意理解、写作特色等,完全是为认知而教学,违背了阅读的根本目的和阅读教学的能
5、力培养目标。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阅读是以准确、具体获取文章有用信息为目的的思维活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要为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要求是:要使小学生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一要求注重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积累语言材料,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扩大
6、阅读面,收集有关材料,等等。可以看出,该要求总的来讲体现了“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的基本思想。怎样才能适应这种综合知识与综合能力、习惯的培养要求?这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新课改以后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阅读环境,学生自己来确定自己的阅读目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人翁意识,促使他们自主开展阅读,并积极地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创新,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这种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输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对比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阅读值得积极实践,从而加快
7、素质教育的步伐。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只要是学生力所能及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获得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大家否定了这样的教学模式,逐步淡化了前三步的教学,而重视了最后一步的教学,但是又出现陷入了极端,有的开课全盘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问题的实效性没有办法保证;有的则开课就抛出一个问题,带领学生去探究,又陷入了被动学习的漩涡。怎样做才能顺应新课改,让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其效用呢?探究性阅读以学习目的性为前提,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学生的学习围绕阅读目的自主地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课文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这是对传统语文阅读
8、教学的反叛,革新了语文的学习方式。探究阅读氛围自由、和谐,让学生不会处于被动、压抑的心理状态,探究性学习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好处。我认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阅读可以从几方面实施: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兴趣作为基础。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也不例外。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进入积极的、最活跃的语文思维状态,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也会得到弘扬。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不迭时机地创设语文的学
9、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创设情景来激趣。(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篇课文的导入,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起点。设计一个好的课题的导入,激发学生理解课文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利用课文的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特点,设置相应的悬念,循循善诱,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入到课文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如在教月亮的心愿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的心愿,好不好?你们有什么心愿呢?”低年级的学生都是活泼、爱表现的,所以问题一提出,他们就会纷纷谈起。当学生谈得正浓时,出示画好的月亮彩图,说:“看
10、到同学们谈得这么热闹,月亮姑娘也不甘落后了,她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心愿,你们想知道月亮姑娘的心愿是什么吗?”用这样的导入情景,加上学生的好奇,他们就会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才能兴趣盎然地、满怀期待的投入到下一个学习环节。又如我校一位课题实验教师在讲授蜜蜂引路一文时,为给学生创设一个较好的探究情境,她准备的课前导人是这样的:板书“蜜蜂”二字后,立即问学生,你们认识它吗?(学生齐声回答“认识”)接着在“蜜蜂”后面板书“引路”二字,又立即问学生,“蜜蜂真的会引路吗?”,同学们马上就讨论开了,有的学生回答说“不会引路”,有的学生回答说“会引路”,同 陈志辉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探究学习【J】广西教
11、育,2005,(10):27-28学问争执不休,并阐述各自的理由,这时教师马上告诉学生“蜜蜂会不会引路”,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后就知道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期待着学习课文,弄清这一问题。这就为学生探究蜜蜂是否会引路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宽松、愉悦、民主的学习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探究性学习的最佳情景,因为此时此刻,学生处在一种放松状态,思维极易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能够产生积极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心理取向。1、把激情带进课堂。教师以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上好每一堂课,以自己的激情去激励学生的情感
12、,用精炼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动学生的情感。2、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要进行“微笑教学”。一方面教师带着愉快的心情看待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表达了对学生的爱心和期望,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增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与教师的心理距离,营造乐于探究的氛围。3、把趣味带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在执教花钟一课时,没有直接板书课题,而是以生动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一片盛开着的美丽的花丛中,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之时,不免产生疑问:多么美丽的花啊,它叫什么名字呢
13、?这时再揭示课题,学生心中便自然而然地冒出一个个问号:这么美丽的花怎么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呢?课文是怎么写的呢?“学贵有疑”,课一开始,就使学生滋生探究欲、学习趣。4、把民主带进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想法,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有不完全相同的意见,做到不轻易否定,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在课堂上可以经常用“请你大胆地说!”“想读吗?想怎样读?”“你是怎么想的,请说说理由。”等等。如:靳科明老师在教学三个儿子时让学生说说向哪个儿子学习时,有的学生说向第一个儿子和第二个儿子学习,和教学目标不相符,靳老师让学生说说理由,然
14、后教师追问:“妈妈提水累的时候最需要什么?”然后以同伴者的角色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充满平等、民主气氛的环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满足了他们的探究欲。(三)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自主实践的热情。 四十分钟的课,要学生安安分分、集中精神地听讲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违反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中,如果借助灵活的教法,那么学生学得开心,教师也教得轻松。如在月光曲一课中,如果依照传统的教法,教师一味地讲,那我们可想而知课堂会多沉闷!但如果播放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曲为背景音乐,那么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不再是一件苦事,而是一份美的享受。这也激发了他们独立思考的
15、兴趣。 另外,应该适当地设计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活动,给了他们自主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如在教美丽的大公鸡时,学生脑力形成了大公鸡“得意洋洋”的样子,但这毕竟是想象,如果让他们自主表演出来,效果会更佳。这样在课堂中创设情景给学生自主实践机会,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实践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教学目标也会得到很好的实现。二、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阅读教学设计,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
16、性化阅读,以学定教。而以学定教不仅体现在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上,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上。在阅读教学中,以学定教的具体操作如下:(一)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这就是课堂上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性地位,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课堂的民主气氛。在这一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上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要达到哪个标准。就一篇课文来说,学生初读后的感知各不相同,而学生感知到什么实质上就是学什么,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如在再见了,亲人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部分来学习,也可以选择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学、可以选择课文中主人
17、公的性格特点来学这完全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的特点,而且学生在课文中学习到的新知识或由此而发现的新问题,都是自主阅读的收获。总之,通过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他们的思维发展了,有了新的感受了。(二)学习方法自主选择。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知和情感是有差异的。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1、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主要是学生个体的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主动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这是因为生生之间年龄、心理
18、、水平相近,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此时交往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很好发展。创造讨论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教学将相和中“渑池会”一段时,许多老师都组织学生就
19、“渑池会上的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打成了平局,理由是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也为赵王击缶,一比一。也有的认为分出了胜负,理由是赵王是小国的王,秦王是大国的王,虽然都为对方演奏了乐器,但比较起来秦王更难堪;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蔺相如叫击的,蔺相如只是赵王的一位大臣,比较起来,还是秦王更难堪。这样讨论,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极大发挥。学习小组共同答题。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为了切实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在回答问题时,我往往采取“学习小组共同答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
20、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另外,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在思维上的合作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所以,在相同教学时间内,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在同龄人之间,大家畅所欲言,连胆小、很少发言的同学也有了开口的机会。此时,课堂上不只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的学习氛围,使听和说的训练比较好的落到实处,还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将会更有利于实现为全体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的目的。2、开展辩论式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辩论”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
21、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缎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见解,学生学习的主体也就能够真正地确立起来。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我们要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A、抓住课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辩论学习。 在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提出,“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说她脸上挂着微笑”,像这样的疑问表明学生动了脑筋,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B、抓住课文中能产生认识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在学
22、习将相和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C、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他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师生换位。 老师当学生。就是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学。老师当学生,
23、实际还是老师,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况且学生的见解常会启发老师。所以,老师要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当学生。那么,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以指导学生为主,以真实虚心的态度来换位,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学生当老师。学生当老师绝不应做教师的“傀儡”。作为老师,要启发,不要代替。教师要多放手,少控制;要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以主动权、选择权,体念成功,建立自信心。 例如,在小镇的早晨一课教学中,基于本课重点段中的三个自然段结构相同的特点,我就在教学、扶学了前两个自然段之后,让学生在自学第三个自然段之后,自告奋勇地上台当小老师,那我就成了学生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深入钻研课文,作一番探究,当学生上台当小
24、老师时,我和其他同学在认真倾听的同时,就对其讲解中的不当之处、有疑议之处作一番讨论、更正,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极大提高,主动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式,这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空间,让学生个性得到最好的张扬。(三)自主质疑,读中悟情。 一切思想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阅读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意识开始。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跟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而在实际课
25、堂上,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正是他们自主质疑的基础。由于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比较有价值的。如在教她是我的朋友时,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读课文后,经过独立思考,会有很多疑问,如“一片沉默后,才举起手”说明了什么?既然放下来了,为什么又举起来呢?他这么痛苦,为什么要掩盖自己的痛苦呢? 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经过思考或与同学合作解决后,再回头慢慢品读,则会从中悟出文中人物的种种心情,体会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加深了课文的理解。 对于内容深刻,学生不易提出问题时的文章,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具备以上特点的问题情境,探究性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产生
26、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1、从课题处启疑。 文章的题目往往给读者留下许多悬念。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题处生疑,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一上课,教师就指着课题问同学:“看了课题,你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谁毁灭了圆明园?”“圆明园的过去是什么样的?”“圆明园的现在怎样?”听了学生的提问,教师在题目边打四个大问号,并及时赞扬同学问得好,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边想边交流、议论。 2、从关键词上激疑。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些关键词在文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
27、这些关键词,便可领会文章的意旨。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的“雪中送炭”一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什么?”“这个词说明了什么?”然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自读课文,朝鲜大娘对自愿军战士的情谊就不难领悟了。 3、在重点句中导疑。 重点句是指课文中的中心句或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它们在文章中起到概括主要内容、点明中心思想和承转的作用。如教千里跃进大别山,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重点句,围绕它质疑,学生就提出了“狭路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狭路相逢什么意思?”“勇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对重点句只要理解,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
28、情也就迎刃而解了。4、从看似平常处生疑。 教学进行到一定环节,教师要掌握时机,及时发现学生的“愤”、“悱”状态,展现训练过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当学生读到“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爸爸会打她的”时,教师让学生充分讨论她不回家的原因以及“你还有什么不明白”时,学生受到了启发,随即发问:“老师,小女孩的妈妈呢?”这一问挑起了新的争论点,许多学生联系了自己的现实生活经验,终于出现了“卖火柴小女孩所以不想妈妈,是因为她妈妈嫌她家穷跟别人跑了”的课堂创造性判断。教学中由情感所推动的“参与”活动导致了奇迹般的效果。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29、。预习决不像看小说那样浏览一遍,要有明确的预习目的,要积极开动脑筋,要善于从课本中发现问题。预习时要边读、边想、边做记号、边做笔记。刚开始时,可制定导读目标,引导学生怎样预习,教给预习方法。让学生有效地预习,是培养学生课堂自主探究的前提。三、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悟情和拓展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文本,更重要以文本为基础,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学会拓展和延伸。所以,阅读教学要将教学平台从课本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只是背景下自主探究,获得新知。(一)自主体悟,延伸拓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要联系实际生活、要渗透到
30、实际的生活中。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培养学生的源头活水。生活是无限大的研究课堂,日常生活中有大量能触发很多有待探究的问题。创设生活情节,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再现生活,从而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而且学生怎样研究问题,也能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而且学会合作探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充分体悟文本为基础,联 陈艳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基础教育参考,2004,(10):69-70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外的拓展和延伸。如在学习小壁虎找尾巴时,学生对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生长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应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收集资料,然后组织学
31、生开展读后感的演讲比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开拓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学生对活动的构思、策划过程都体现了学生的学习品质。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春游、夏令营等活动,学生会对活动中的很多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必然会产生很多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根据课文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他们就会主动地去探究学习,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如在教蛇与庄稼时,应结合社会的热点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如组织策划一个以“保护我们的朋友”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或者以环保为内容组织学生做手抄报或写小论文。这样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还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二)评价体验。 评价体
32、验,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一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二是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语文思想方法和有效的策略,使学生对语文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悟,并自觉地将思维指向语文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能力的培养。如,在课堂讲评时,经常问学生:“你觉得这位同学问题回答得正确吗?谁有不同的意见?你有
33、更好的想法吗?谁还要做哪些补充?”等等。在总结环节上,经常提问学生:“你觉得这节课自己学得怎样?还有哪些疑难?”、“你都达到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了吗?”、“你还有哪些内容和方法没有掌握好?”在师生共同评议练习时,经常问学生:“你觉得自己解法正确吗?”、“你所选用的方法是最好的吗?”、“你的分析、推理过程是否清晰、合理?”让学生对照范例自我检查、批改、订正作业和试卷,养成自查自纠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和引导学生从比较中全面地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认识自己的短处。 在评价体验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1、用教师的反馈评价影响带动学生的自我反馈和评价。教师的反馈要全面、具体、民主、评价要公正、合理、
34、有激励性,还要使学生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和以什么标准评价自己的学 奕德尚让“问题”成为儿童发展的桥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4):41-43习情况,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反馈和评价的内容和方法。2、要激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培养反思的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留给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的时间和机会。3、开展学生之间的相互反馈和评价,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课堂回答、解题情况、作业批改等等都应尽量由学生相互评、反馈、修正,学生学会评价自己,也学会评价别人,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上环节构成探究性学习的一个活动系统,每个环节中学生的活动是开放性的,而环节与环节是
35、紧密相连的,为学生系统地提供了自己探索、充分展现、愉快合作、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三)自主评价学习结果。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评价一直都是教师的特权。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评价上,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此外,教师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结果。如在学习荷花时,教师先让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学习了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学会了如何品味一篇散文,有的说从作者的描写中享受了一份美感,通过学生总结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学生的自主评价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很多问题,而他们对问题的反
36、思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思想得到升华,学习的质量也会提高。四、小结: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立足于课本,又走出课本的阅读教学,给了学生一定提出问题的自由,给了学生学习探究内容很强的选择性,给了学生自我感悟、发表看法的自由,使他们拥有了较为广阔的思维空间,真正让语文学习走向了生活与社会的大课堂。闭塞的教学思想是蒙蔽学生双眼的纱布、缠绕学生两脚的麻绳,是阻碍学生前进与发展的瓶颈;开放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拥揽一片绿地,广开一片天空,迎来五彩斑斓的花朵与绚丽的彩虹。总的来说,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方式,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
37、展了学生的自主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实现了主体性的发展,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但是,自主学习毕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可能在实际的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将会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成熟而不断消减,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会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成熟而得到充分的实施。参考文献: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究【Z】。 2007年7月19日2 庞惠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性阅读【Z】小学教师交流2009年12月21日 3 王晓红语文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索和思考【N】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4期(总40期)118页。4 马建之小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5 黄桂林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融合【J】()。 6 庄莉珍浅谈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J】现代语文,2007年第14期总第287期,94页。7 靳科明吴荣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Z】北海中心校李庄小学课题组教科所。2007年9月29日。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