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化学平衡高考试题分析与复习备考(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议化学平衡高考试题分析与复习备考(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议化学平衡高考试题分析与复习备考(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化学平衡高考试题分析与复习备考建议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贺文风化学平衡是重要的化学基本理论,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历久不衰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对化学平衡的考查有哪些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复习化学平衡?本文将我们的分析和思考向各位专家和同仁进行简要汇报。 高考试题分析一、高考回眸1、2006年9套试卷对化学平衡的考查卷名题号、题型、知识点赋分比例延伸知识理综卷全国卷(湖北)电离平衡移动全国卷6,选择,T、P对平衡的影响6分1/16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制乙酸乙酯的平衡移动北京卷氨的分离、氨分解计算、转化率计算天津卷11,选择,c、T、P 对v、平衡、H的影响6分1/16
2、重庆卷11,选择,平衡移动与v、M r变化6分1/16四川卷11,选择,速率图象分析与计算;29,填空,合成氨适宜条件9分1/12单学科卷上海卷25,填空,平衡常数、速率计算、平衡移动约10分1/15江苏卷25,填空,平衡常数、速率计算、平衡移动4分2/75广东卷19,选择,平衡状态比较、反应速率4分2/7523,填空,水溶液中铅的几种存在形式2、2005、2004年高考对化学平衡的考查(1)2005年全国卷、卷、卷及北京、天津卷各有一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图象分析等。全国卷为湖北卷,有一道关于平衡图象的选择题。江苏卷第18题考查等效平衡的判断与分析,5分;广东卷第14、17、2
3、3题涉及平衡计算、平衡标志、平衡图象,17分;上海卷第25题考查平衡常数、平衡图象分析,延伸考查侯氏制碱法中的平衡移动原理,8分。(2)2004年全国卷第29题是一道关于平衡的计算,16分;全国卷为湖北卷,几乎未考平衡知识;全国卷第9题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6分;北京卷、天津卷均考查等效平衡的计算和分析,各6分。江苏卷第18题是平衡图象分析题,5分;广东卷第9、18题考查平衡计算和图象分析,8分;上海卷第24题考查了平衡常数、平衡计算与图象分析。2003年江苏卷考查了一道等效平衡的大型综合题,理综卷中的选择题考查的也是等效平衡思想。二、试题特点近三年是高考命题走向多元化的三年,每年都有一百
4、多道高考试题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试题中既保留了大量的传统题,又创新了不少新颖题,其命题理念、创新手法、设计水平和呈现形式与时俱进,异彩纷呈,是研究高考、指导备考的重要依据。分析近三年的化学平衡试题,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1、题量稳定,赋分合理,体现本章地位化学平衡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且题量和赋分基本保持稳定。在理综卷中基本上是1道题,或选择或填空,分值为6分或者15分左右。单科卷中则灵活一些,有13题,分值少则4分或7分,多则10多分,均有大型综合题。江苏、广东的选择题多为最后一题,有一定的难度,近三年的上海高考题如出一辙,均为平衡常数、速率比较、图象分析。由此可见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高考中
5、的重要地位。2、源于教材,符合考纲,突出主干知识所有试题均在考试大纲要求范围之内,源于教材而又高于和活于教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化学平衡的特征和标志、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勒夏特列原理、合成氨适宜条件的选择等主干知识得到了突出的考查。如2006四川卷第11题: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
6、 Y(g) Z(g)3、考查基础,角度丰富,凸现热点题型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是高考的命题理念和鲜明特色,高考反复和重点考查的都是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化学平衡中的基础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地出现在平衡移动、图象分析、平衡计算、等效平衡等热点题型中,比如2006年8道题中有5题含有图象、2005年9道题中有5道是图象分析题。如2006江苏卷第16题: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上列结论正确的是A 反应:H0,P2P1 B 反应:H0,T1T2C 反应:H0
7、,T2T1;或H0,T2T1 D 反应:H0 T2T14、注重整合,适度综合,增大知识覆盖面在理科综合卷中有一些比较单一的题,图象也多是一幅图,但更多的是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试题,为体现学科内综合特点,增大知识覆盖面,往往是在一道题中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进行或简单或程度较高的综合,综合的形式是4个选项涉及4个不同方面、对4个图象进行分析、对表格中的多组数据进行处理、在卷大题中进行综合设问等。如:06年天津卷第11题 :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
8、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5、形式新颖,灵活多变,彰显能力立意试题在题型上似乎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创新性仍是非常突出的。给人的感觉是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平衡图象的分析更加灵活多变(如06年四川、江苏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化学平衡移动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多种平衡状态的比较等考查的更加透彻(如06年重庆、广东题);对等效平衡的考查更有深度(如05年江苏题);总有出乎意料的“亮点”(如06年天津卷加入反应物与H的关系)。这样的题目推陈出新,不落俗套,体现的是能力立意,考查的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命题预测1、 稳定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一直是稳中有
9、变,2007年高考对化学平衡的考查也会在题型、题量、赋分、取材、命题风格上保持相对稳定。鉴于05、06年的综合题中化学平衡几乎都占1/16,04和06年的湖北卷几乎都未考平衡,所以07年试卷中出一道选择题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同时,近年综合卷中难觅大题踪影,因此,以大型填空题或填空、实验、计算相融合的综合题来考查化学平衡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2、 创新 创新是试题的灵魂和魅力所在。化学平衡中包含很广阔的创新空间,如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实验分析和设计、灵活多变的化学平衡图象、小巧新颖的速率和平衡计算等,特别是在情景、取材上创新,在图象上创新,化学平衡的思想和勒夏特列原理在其它平衡体系中的应用等值得
10、关注。3、综合 如果仍像06年全国卷第6题(反应 2A(g) + B(g) 2C(g);H 0 。下列反应有利于生成C的是: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那样考查单一知识,是考生的福气;但学科内综合性体现的好的试题是“亮点”,显得新颖而体现选拔功能,如04年湖北卷虽然较难但模糊知识板块、艺术地尝试进行学科内综合的做法博得好评如潮,06年湖北卷比较简单但因其第7、11、13、27题太陈旧且第9题有错误而受到不少批评。4个选项的角度不同或4个图象的类型不同的综合方式(如06年天津卷第11题)还可能出现在高考中并会不断创新。4、 迁移 这里所说的迁移主要是指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议 化学平衡 高考 试题 分析 复习 备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