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及对应习题解析(共20页).doc
《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及对应习题解析(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4知识点总结及对应习题解析(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学选修4全书总复习提纲绪言1、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2、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 活化能的大小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但对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并无影响。第一章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热量放出的反应叫放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的反应叫做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燃烧反应 多数化合反应3、常见的吸热反应:多数的分解反应 2NH4Cl(s)Ba(OH)2 8H2O(s)BaCl22NH310
2、H2O高温高温C(s)H2O(g)COH2 CO2C2CO4、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就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又称焓变,符号为H ,单位是KJ/mol。当H 为“”或H 0时,为吸热反应5、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a、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对于 250C、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表明。b、需要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注明 H的值及其“”与“”。c、需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d、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系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故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当系数不同时, H 也不同。系数与H成正比。 6、燃烧热:在250C、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
3、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是kJ/mol。注意:产物必须是稳定的化合物(完全燃烧产物) 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可燃物的系数通常为1,其余物质以此为标准配平。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H07、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注意】强酸与强碱反应的中和热都是57.3KJ/mol;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mol水(l)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系数。燃烧热中和热相同点H 0,为放热反应H H2的是C(s)O2(g)=CO2(g) H1 C(s)O2(g)=CO(g) H2S(s)O2(g)=SO2(g) H1 S(g
4、)O2(g)=SO2(g) H2H2(g)O2(g)=H2O(l) H1 2H2(g)O2(g)=2H2O(l) H2CaCO3(s)=CaO(s)CO2(g) H1 CaO(s)H2O(l)=Ca(OH)2(s) H2A B C D5.已知反应:101kPa时,2C(s)+O2(g)=2CO(g);H=-221 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
5、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7.25、101 kPa下,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H2(g)+O2(g) = 2H2O(1) H285.8kJmolB2H2(g)+ O2(g) = 2H2O(1) H +571.6 kJmolC2H2(g)+O2(g) = 2H2O(g) H571.6 kJmolDH2(g)+O2(g) = H2O(1) H285.8kJmol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6、:H2(g)O2(g)H2O(l) H285.8kJ/molCO(g)O2(g)CO2(g) H283.0kJ/molC8H18(l)O2(g)8CO2(g)9H2O(l) 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H2(g) B CO(g) C C8H18(l) D CH4(g)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 196.64kJ B 19
7、6.64kJmol C 196.64kJ D 196.64kJ10.已知热化学方程:2KNO3(s) = 2KNO2(s) +O2(g);H = +58kJ/molC(s) +O2(g) = CO2(g);H =94kJ/mol为提供分解1molKNO3所需的能量,理论上需完全燃烧碳A58/94mol B58/(942) mol C(582)/94mol D(942)/58mol11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H =216kJ/mol,E反应物E生成物BCaCO3(s)=CaO(s)+CO2(g); H =+178.5kJ/m
8、ol,E反应物E生成物CHI(g) 1/2H2(g)+ 1/2I2(s);H = 26.5kJ/mol,由此可知1mol HI在密闭容器中分解后可以放出26.5kJ的能量DH+(aq)+OH-(aq)=H2O(l);H = 57.3kJ/mol,含1molNaOH水溶液与含0.5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热57.3 kJ12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以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已知: HCl(aq)NH3H2O(aq)NH4Cl(aq)H2O(l);Ha kJmol1 HNO3(aq)KOH(aq)NaNO3(aq)H2O(l);Hb kJmo
9、l1 HCl(aq)NaOH(s)NaCl(aq)H2O(l);Hc kJmol1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为Aabc B.cba Ca=b=c D.a c b13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 Q1Q2Q3 B Q1Q3Q2 C Q3Q2Q1 D Q2Q1Q314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选修 知识点 总结 对应 习题 解析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