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docx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为主题,编排了一首诗,三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是一组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学会勇敢、敢于大胆想象的教育素材。这组教材中的课文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去感知教材、感悟生活,进而形成良好的的品质。三篇课文为夜色端午粽彩虹,一首诗为静夜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54个字,会写28个字,认识8个部首,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会背静夜思寻隐者不遇,积累优美语言。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游戏的方法识记生字;找重点词句以及利
2、用形式多样的朗读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对经典诗歌和儿歌熟读成诵,达到主动积累语言的目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组的学习,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爱亲人的教育,立志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54个会认生字,写好28个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一首诗歌。难点:在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图文想象诗歌的意境;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句子;体会到亲人之间浓浓的爱。课时安排:夜色 2课时 端午粽 2课时 彩虹 2课时 静夜思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8.静夜思【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匕”。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
3、诵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由老师引导,通过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领悟诗人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学习儿歌、做游戏掌握字词。4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感知诗中蕴含的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珍爱亲情、珍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背诵古诗。【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出诗题1.复习已学的李白的诗古朗月行。2.引出诗题-静夜思二、初读诗句,学习生字1.引导学生读诗句,背诗句。(1)请会读、会背的几个小朋友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认真倾听,正确评价。(2)请会读、会背的小朋友读给同桌听。2.认读生字。请已经认识生字的小朋
4、友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并告诉大家怎么认识的。采用“生活中识字”“熟字加偏旁”等多种方法识字。如:生活中识字:夜黑夜 光灯光 月光 举举重 举手熟字加偏旁:田思 木床 古故形近字比较:忘望 底低 凝疑3.自主读读句子,认读生字。(1)四人组成小组,组内学习:说一说有哪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不认识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学,并读读自制生字卡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互教互学。(2)指名学生一句一句读诗文。注意正音,指导读好 “ 床、 光、望、乡”的后鼻音。三、想象画面,了解诗意1.想象画面,说意思学生先想象画面,自由说说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2.交流反馈。教师及时出示学生难懂的几个这的注释。如,疑:好像,举:
5、拾,思:思念。3.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只要意思大致对即可。4.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整首诗的大致意思。5.鼓励学生尝试背诵。四、练习书写,语境填空1.出示生字认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如“思”字书写时注意“田”字的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卧钩是关键笔画,三个点要注意位置。“前”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面部分的“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讲评。3.填空,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课件出示古诗填空)五、板书设计 举头 望明月 8.静夜思 低头 思故乡9.夜色【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写好7个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
6、意思。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文想象感悟。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3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教法学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教学准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夜晚星空的景象。师导入:夜晚的星空多么美呀,可是有个小朋友却害怕夜晚,不敢往外瞧。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2.板书课题:夜色3.齐读课题。说一说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二、认识生字,初
7、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3.出示词语。胆子 勇敢 原来 从此 睡觉 散步4.分段指名读课文。三、理解课文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自由读课文。3.理解(1)我胆子小。(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总结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有感情朗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5.开火车进行扩词。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7.出示词语。(1)指名读,齐读。(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一抄。(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二、
8、认识偏旁,书写生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1)独体字:再(2)左右结构:晚 外(3)上下结构:笑 爸 色 看3.学生书空。4.教师板演示范。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四、书写展示、评议五、板书设计9.夜色从前:胆子小出去散步后:很勇敢10.端午粽【教学目标】1.认读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3.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及词语意思。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4了解中
9、国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并知道这些节日的历史来源。【教学重点】认读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熟读课文。【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及历史人物屈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粽子)你们认识吗?谁能告诉老师它是什么?2.指名说,接着导入:同学们回答得很对,这是粽子。但是,同学们,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时候吃呢?3.今天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一样,不仅吃过粽子,他还知道粽子的来历呢!板书课题。4.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端”“午”“粽”。5.再次齐读课题,注意读准三个生字的读音。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0、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上“”,生词画上“”,看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得又快又好!2.检查生字、生词认读情况。(1)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2)师出示生词卡片认读。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有关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呢?(课件)4.学生自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一)读课文,感悟内容。1.师配乐范读课文。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全班帮忙正音。3.全班交流。(课件问题)(二)分段学习课文。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呢?2.指名回答,师指导。3.师总结:外婆煮好一锅粽子,不仅仅是盼望我们回家吃粽子,同时,更饱含了外婆对我们浓浓的爱。4.出示生字卡“午”
11、“节”认读两个生字,师指导描红。5.作品展示。(三)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第2自然段,把不会读的词和句子用“”划出来。2.全班交流词句的正音。3.师教读,指名“小老师”带读。4.讨论交流:这一段写了有关端午粽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呢?5.回答交流,并板书:箬竹叶糯米枣又黏又甜6.理解词语:箬竹叶清香又黏又甜7.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读出骄傲、喜爱的情感。8.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外婆包的粽子的特别之处。四、拓展感悟,布置作业1.回忆自己家端午节包了什么粽子,谁包的,用的什么原料,味道如何?2.全班交流并评价。3.作业:你喜欢吃粽子吗?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和同学说一说。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
12、课1.认识生字卡片。2.听写生词。二、学习课文,感悟内容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1)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自然段,知道了外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那么除了味道好,外婆的粽子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呢?(2)指名读第3自然段。(3)指名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什么?(4)指名回答并板书:花样多。(5)练习用“除了还有”说话。(6)总结:外婆包的粽子除了好吃,花样多,还叫我们带回去给邻居吃,看来,外婆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善良2.学习第四自然段。(1)启发谈话:人们端午节吃粽子为了什么呢?(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3)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屈原的资料。三、课文拓展,指导书写1.总结交流。(1)过端午节是为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精品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