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共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第1单元 时 分 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 )、( )、( ),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 )。2、钟面上有( )个数字,( )个大格,(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大格,也就是( )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分钟,走1小格是(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秒钟,走1小格是( )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分针走1圈是( )分,也就是( )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圈,秒针走1圈是( )秒,也就是( )分钟。6、时针从一个
2、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 )、(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时= 1分= 半时= 60分= 60秒= 30分= 求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开始时刻= 经过时间到达的时刻 出发的时刻= 经过时间到达的时刻 经过时间 = 出发的时刻开始时刻 + 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出发时刻 + 经过时间 = 到达时刻第2、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
3、则再从前一位退1。2、 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3、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减数第3单元 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 )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 )做单位,千米也叫( )。a、硬币厚度、降水量、手指宽度等,通常用( )作单位。(如: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1( );秋季本市降水量为139( );食指宽度约为8( );.)b
4、、身高、粉笔、铅笔长度等,通常用( )作单位。(如:小丽身高134( );粉笔的长度为7( );)c、大树、书桌高度等,通常用“( )”作单位。(如:大树高约70( );书桌高约6( );)d、操场一圈、黑板长度等,通常用( )作单位。 (如:操场一圈是300( );黑板长度约为4( );)e、两地间距离、交通工具速度等,通常用( )作单位。 (如:铜仁到江口约50( ); 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珠穆朗玛峰高约9( );)2、1厘米的长度里有( )小格,每小格的长度( ),都是( )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
5、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进率是10: 1米=( ) 1分米=( ) 1厘米=( )10分米=( ) 10厘米=( ) 10毫米=( ) 进率是100:1米=( )厘米 1分米=( )毫米 100厘米=( )米 100毫米=1( )分米 进率是1000:1千米=( )米 1公里=( )米 1000米=( )千米 1000米 = ( )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
6、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000千克= ( )吨 1000克( )千克 8、比较大小时(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30分米13米 1999克2千克 9900千克9吨 600米6千米9、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
7、度减起点刻度。10、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例如: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11、 超载问题、载重问题:首先要统一应用题中的单位其次进行计算最后比较大小方可得出结论(超重还是不超重)例如:苹果786千克,梨892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第5单元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5的8倍是多少?就是求8个5是多少?(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就是求总数里有几个这么多72是9的几倍?就是求72里有几个9?( )(求
8、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要写单位名称)3、把几个相同的数写成这个数的几倍时,需要交换“个”字前面和后面的数。如:3个6,应写成( )的( )倍。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1、 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085 279x82、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 )位数,也有可能是( )位数。5、a、几个几用乘法b、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式子c、知道份数与每份数用乘法6、(关于“大约)应用题: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条件
9、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第7单元 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长= 正方形的边长= 长方形的宽= 9、图形的拼与分 ,几个图形拼在一起
10、会使周长( );一个图形分成多个图形会使周长( )。10、围篱笆问题涉及到以下几种:a四面都围:其实是计算所围成的图形的周长b、一面靠墙:计算三条边的长度。但是要分清楚是计算哪几条边,是两条长加一条宽还是两条宽加一条长。有图的看着图来计算,没有图时当问题里有至少或最少时,要让长靠墙。要是围成的是正方形则是边长3.c、两面靠墙或者在墙角围篱笆,都是计算两条边11、在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应该以长方形的宽作为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来剪。12、相同数量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形状越接近正方形,它的周长越短。拼成正方形时周长最短。第8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
11、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几份的数,就是几分之几。平均分的份数是( ),取得份数是( )。要求能看图写分数,或者根据分数涂图形。2、分数大小比较。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反而( )。因为分的份数越多,每份的量就越小。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 )。因为份数一定,取得越多,分数就越大。可以结合图形,观察来比较大小。涂色部分多的就大少的就小。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4、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5、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6、在分数中,整体“1”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物体。7、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清楚把整体“1”平均分成了几份,一般用除法计算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用乘法计算出几份是多少。 第9单元 数学广角利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可以通过画集合图,也可以通过用两部分数量相加,减去重复数量求出总数量。或者 左 + 中 + 右 = 总数量求重复数量时:两部分数量相加减去总数量 = 重复数量。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