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药学概论(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药学概论(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核药学概论 复习资料 仅 供 参 考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二、选择题:1. 根据质能关系1863mev的分子量相当于: (C)A 2克质量 B 4克质量 C 2amu D 4amu2. 的半衰期为8天,I放置40天后还剩 (D)A B C D 3. 放射源每秒74000 光子 放射性活度 (B)A 74000 Bq B 37000 Bq C 2mci D 2 nci4. 核反应缺项是什么 ? (D)A B C D r 三、计算题:(一共4种类型)1. 测量某一放射性样品时,约为1000cpm,本底为50cpm,本底测量时间为1分钟。要求测量的相对误差小于1%,问样品加
2、本底至少应测几分钟? (P39)解:已知 =1000 cpm , =50 cpm , =1min E=1%=0.01 E = 0.01= min2 .对某一放射性样品样品作测量:本底测量2分钟,得60计数,源的本底的计数率为165cpm,要求控制源的相对误差为5.0%,问源加本底应测多少时间?解:已知 E=5%=0.05 n=30cpm n=165cpmE= 0.05= min3. 连续衰变 设初始时刻A的活度为10mci,D是稳定子体。问100天后,核素A B C 的活度各为多少Bq?(P13)解 = A 远远大于 B 远远大于 C经过 个后,达到了长期平衡。4. 连续衰变AB C(稳定核变
3、)解: = A 远远大于 B 远远大于 C经过 个后,达到了长期平衡。5 . 已知 的放射性活度在2小时内减少了10.58%,试确定半衰期解: t=(1-10.58%)No = Noe0.8942 = In 0.8942 = - t6.的原子粒在1小时内减少了3.8%衰变产物是非放射性产物,试确定此核素的半衰期解: t=(1-3.8%)No = Noe0.962 = In 0.962 = - t7. 已知有一个740MBq的 样品,在距离样品10cm处工作5小时,工作人员所受的日照量和吸收量,若控制吸收量为原来的1/4,求允许操作最小距离为多少?(f=37.6,用国际制单位表示) (题目未抄完
4、整,中间可能有漏文字,但关键数字没漏抄)解: = (公式在p59页)注意R的单位是cm= =1.032 X=1.0325.16C D = (公式在p59页)D=D 原来R=10cm R= =2允许操作的最小距离:和距离的长度成反比,因为吸收量为原来的所以距离为2倍,即20cm处问答题:采用哪些方法降低测量误差?(P38页)1- 样品总计数N越大,相对误差E越小2- 本底计算数率n越小,相对误差E越小3- 样品测量时间t越长,或重复测量次数越多,相对误差E越小4- 若规定总的测量时间,则样品测量时间t与本底测量时间t之比等于时,相对误差E越小填空题:辐射生物效应中,存在剂量阀值的称为 非随机效应
5、 不存在剂量阀值的称为 随机效应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 实践的正当性 辐射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制原子核组成:质子 和 中子(射线): 抵挡: 一张纸(射线): 抵挡: 铝、玻璃、有机玻璃 抵挡: 铅 半减弱厚度(半值厚度)来减弱r射线的屏蔽以下为老师提到的内容,速度很快,没法全部记下,只记重点已知N=Noe则,T等于 选A ( In )空气中射线最短 下列哪一项不是r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情况 韧致辐射中子/质子比过大的放射性核素一般表现为 (p7第一句话) 选BA B C D EC衰变公式 表示的是 同质异能跃迁与物质相互作用主要有三种形式: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生成效应与介质作用
6、,并被介质所吸收。(P66)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通过人工核发应,从 反应堆 和 加速器 中生产(P73)外照防护电离考虑的射线的类型为 _X射线_ _r射线_内照射线防护考虑的射线的类型为 射线 射线具有特定的质子数种子数 核数第四章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仅 供 参 考)1. 医用放射性核素主要通过人工核反应,从反应堆和加速器中生产。2. 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核素丰中子核素 加速器生产的放射性核素缺中子核素3. 中子反应主要有四种:(n,),(n,p), (n,f) (n,),4. 由于(n,),反应生成的放射性核素都是靶材料元素的同位素,故难以用化学方法分离,因此其放射性比活度受到限制。5.
7、加速器核素的特点:专心-专注-专业 缺中子核素,大多以EC(电子俘获),方式衰变 短半衰期生理元素 、 放射性核素比活度较高 价格比较贵8. 同位素交换法特点: 单键、分子边缘的原子易被交换标记。 中心原子不能用此法标记, 如。9. 化学合成法 :定位标记10. 标记化合物制备: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11. 氚()标记化合物制备 核素特点: T为12.35年 低毒性 人工放射性核素中能量最低 C 不如 CC牢固,易脱落 标记化合物不稳定 制备: 同位素交换法、化学合成法14. 放射性核素的质量鉴定(2+4,6种)化学纯度、生物活性、放射性核纯度、放射化学纯度、放射性活度及比活度、标记位置及定量
8、分布15. 放射性核纯度:检查的目的是 鉴别标记化合物发出射线的种类和能量,检查有无其它放射性核素存在。18.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分解机理: 方框内不用背1. 一般的化学分解: 水解、氧化、聚合、光学异构2. 初级内分解: 自然衰变初级内外分解:不可避免3. 初级外分解: 射线直接引起化合物电离或化学键断裂是辐射自分解 的主要原因4. 次级分解: 射线先作用于溶剂分子产生自由基, 如 H HO HO 等。自由基再与标记分子反应第五章 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对核素的要求:诊断药物治疗药物射线,含10%-15% 能量 100300 keV、511keV95% 滴度 表示血清中Ab的浓度或含量 质量鉴
9、定: 亲和力 K (越大结合力越强) 特异性 交叉反应% (越小越好)NSB(非特异性结合) : 尽可能低方法的考核:特异性、精密度、灵敏度、准确性 (正比)过量*Ab+Ag,测定复合物放射性(多余Ab通过一定手段除去) ,其活度与待测Ag量呈正相关。IRMA与RIA的区别IRMARIA反应机制非竞争性反应竞争性反应反应试剂*Ab和待测Ag *Ag、待测物和Ab标记对象*Ab*Ag稳定性*Ab稳定性好有些*Ag不稳定或难标记标准曲线范围大小分离方法以单克隆Ab作分离剂要求Ag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抗原决定簇只要1个抗原决定簇适用范围蛋白质、酶等大分子化合物一切半抗原或大分子化合物1. 五种衰变的
10、通式:2. 常见的几种基本粒子的静止质量能如下:1amu(相应的能量)=931.478Mev 2个等于 931.478*2=1862.956Mev3. 衰变常数与半衰期的相互关系 T= 记好这个数字4. 1Ci=3.7Bq =37GBq (单位换算)1mCi=110Ci=3.710Bq=37MBq 1Ci=110Ci=3.710Bq=37kBq5. 半值厚度是指将射线吸收一半所需的介质厚度,一般用半值厚度来反映其穿透本领。6. 在空气中射程最短。7. T=8 d 5倍的半衰期 40d= 8. 碘标标在 酪氨酸9. 比活度比较高,NP 选择 P10. 检测的是射线,释放的是射线。11. 放免分析
11、方法,分离哪2部分 游离抗原和复合物12. xxxx分析方法 检测亲和力13. 中子数 衰变14. 锝标记的4个代表性药物:肾显像 DTPA 肝胆显像药物 IDA 肝癌阳性显像剂,特异性较高 PMT(吡哆甲基色氨酸)骨显像药物 15. 电子俘获 的发生 俄歇电子 特征X射线16. 制备是通过发生器 当中的还原剂为 氯化亚锡Sncl17. 放免分析方法考核 特异性、精密度、灵敏度、准确性18. 当入射光子能量E较低时(E5MeV),以电子对生成效应为主;E为中等能量时,在各种介质中均以康普顿效应为主。简答题:1. 射线与物质作用有3种作用,每一种作用相应的特征光电效应: 特点:K层电子,单能,E射线. 影响因素:与光子能量、介质Z相关 康普顿效应: 特点:外层电子,连续能谱. 影响因素:中等能量光子、介质Z相关 电子对生成效应: 影响因素:光子能量 、介质Z长期平衡 两个条件: T T t = 6 7个(T)半衰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