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观测实施细则(共1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细则(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沉降观测实施细则(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新建玉林至铁山港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细则(DK0+000- DK131+434.12)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一月路基沉降观测实施细则一、 总则根据玉铁施工图纸要求,需进行路基沉降观测及边桩位移观测。现结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玉铁施工图纸,及沉降观测经验现制定以下细则。二、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1、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1)基准点:基准点为全线BM点,以及按四等水准进行加密的导线点。(2)工作基点:要求沿线路方向每200-500米一个,若路基段太短至少埋设三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尽量选在线路两侧,且地质坚硬不
2、易沉降的地方。(3)观测点:观测点由沉降板、监测桩、位移边桩及多点位移计等组成。2、 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个别点位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要求基准点及BM点12个月复测一次,工作基点每6个月复测一次。3、 观测点的布设(1)地表沉降观测:松软土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40米左右设置一个沉降板观测断面,且每个工点不小于2个观测断面,路桥过渡段在距桥台或涵洞边缘两侧3m的位置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沉降观测断面在地面埋设地面沉降板或单点沉降计。(2)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基面中心及左右两侧路基处设路基
3、面沉降观测桩,观测桩采用C15混凝土桩,纵向间距不大于100米,并保证每个工点至少有一个观测断面。三、元器件的埋设沉降板的埋设,在路基填到0.6米后挖出11米的坑,在坑的底层垫一层0.1米的中粗砂进行找平,再将沉降板水平安放在坑中,最后用人工将土回填。在施工过程中其沉降板一米范围内不能用压路机等大型机械碾压,必须用人工夯实。沉降监测桩在路肩填筑完成后,再进行挖坑埋设,坑大小同桩径,埋设时将监测桩露出路肩面2-3厘米。用混凝土进行浇注完成。四、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1、严格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首次观测应进行两次往返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用科傻软件平差后的高程值,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2、为
4、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准尺,必须按固定的观测路线和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和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路线、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3、当发现沉降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必须首先自检,应重测并分析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必要时联测基准点进行检核,并提交自查分析报告。4.、根据沉降观测的需要,对线下工程变形点的观测必须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严禁采用支水准路线或中视法,水准路线经过的工作基点或基准点数量不少于两个。5、
5、外业测量一条路线的往返测使用同一类型仪器和尺垫。观测时必须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测量过程中前后视距差3米、测段的前后视距累计差10米、黑红面读数差3毫米、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5毫米、最后闭合差25L(L为路线长度,以千米计),保证三丝读数。6、在进行检测桩观测时,其观测线路以S型线路进行。7、沉降管接长时的观测,在沉降钢筋接长时必须在接长前,测其沉降钢筋的顶部高程,然后再将沉降管按图纸要求进行焊接,焊接完后再一次测量其顶部高程,此高程作为下次沉降观测的起始高程。五、观测点元器件的制作1、沉降板的制作根据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集第一册的要求,沉降板采用600600(cm),厚40(cm)的钢筋混凝土
6、沉降板,测杆使用直径16mm的圆钢,并保证每节长不超过100(cm)。测杆外设直径50mm的PVC塑料管组成,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亦相应加高,接高后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详见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集第一册。2、监测桩的制作监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进行埋设,断面采用1010厘米正方形,长度大于0.5米,并在桩中心埋设直径1毫米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丝。埋设在路基表层以下0.45米,路出地面0.05米,详见路基工程设计专用图集第一册。3、 位移边桩的制作位移边桩采用不易开裂的圆木,圆木采用直径0.1米长度保持在1米以上,且中间钉一带有十字的小钉。在埋设时保证外露5厘米。4、 单点沉降计是一
7、种埋入式电感调频类智能型位移传感器,由电测位移传感器、测杆、锚头、锚板及金属软管和塑料波纹管等组成。采用钻孔引孔埋设,钻孔孔径 108或 127,钻孔垂直,孔深应达到硬质稳定层(最好为基岩),并与沉降仪总长一致。孔口应平整密实。安装前先在孔底灌浆,以便固定底端锚板,安装时锚杆朝下,法兰沉降板朝上,注意要用拉绳保护以防止元件自行掉落,采用合适方法将底端锚板压至设计深度。每个测试断面埋设完成后,位移计引出导线用钢丝波纹管进行保护,并挖槽集中从一侧引出路基,引入坡脚观测箱内(观测箱采用0.6X0.6米正方体混凝土箱,其内空为0.5X0.5 X0.5,其顶部用钢筋混凝土盖盖上),一般埋设完成后 35
8、天待缩孔完成后测试零点。 观测路堑换填基底沉降或隆起变形埋设在换填基底面,表面应平整密实;观测路基本体变形按设计断面图埋设。六、沉降观测断面分类1、 A型监测断面:(1) 一般路堤地段指地基土良好,无下卧软层,地基未作加固处理地段,主要进行路基面沉降监测、基底沉降监测、路基本题沉降监测。(2) 路堤基底或压缩层为平坡时,路堤主监测点为路堤中心线,即采用A-1型监测断面;当地表横坡大于20%时,在填方高一侧或压缩层厚的一侧增加监测点,即采用A-2型监测断面。(3) 路基本体沉降监测:a、 当路基采用A、B组填料时,于基床底层底面设单点沉降计;b、 当路基采用改良土填筑时,采用多点沉降计,一般设置
9、23个监测点,即分别于基床表层底面、基床底层底面设单点沉降计;当路基填高较大(6.0m )时,于基床以下路基填土中增加一监测点。(4) 路堤基底沉降监测除于路堤基底处设置单点沉降计外,每间隔一监测断面增设沉降板进行校核监测(重要监测断面亦考虑增加沉降板监测)。2、 B型监测断面说明:(1) 一般软弱土地基路堤地段沉降监测,该种路堤地段指:软土、松软土地基厚度6.0m,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CFG桩等复合地基加固地段,设置路基面沉降监测、路堤基底沉降监测、路基本体沉降监测、软土地基水平位移监测等。(2) 路堤基底或压缩层为平坡时,路堤主监测点为路堤中心线,即采用B-1型监测断面;当地表或
10、压缩层底横坡大于20%时,在填方高侧或压缩层厚侧增加监测点,即采用B-2型监测断面。(3) 路基本体沉降监测:a、 当路基采用A、B组填料时,于基床底层底面设单点沉降计;b、 当路基采用改良土填筑时,采用多点沉降计,一般设置23个监测点,即分别于基床表层底面、基床底层底面设单点沉降计;当路基填高较大(6.0m )时,于基床以下路基填土中增加一监测点。(4) 路堤基底沉降监测除于路堤基底处设置单点沉降计外,每间隔一断面增设沉降板进行校核监测(重要监测断面亦考虑增加沉降板监测)。3、 C型监测断面说明:(1) 深厚软弱土地基路堤地段沉降监测(C型),该种路堤地段指:软土、松软土地基厚度6.0m,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基 沉降 观测 实施细则 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