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课后反思(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的变化-课后反思(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家乡的变化课后反思一、网罗有效的资源,启动调查的积极性,体验活动的真实性。家乡的变化一课的活动目标主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从多角度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促进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访谈、合作交往以及展示的能力。教学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其他等五大块内容来了解家乡的变化。然而教材中提供的资源缺乏,无法与当前我们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匹配,也就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体验了。于是我们结合了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的实用有效的课程资源,为实
2、现新课程目标提供极大的便利!策略1、深入第一现场,师生共同寻找最真实的资源为了更好地展开本课教学活动,并有学生的亲身体验,那些教学有关的大量资源需要学生进行调查、访问和收集,它来自于家庭、学生生活、社会,渠道广泛,但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时,必须要保留调查访问材料的真实性,必须要有可靠的来源,这样从图片的收集,录像的拍摄,粮票、鞋子、衣服实物收集,资料的整理,就能从客观上反映出家乡的变化,也就能让学生看得很清楚了。因为有些材料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远,甚至是我们的学生闻所未闻的,可能在搜集上有一定的难度性,因此,我们教师也参与到实践中去,学生中去。自己着手先去寻找家乡的变化,如:打开了自己的旧
3、相册,拿出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甚至还把外婆、爸爸妈妈的照片也给拿了出来,翻出老一辈的生活用品和一些珍藏的票证等。为了在教学的开头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发动教师,寻找相关材料,最后,我们学校新旧对比的照片,是在学校的档案室和陈列室内找到的。就这样根据自己的搜集情况,设计了调查表,一一给学生作指导,也让他们发动家长的力量去寻找,再走出同济路,找到家乡几个新旧明显不同的场景作对比,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前就已经收集到了比较齐全的资料。学生在搜集交流资料的同时也大增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而每个学生都参与,已经对家乡的历史与发展人人有了一次体验。这对学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这可是难能可贵的。“
4、社会生活是唤起孩子寻求真理的原动力。”赫尔巴特。的确,这种探索是超越性的,难以想象的,这种出自孩子自身的探究是何等地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们在活动中逐渐萌发出对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淳朴的热爱之情,由此也产生了对家乡的自豪和骄傲之情,这种情感的油然上升是不能在教师单纯的口头教育中来实现的,唯一的途径只有孩子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去接触社会。“生活即教育,生活即课堂”。正如一个孩子说:“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家乡原来这么美,这么让人自豪。”这种自豪是发自内心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得来的,比任何教材的说教更有说服力。策略2、切合教学实际,师生共同收集、寻找最有价值的资源道德教育是一种无界的教育,可以说无处不
5、教育,因此符合教学所需的资源是源源不断的,学生搜集资源的途径也相当广,但是对于我们有限的教学时间而言,我们只能汲取最具典范的资源来说明一切的问题,因此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资源时必须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尤其是本篇课文的教学还要针对当地的民风、民俗,设计有实效、可操作的调查表或采访内容,才可以在眼花缭乱的资源中挑选出我们最需要的、最有价值的资源。二、善用有效资源,展现开放的课堂,倡导合作的学习。策略1、关注学生生活,活用资源,丰富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
6、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将课前与学生一起搜集起来的大量的、各式的、有价值的资料加以有效利用,本课家乡的变化一课在资源有效利用上,我是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比较喜欢表演,而且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有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的学生。因此在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调查内容进行了分组,学生在小组的汇报中,教师就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不但要求他们能比较规范地将资料进行汇总,还要求他们能创新、能用多种多样的汇报方式,这正合学生的口味,他们的兴趣可浓了。也就出现了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特长拍摄了一段调查录像来展示,及表演和调查介绍等多种表达方式。使课堂活动小组形式多样化、动静结合,小组个人,给学生营造了轻松、
7、平等的氛围。这是课前教师针对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采用的,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喜欢,这样的安排,比较好地体现学生张扬的个性,舞动着生命的动感。这多种形式的汇报方式旨在帮助提高学生的交流汇报水平,逐渐能大胆地站在众人面前交流自己的课前资料收集情况,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策略2、关注学生生活,实用资源,增强合作当我们在教学中将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学生最为熟悉的、最贴近的生活资源全部引进时,不但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其有效利用、展示、丰富学生的体验,而且还应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与机会,真正让这些资源指导学生的学习,有实用的价值体现。在第一课时中,
8、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为便于学生的研究和调查,讨论和设置了许多的子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取课题,再同一课题的学生自愿组合,然后,针对各自的特长,在小组内分工。而此时,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子课题选取的小组数是各不相同的:食组最多,有五个组,而其他,有的三组,有的可能只有一个组或二、三个人,但是他们很乐意,合作得也很快乐。小组的汇报也达到最佳的发挥。其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活动。老师请同学们开展小调查活动,老师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小调查的指导,预先设计了调查提示表,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乃至汇报方式都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其中关于“家乡变化”主题调查活动,在内容上提示学
9、生可以从吃、穿、住、行、玩乃至信息、语言、文化等方面入手开展调查;在调查方法上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现象透视,还可以与长辈交流、与现在对比在汇报方式上提示学生可以“原声再现”、自己整理归纳讲叙、小故事学生依照提示,思路打开了,心中有数了,就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小组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热情与机会!因此在课堂上学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培养,包括课堂上的演示、实物的搜集、上台展示、摄相、采访等。三、拓展有效资源,凭借外界力量,提升活动的有效性在德育综合化课程教学中,对于资源有效挖掘、利用上,学校和上一级教科研领导都给予了支持。比如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我们青年教师一起探讨,给予我们指点,力求使我们
10、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其次在活动中,学校给予我们最大的支持,开设活动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并不是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从大局出发为老师们做坚强的后盾,现在已完全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认可。当然在大环境中的德育教学中,包括课前调查和资料实物收集,更引发学生的趣味,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环节的合理设计也给予教师更多教学上的收获。四、课程资源利用所带来的困惑在我们品德课堂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虽然有一定收获,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在教学活动的前前后后中带来了一些麻烦。1、想对“课前调查、收集等”说不容易由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综合性特点,课前调查这一教学环节逐渐受到了教师的青睐,需要经常引导学生通
11、过查找、收集资料,或是进行调查、访问等形式,做好课前准备,以帮助学生丰富、累积生活经验,做好知识铺垫等,然而教师们经常遭遇“尴尬”,学生常常会对你说:“我忘了!我家没电脑!我不会调查!”有的收集的实物,没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改变了原来的模样,对教学效果起不了很大的作用,或者调查、搜集的资料依旧停留在搜集的层面,不能在积累资料中去提高自己的搜集能力等。正如上述讲到的教师为此要进行身先士卒的先前调查、搜集,因此教师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就牵扯得较多。2、课堂汇报中学生对于资源的利用反馈难以调控比如家乡的变化教学汇报中,“食”的第一小组作了汇报后,其他剩下的“食”小组,由于时间关系,不能在课堂内作一一的汇报。他们失去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的资料利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这样的反馈方式在这一方面是不妥当的,但如何做,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值得教师不断反思。3、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资源消化达不到最有效的体现自愿组合的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悬殊比较大,有的是强强联手,反之有的小组无法正常操控,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指点这些小组最有效地学习,最大程度上消化资源获得自我能力的提高,这是很多第一线的教师最大的困惑。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