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提取工艺技术理论(共38页).doc
《中药提取工艺技术理论(共3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提取工艺技术理论(共38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提取理论、方法及工艺第一部分 中药提取技术及基础理论第一节 概述1.中药的发展方向: 中药及其产业发展要克服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弊病,根本上说必须实现现代化,革除传统中药理论与实践中的种种弊端,引入现代科学理论,其中,提取技术创新是重要内容。具体说如下。 开辟新资源,克服传统资源的制约。目前开展的在GAP规则下大规模中药人工引种是基本方向。 改革中药剂型和生产工艺。减少药材原料的消耗,提高利用效率,走提取和纯化的道路。通过中药材有效成分或有效组分的浸出、分离和精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中医药学的制剂学的要求为准则,运用现代化学工程理论、技术和设备,改造我国的中药
2、工业,进一步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和疗效。也就是把化工原理的传质、传热理论,天然产物生产技术和设备引进到中药提取生产中来。 要实现中药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首先是中药提取生产技术要与现代天然产物提取理论相互渗透、交叉、综合,使中药提取成为现代天然产物提取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中药生产工艺高效率、科学化、建立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逐步实现专业化大生产,具体说就是在中药产业中贯彻国际通行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规则。2.中药材: 中药材是指供医药使用的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以及人工和生物合成品。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各种药材又具有多种化学成分,按照其药理作用和组成性质,概括起来中药材的成分可分为以下几
3、个方面。 有效成分 即具有生物活性,发挥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等。 辅助成分 本身没有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药效作用的物质。如洋地黄中的皂甙可帮助洋地黄甙溶解或促进其吸收。 无效成分 指本身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往往会影响浸出效果、制剂稳定性、药效等。 组织物质 构成细胞的不溶物,如纤维质、栓皮等。 大多数中药制剂是复方,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通常体现在复方配伍的综合作用上,其处方的组成几味至几十味药不等,成为复杂。浸取就是要尽量提出发挥药效的成分,并尽量避免浸出过多的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但随着中药科学的发展,“无效”和“有效”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方剂中可能会发生变
4、化。某些过去认为是无效的成分,现在却发现它有生物活性,应根据不同组方的成分变化,确定浸取过程中的最佳提取工艺。3.中药提取及其必要性 中药提取有着久远历史,汤剂和酒剂就是典型的代表,但传统中药的丸、散、膏、丹等多数剂型是由中药饮片不经提取或仅经过粗提取而制成的,随着时代发展的技术进步,其弊端逐步突出:有效成分浓度很低,导致剂量大、起效慢,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好,特别是对重症患者或不便口服的患者疗效不佳;有效成分和杂质混杂,没有深度区分,疗效不确切;不同批次的制剂含量不统一,使药剂量的准确度不好掌握;制剂形式简单,给药途径过于简单;传统剂型富含糖类等多种可供微生物滋生的营养成分,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容
5、易被污染,达不到医药卫生标准,很难长期保存。 为了提高中药疗效,拓宽给药途径,使中药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中药生产正兴起剂型创新的热潮,现在出现了颗粒剂、片剂、注射剂、气雾剂、滴剂、膜剂等,这些新剂型的共同要求都需要把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除去药渣,得到浸出的浓溶液或有效成分的浸出物或有效成分的精制品,才能制成投药途径方便、灵活,疗效好的新剂型。中药提取物制备中成药是中药工业现代化、中药剂型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广义的中药提取也称分离,是指从中药材原料开始,经过一道或多道操作工序,最终得到所需要的药物或其半成品的全过程。包括从原料前处理、溶质分离、浓缩到得到某一物质的整个生产过程,可
6、以分为很多个工序或单元操作过程,包括前处理、溶质分离、澄清、过滤、蒸发和干燥等。狭义的提取仅指溶质分离操作,即从固体药材中分离出有效成分的操作过程。此前的过程为前处理,此后的过程为分离精制。通过化工传质、传热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综合来指导中药有效成分或其提取物生产过程,为中药制剂、中医处方和中药调剂提供经过提取或提纯的中药原料药。 中药提取不同于天然化学药物的制备,中药提取主要要求提取总有效成分,不特别强调提取结晶性的单一性成分,实际上多数是粗提取物。所以中药提取过程主要是研究各种中药材和各种中药处方中总有效成分的提取物生产技术的,它的产品是中药制剂的原料药。 按照分离手段的不同,溶质分离方法主
7、要包括化工传质方式和机械方式。前者是用液体溶媒从固体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的操作过程,称为浸提、浸出或浸取,是现代中药生产的主要提取方法。后者即榨取法,通过机械方法使含液固体组织发生体积变化和碎裂,进而分离液体和固体。榨取法也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提取手段之一,如榨糖、榨油、从水果榨取果汁、从蔬菜榨取蔬菜汁和从某些含芳香油的植物榨取芳香油等。榨取法在药物提取生产中也经常运用,如药用蓖麻油、亚麻仁油、巴豆油也都是以压榨法制取的。 本材料以介绍中药浸取为主,如未特别说明,是针对单味植物性中药材而言。第二节 中药浸取技术原理1.浸取的定义和分类 浸取就是利用适当的溶剂和方式把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离出来,也称为浸
8、提或浸出,所得到的液体称为浸出液。 浸出是中药提取工艺中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这类单元操作在化学工程上叫固液浸取。一般固液浸取可分为:化学浸取、洗涤浸取、扩散浸取。化学浸出的特点是液体溶剂与药材接触,与药材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产物溶于液体溶剂中。洗涤浸取则是把固体药材粉碎,再用溶剂将药材颗粒中的可溶物洗涤出来。扩散浸出是溶剂浸入药材后,使药材中的可溶物从药材中扩散出来,从而达到浸出的目的。2.中药浸取的传质原理 目前有关中药浸出过程的传质理论很多,有双膜理论、扩散边界层理论、溶质渗透理论、表面更新理论、相际湍动理论等。这些理论把相际表面(药材的固相与浸液相接触的表面)假定为不同状
9、态来说明物质通过相际表面的传递机理。被浸出的物质(溶质)传送机理与一般传质过程相似,但也有它本身的特点。 本质上,浸取是一种处理固体混合物的固液萃取,根据应用场合不同。也称浸出(leaching)、浸滤(lixiviation)。当溶剂为水,被分离的溶质为人们不希望的组分时,则可称为洗涤。中药材看成由可溶物(溶质)和惰性载体(药渣)所组成。浸出过程就是将固体药材中的可溶物由固相转移到液相中来,得到含有溶质的浸出液。因此浸出实质就是溶质由固相传递到液相中的传质过程,它以扩散理论为基础。 在浸取操作中可以假定惰性固体与溶质之间无物理和化学作用,而且溶质量相对于溶剂量而言未达饱和溶解度。这样,当固体
10、与溶剂经过充分长时间的接触后,溶质完全溶解,固体空隙中液体的浓度将等于固体周围液体的浓度,液体的组成将不再随接触时间延长而改变,即达到了平衡。一般认为这一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溶剂到药材组织细胞内; 细胞内的溶质解析、溶解于溶媒(溶剂); 溶质从细胞内部向外扩散。(1)浸润渗透提取溶媒药材表面的浸润渗透效果与溶剂性质和药材的状态有关,取决于固液接触面吸附层的特性。如果药材与溶剂之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则药材易被浸润;反之,如果溶剂的内聚力大于药材与溶剂之间的附着力,则药材不易被润湿。动植物药材大多具有细胞结构,药材的大部分生物活性成分就存在于细胞液中。新鲜药材经采收干燥后,细胞组
11、织内水分蒸发,液泡中的活性物质沉积于细胞内,细胞壁皱缩并形成裂隙,细胞内形成空腔,药材切片粉碎时,部分细胞壁破裂,比表面积增加,空腔和裂隙与溶媒接触,渗透;同时药材中有很多带极性基团物质,如蛋白质、果胶、糖类、纤维素等,能与水和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亲和,使溶媒易于向细胞内部渗透扩散。药材被润湿后,由于液体静压力和毛细作用,溶剂渗透到细胞组织内,使干皱细胞膨胀,恢复通透性,使其所含成分可被溶解或洗脱,活性成分扩散出来。如果溶剂选择不当,或药材中含有妨碍润湿的物质,溶剂就很难向细胞内渗透。例如,要从含脂肪油较多的中药材中浸出水溶性成分,应先行脱脂处理,用乙醚、石油醚、氯仿等非极性溶剂浸提脂溶性成分时
12、,药材需先进行干燥。为了使溶媒尽速润湿药材,有时可于溶剂中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也可在加入溶剂后用挤压方法或在密闭容器内减压,以排出组织毛细管内的空气,使溶剂向细胞组织内更好地渗透。(2)解吸与溶解由于药材的各种成分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彼此有着一定的吸附作用(亲和力),需要首先解除彼此的吸附作用,才能使其溶解,此即所谓解吸。要选用具解吸作用的溶媒,如水、乙醇等,必要时可于溶媒中加入适量的酸、碱、甘油、表面活性剂以助解吸,强化有效成分的溶解。浸提溶剂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后,部分细胞壁膨胀破裂,已经解吸的可溶物质逐渐溶解,胶性物质转入溶液中或膨胀生成凝胶,这就是溶解阶段。目标成分能否被溶解
13、,取决于其结构和溶剂性质,遵循“相似者相溶”的规律。水能溶解结晶物和胶质,而乙醇浸出液中含胶质较少;非极性溶剂的浸出液中不含胶质。由此,浸出液浓度逐渐提高,溶质渗透压提高,创造了向外扩散的条件。另外干燥药材的细胞质膜的半透性丧失,浸出液中杂质增多。矿物类和某些脂类植物药材无细胞结构,其成分可直接溶解或分散悬浮于溶媒中。(3)浸出成分扩散阶段研究表明,扩散阶段包含两个过程,即内扩散和外扩散。内扩散就是溶质溶于进入细胞组织的溶剂中,并通过细胞壁扩散转移到固液接触的;外扩散就是边界层内的溶质进入溶剂主体中。由于细胞内外溶剂溶质浓度的差异而产生了渗透压,一方面溶质将进入周围含有溶质的低浓度的溶剂中,在
14、另一方面溶剂本身将透入高浓度的溶液中,因而引起被浸出物从高浓度的部位向低浓度部位扩散。因此扩散作用就是物质经过界层转移到不含这种物质的分散介质的过程,也就是溶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渗透过程。至内外浓度相等,渗透趋于平衡时,扩散进程终止。因此,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可以看出,扩散速率 与扩散面积F(即药材的粒度及表面状态)、扩散过程中的浓度梯度 和温度T成正比;与扩散物质(溶质)分子半径r和液体的黏度成反比。但实际浸取生产时这些因素并不像纯化学物质在溶剂中的扩散那样容易准确掌握,且植物药材的间歇式浸出过程属于不稳定扩散,即浸取系统内任一点的物质浓度随时间而变化。因此,药材的粒度F、浸出持续
15、的时间T只能依据实际情况而定,D值随药材和溶媒而变化,该公式还只是因素定性分析的工具。在通常浸取条件下,第、步不是传质的控制因素,可以忽略。实际上,当原料为动、植物细胞这样的生物体时,溶质常常处于细胞内部的液体中,也就是说在浸取前固相内部己有一定量的液体存在。按动力学定律,在浸出溶剂中,药材中的溶质溶解速度是很大的,同时使固体物质转移到溶液中去是很快的,而扩散作用的进行却慢得多。因此对浸出速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的是扩散作用,而不是溶解速度。即多数情况下第步为控制因素。浸取速率由溶质在固体表在边界层中的传质过程及溶剂的流动状态所决定。然而实验表明,单纯强化溶剂的流动状态并不会提高浸取效率,此时浸取
16、速率主要由内部扩散所决定,内部扩散与许多因素有关,核心是保持最大的浸取浓度梯度,用各种方式随时置换药材颗粒周围的浓浸出液,创造最大的浓度梯度是确定浸出方法和浸出工艺设备设计的关键。总之,中药材浸提是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中包括润湿、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彼此交错的阶段。扩散公式虽然从理论上对提取能起到指导作用,仍应该看到其不足,同时还受到实际个产条件的限制。因此,只能借助其说明影响浸出的因素。3 浸取过程影响因素分析从工艺角度看,提取的流程十分复杂,对其认识还不是特别明确,其机理甚至比制剂过程更为复杂,对中药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中药的提取不像生化制药的制造过程那样追求每一步的
17、纯度和精确化,不论单方提取还是复方提取都注重内在活性物质的整体平衡,而且每个单元操作通常也没有明确的数字表达。由于中药原料的多样性,其组织和成分极为复杂,特别是产生药效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复杂交错;原料质量又受品种、成熟度、气候、产地及储藏条件的影响,有机体特有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有机酸、酶等更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导致影响浸取操作过程效率和质量的因素较多,既有理论因素,又有工程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原料品质的影响、前处理的影响、溶媒的影响和浸出条件的影响。3.1 中药材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是中药的三大支柱,其中,中药材质量直接影响中成药与中药饮片的质量、疗效,是中医临床用药和
18、各种中药制剂研究开发的物质基础。而且中药多为复方制剂,内在成分复杂,即使是同一批号的药品也不能保证成分的完全均匀一致,因此,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仅依靠工艺规程和质量检验不能保证。中药质量定性和定量的标准只是作为一种鉴别指征,而不是疗效指征,其疗效和安全性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原药材。可以说中药材的种植生长是中药的第一工序,因此,要获得稳定良好的提取质量,必须首先保证中药材原料的优质安全,这就是目前正在贯彻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延伸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核心思想。具体而言,中药GAP的目标是:为中药生产过程提供质量稳定、有效成分可控、成分指标清晰的地道原料中药材;其次是确保药材安全性,即使
19、用规定的农药,而且农药残留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重金属含量必须在规定的范围以内。按照中药材种植生产的GAP规范,可以把影响中药材提取的有关因素概括为以下几点。3.1.1品种与来源控制中药提取原料要掌握两个原则,一要质量符合要求或质量要好,二要来原丰富、价格低廉。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全国各地常有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情况。因此在选择原料时首先必须正确鉴定品种,确定来源,选用地道药材。其次,要注意药材的采药时间。现代中药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如3个月左右的番泻叶嫩叶的有效成分(蒽醌类活性)物质含量最高,生长期超过3个月有效成分含量反而下降;洋金花总生物碱的含量则在凋谢时为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
20、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原料药材的质量控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用薄层色谱、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液相色谱法、裂解色谱法鉴别药材真伪,控制药材质量的方法报道很多。中成药里面所含的中药有许多都要求炮制,药材经炮制后,所含成分也将有不同的变化,如大黄中含蒽醌甙类,具有泻下作用,如经蒸煮其甙类水解生成甙元,此甙没有致泻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故中医用生大黄攻积导滞,用熟大黄清热凉血。所以中药在提取前应首先考虑药材的真伪,质地是否优良,炮制是否得当。这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首要环节。中药提取制剂所需要的药材按传统要求,使用中药炮制品。如果允许使用生用药材,尽量使用生用药材。如果有科学依据使用未经炮制
21、的药材更好,应该用未经炮制的药材。生产新中药提取物,应该按照药材的质量标准、有效成分及其含量,选择高质量的药材。市售药材由于库存时间长或因储藏条件不当,或因采集时间、或因后处理方法不当等因素,药材质量有时不好。如果能根据药材特点,由生产厂家自行选择产地、选择采集时间、选择药材的前处理方法等,可以得到质量好、价格低廉的原料药材。3.1.2 质量控制中药材质量评价的科学标准尚不成熟。国家己经启动的中药现代化有关研究项目中,包括了中药质量的分析与评价。所谓控制原料的质量就是要对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切原材料都要有质量标准和质量要求,并要根据质量标准或质量要求分析化验,检验其质量是否符合生产的要求和该原
22、料的质量标准。如果质量不合格,不准投料,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经济效益。由于中药生产和使用固有的特点,随其产地、采收时间、干燥方法、储藏条件、存放时间和炮制加工方法的不同,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对产品质量、提取率、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如铃兰强心甙在铃兰全草中花蕾期比开花期的生物活性高十多倍。因此应该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和药材的实际情况,补充现行法定标准的不足之处,增加化学成分含量和理化鉴定项目,使现行中药材的质量要求更为严密、科学。为了控制原料质量,在原料投料前必须对所有原料进行分析。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以个别有机成分(即所谓的有效成分)来评价中药质量,检验其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虽
23、不十分恰当,但也能够基本反映药材质量。但是目前中小厂家仍然没有对所用各种原料进行精确量化分析,实质上无法真正控制原料的质量,仅靠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控制中药材的质量是传统中成药生产的特点。为最大限度地获得中药质量优劣的信息,得到恰如其分的评价结果,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的另一个方向是将药材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不同极性提取物是某一类或几类成分的混合物,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及技术对这些混合物进行分析,来评价中药质量,找出其内在规律,可做到更科学、更公正。近年来许多中药材品种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因此大规模的中草药人工引种蓬勃发展,极大丰富了原料来源,但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例如,人工引种中药材农药、重金属污染严重,
24、亟待规范农药的正确使用;另外,有些不法分子乘机伪造、兜售假药材,大量伪劣品种层出不穷,甚至大有增加趋势,严重干扰了中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传统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无论是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或地方标准,绝大部分品种仅规定了原料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炮制、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以及储藏等,这样的质量标准仅仅反映了传统中医对药材的要求,不能满足现代中药提取生产对药材质量控制的要求,所规定的项目不能全面地约束药材的质量。靠形态和性状鉴别仅能控制药材伪品、混乱品种和掺杂使假品的混入,并不能控制有效成分的含量,很难靠它较全面地掌握药材质量,并使浸取生产达到高效率、高质量和低度成本。为此,我国近年来出台了中药原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提取 工艺技术 理论 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