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课程设计.doc





《机电传动课程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传动课程设计.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原工学院机电系统综合性课程设计单 位: 机电学院学 号:5姓 名: 董帅兵指导教师:邓大立 靳继勇 2011年 06 月 29 日 机电系统综合实验指导书一、 实验目的机电系统综合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典型纺织机电系统模型的设计和调试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前期所学知识的能力。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电系统综合实验以学生独立工作为主,教师的辅导为辅。要充分调动学生得积极性,培养学生得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二、 实验任务1. 任务描述完成纺织机械同步传动控制实验系统设计。针对纺织生产过程的特点,反映生产线中各单元机之间的速度同步控
2、制。机构装置主要应由五个单元组成:积极喂入机构、第一握持点、第二握持点、第三握持点和积极卷取机构。应能代表纺织机械运动的基本模型。积极喂入机构可以代表前台单元机的积极输出;三个握持点之间可以表示织物或化纤加工过程的牵伸和超喂;每个握持点还可以表示轧车等染整机械的运动;多只转轴可以表示梳棉机中的锡林、道夫、盖板等零部件之间的关联运动。控制部分采用PLC(继电器型)控制三相变频电机,完成同步传动。并能实现张力对系统运动的闭环控制,实现各单元之间的速度同步,张力恒定,自动控制收卷,放卷等各种功能。(选作)通过工业触摸屏进行现场控制,使用装有wincc组态软件的计算机对系统的监控。通过Profibus
3、总线实现工业触摸屏的监控、与plc、变频器的通信,采用工业以太网实现使用装有wincc组态软件的计算机对系统的监控。实验设备纺织机械传动模型一台主要由五个单元组成:积极喂入机构、三个握持点和积极卷取机构。共8只转轴,该系统基本代表了纺织机械运动的基本模型。驱动及控制部分5个三相变频电机及操作台一套(包括HMI一台、按扭指示灯若干)、控制柜体一套(包括PLC S7200一套、变频器5台、继电器、空开、导线若干)、张力传感器一套、传感器若干、装有wincc组态软件的计算机等。2. 实验要求(1) 查阅文献,确定系统设计方案;(2) 机构总体设计和典型零件设计;(3) 电气硬件设计,如:电气元件型号
4、的确定、设计并说明PLC、变频器与各电气元件的接线安装图等;(4) 相应的软件设计,如:PLC控制程序(Step7Micro、step7)设计、采用WinccFlexible组态软件设计工业触摸屏组态界面(选作)、采用wincc组态软件设计PC机组态界面等;(5) 设计系统控制柜元件布置图与操作台面板。(6) 操作调试(7) 撰写实验报告。三、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1 实验目的及任务2 实验使用的主要设备 3 实验过程(1) 总体方案;(2) 机械设计部分;(3) 电气设计;(4) 操作调试4 结论实验结果及分析,将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调试过程及方法、在调试过程中对原设计得程序做了哪
5、些有意义得改进及联机统调结果,通过调试说明进行阐述。5 参考文献6 附录附录是附在课程设计正文后的有关材料,包括完成控制任务的全部控制程序、所有工程图纸及其他的辅助说明材料。四、 时间进度安排时间内容6月13日布置任务,准备资料,查阅文献14-15系统方案设计16-17机构总体设计20-22典型零件设计23-26控制硬件、软件设计27操作调试28撰写实验报告6月29日考核目录机械同步传动及测控系统设计报告一 引言1.1研究背景纺织工业要求恒压力向前传动,本系统结构有五个电动机带动辊子与橡胶辊摩擦从左到右运动五个电动机速度不一样,可以实现对纺织品的牵拉作用。多电机同步传动控制一般有PLC和变频器
6、实现电机无级变速。1.2设计目的变频电机的转速范围01500r/min,按下启动按钮,布料按一个初始速度自左向右运行,一直按下升速按钮,布料运行速度持续上升(上升到上限不在上升),一直按降速按钮,布料运行速度持续下降(下降到下限不在下降),按停止按钮,系统停止运行。1.3设计内容及任务课设设计能够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同学们锻炼自己的很好机会。课程设计以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的工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题是纺织机械同步传动综合实验模型。用于“纺织测控系统”,该
7、系统应能表现纺织工艺过程及纺织运动特性。我们需要结合各种纺织机械传动的一致特点,例如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整经机、浆纱机中的轧压机构、同步能力、速度检测等,这个同步传动机构力求简单、全面,能适应现代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该模型为五轴传动,课题任务分配如下:1. 方案分析熟悉纺织过程中所有的机械传动,工艺路线及机械结构,总结出各种机械各个部分的运动特征,2.根据课题要求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优化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结构、零部件的设计,根据设计进行强度校核,用CAD绘制装配图。机械设计的一般设计流程3.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任务书的控制要求,设计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设计一般流程4.程序调试,程序调试是检验
8、是否满足设计的控制要求以及修改程序达到设计要求必不可缺少的环节。5.写实验报告,总结心得最后完成本次课程设计。二 系统的总体设计2.1 总体方案的设计大多数纺织机械都要求能实现同步传动,在不同的电机或其他装置的控制下,实现各自对象的同步传动。如在并条机构中对导条辊、张力辊、上下罗拉、卷绕辊的同步控制。对课题进行分析后可知方案的设计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是我们设计的实验模型应具有纺织机械的主要运动特点,喂棉、牵伸、卷绕等同步运动机构;其次是主要的运动机构应具有张力检测、速度控制等装置,并且机构简单,便于操作;最后是此实验模型应建立在现实条件的基础上,运动平稳可靠,适应性好,经济实用,便于设计、维护
9、、检修。图2-1所示方案的运动特点有:1. 该模型的主要运动机构有喂入、牵伸和成卷组成,如图1所示。2. 该运动机构可实现送布、加压、张力检测、卷绕、牵伸、同步传动、成卷等工作。通过给棉罗拉1、因纱辊2、主动辊3、张力辊4、张力调节装置11和导布辊10实现送布和张力检测。压力调节装置8为压力辊5施加一定的压力,加上三个独立的电机7分别控制三根罗拉,并通过对这些电机的速度的调节来处理各牵伸辊之间的动力传递关系和速比要求,达到牵伸目的,同时又能使各道牵伸机构保持同步,以保证各个罗拉之间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牵伸倍数,达到同步传动。3. 该方案的牵伸机构采用三上三下罗拉牵伸形式,由辊、加压装置、电机等组
10、成。4. 该运动机械的控制能实现实现纺织布料在该系统中自左向右的同步加速、减速和匀速传动。1-给棉罗啦 2-导布辊 3-主动辊(4个) 4-张力辊 5-压力皮辊(3个) 6-纱线 7-电机(5个) 8-压力调节装置(4个) 9-大压辊 10-张力检测装置 11-卷纱辊 图1 方案一模型示意图方案的传动模型结构紧凑,特点明显,传动路线清晰,可实现送布,加压、张力检测。卷绕、牵伸、同步传动、成卷等多项工作。卷绕机构采用电机带动摩擦辊驱动,依靠改变摩擦辊和卷绕辊的位置来完成成型卷绕。牵伸机构采用采用三罗拉牵伸形式,设计简单,并且有压力调节装置和张力检测装置,它们和电机一起都由PLC实时控制,与本次课
11、题设计的要求相符,因此采用本设计的方案。2.2控制方式的选择2.2.1、微机控制方案微机控制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性能可靠、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灵活、易于产品化等诸多优点,特别是强大的面向控制的能力,使它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外设控制、家用电器、机器人、军事装置等方面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与此同时,由于微机控制系统所有的电路集中在一块电路板上,其实现的功能、输入输出的点数受到限制,而且系统的散热性,维护性受到考验,若其中一部分损坏,其只能全部更换。另外,微机控制系统开发周期长,一旦要有变化修改比较麻烦。2.2.2、PLC控制方案PLC种类繁多,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PLC其实就是专为工业现
12、场应用而设计的计算机,采用了典型的计算机结构,主要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电源及编程器几大部分组成。PLC控制具有以下特点:(1)控制逻辑PLC采用存储器逻辑,其控制逻辑以程序方式存储在内存中,要改变控制逻辑只需改变程序即可,故称“软接线”。其接线少,体积小,因此灵活性和扩展性都很好。PLC由大、中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因而功耗较小。(2)可靠性和可维护性PLC配有自检和监督功能,能检查出自身的故障并随时显示给操作人员,还能动态地监视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为现场调试和维护提供了方便。(3)控制速度PLC由程序指令控制半导体电路来实现控制,属无触点控制,速度极快,一条用户指令
13、的执行时间一般在微秒数量级,且不会出现抖动。(4)定时控制PLC使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做定时器,时基脉冲由晶体振荡产生,精度相当高,且定时时间不受环境的影响,定时范围一般从0.001S到若干天或更长。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程序中设置定时值,然后用软件来控制定时时间。2.3 结论经过比较,我们发现PLC控制系统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 系统构成灵活,扩展容易,以开关量控制为其特长。(2) 使用方便,编程简单,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 (3) 能适应各种恶劣的运行环境,抗干扰能力强,可
14、靠性强,远高于其他各种机型。故选用PLC控制方案。三 结构设计3.1 电机的选择YVP系列变频器调速三项异步电动机是一种交流、高效、节能调速电动机,与变频器配合使用,是机电一体化的调速新产品。其具有效率高、调频范围广、噪音低、振动小、启动力矩大、结构简单,运行平稳(尤其在低频时)、使用可靠,维护方便等功能。并且体积小、重量轻,单独装有轴流风机,在不同转速下均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根据目前具有的条件,选择YVP系列变频调速三项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机构型号为B5,即机座不带底脚,端盖有凸缘;安装结构形式采用V1型。型号选择YVP80(2)-4I。表1 YVP系列变频调速三项异步电机参数电机型号极数输入功
15、率同步转速额定转矩YVP80(2)-4I40.75kw1500r/min4.8N*M3.2减速器的选择在这里由于空间的有限,需要选择的减速器要结构紧凑、体积轻巧、小型高效、安装简单、灵活轻捷、易于维修;传动比大、扭矩大、承载过载能力高;运行平稳、噪音小、经久耐用、适应性强、安全可靠性高。查手册可知NRMV系列精工涡轮减速器正适合这种情况。依据本设计的方案结构特点以及设计电机的输出功率,实际辊轴传动的速度范围等参数选择下列型号的减速器,具体参数如表2所示。表2 NRMV系列精工涡轮减速器参数NRMV系列精工涡轮减速器型号减速比i输出转速(r/min)输入功率(kw)输入扭力(NM)安全系数SFR
16、V05052800.75232.73.3轴承的选择由于辊子的转动要求选择带座圆柱孔外球面轴承,而在安装轮子的地方选择深沟球轴承即可。它们的主要特点如下:深沟球轴承具有自动调心功能、负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密封性能好、坚固的轴承座。3.4机架的选择根据模型的结构特点,设计要求,整体机架的受力情况,并根据目前情况,我初步选择冷弯等边槽钢焊接,GB/T6723-1986,型号为 120505。3.5 气缸的选择QGB系列气缸是缓冲式气缸。工作介质为经过净化处理的内油雾压缩气体。气缸的缓冲作用,是当活塞运动到接近行程末端时,安装于气缸内部的缓冲装置开始起作用,使活塞运动速度降低,运动平稳,避免发生冲击
17、现象,该系列气缸半径4050mm的为不可调缓冲,缸径63mm以及以上的气缸为可调缓冲式的。加压的气缸采用QGB63X40,工作压力为0.150.8Mpa,理论压力为拉力1250N,推力1120N,(假设压力为0.4Mpa时);成卷机构的气缸采用QGB63X150,工作压力为0.150.8Mpa,理论压力为拉力1250N,推力1120N (假设压力为0.4Mpa)。3.6 张力传感器的选择因为此模型设计的是枕式安装,要求精度高,温漂小,相应快。寿命长,安装方便等,所以选择的张力检测装置为FMI型张力传感器。型号WieFMI0500,额定荷重500N。3.7 联轴器选择根据减速器的输出转矩为23N
18、M,选择联轴器为固定式刚性联轴器,其型号为:YLD4联轴器 GB5843-86具体尺寸见零件图。3.8 其他标准件的选择小轮上安装轴承的轴和孔的定位采用弹性挡圈,轴上用轴用弹性挡圈A型,取轴径25mm标准为GB894.1-86,孔上用孔用弹性挡圈A型,取孔径52mm,标准同上。键都采用圆头普通平键,依据GB1096-90选用合适的键。销选择GB119-86圆柱销和GB1197-86圆锥销。4 结构设计计算4.1轧辊计算4.1.1轧辊类型的选择在印染工业中常用的有金属轧辊、橡胶轧辊和纤维轧辊。在这里我们需要用到金属轧辊和橡胶轧辊。金属轧辊有铸铁辊、铜辊和不锈钢包覆辊等。铸铁辊最便宜,制造加工也比
19、较方便,因此曾广泛使用。但铸铁不耐腐蚀,容易生锈,铜辊的抗蚀性能较好,不受水分和大气腐蚀,且导热性能好,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轧辊。不锈钢包覆辊采用无缝钢管特制而成,两端加闷头和轴连接。橡胶轧辊就是在辊体上包覆天然橡胶或是合成橡胶,由于橡胶棍的硬度、弹性等可调范围大,且价格便宜,目前引用广泛。这里的辊体采用无缝钢管,需要在无缝钢管表面车出节距为3毫米,自中央分开的左右螺纹,并在辊体两端车出梯形深槽,目的是使橡胶与辊体紧密结合,防止脱壳。包覆橡胶层的厚度一般取10毫米左右,这里取10毫米。橡胶轧辊辊面不得有气孔、裂纹、含咋等缺陷,特特别是不得嵌有金属粒屑,以免损伤织物,轧辊的不圆度允许小于等于0.
20、1mm.。4.1.2轧辊的结构轧辊基本上是由辊轴、辊体和闷头三部分组成。辊轴一般采用45号钢制成阶梯轴;为了节约钢材,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我们采用不通轴型式。纤维轧辊由于结构特点决定了必须采用通轴。辊体采用无缝钢管材料制成,其壁厚随直径的大小而不同,直径=100-250mm时,壁厚不小于7mm,因此我们取7mm。辊体与轴体连结结构型式由于辊轴直径与辊体内径相差较大,这里采用闷头结构,与无缝钢管采用热压配合并焊接,利用过盈量将辊体与辊轴固定在一起。4.1.3牵伸轧辊的强刚度校和计算1)下扎辊强度通常轧辊的辊体只计算弯曲强度,辊体的轴颈要计算弯曲和扭矩,而轴头仅计算扭矩。对于无缝钢管,其闷头与
21、辊体或闷头与短轴凡是用过盈量配合联接的,而需进行压配合计算。这里我们不需要计算压配合。(1) 辊体的弯曲强度计算扎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图4下扎辊受力示意图轧辊中部的最大弯矩为:式中:轧辊轴承处的支撑反力(); 轧点线压力(); 辊体长度(); 辊体两端轴承间的距离();由图2-4中可知:=1447,=1000。查气缸手册可知:加压装置施加于轧辊的加压力为2240N,即有=228.57()。查手册知无缝钢管的比重,纤维的比重为。轧点所受的总压力:式中:加压装置施加于轧辊轴承处的总压力(); 上轧辊的重量();令上轧点压力(); 上轧辊重量在轧点处产生的线压力(); 下轧辊单位长度的重量(); 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传动 课程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