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造园史复习题(共16页).doc





《中外造园史复习题(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造园史复习题(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名词解释意境: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囿:出自“囿,所以御养禽兽也”。囿,起源于狩猎,具备园林的雏形。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园圃:上古时代,已有园圃的经营。园圃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作观赏的目的,便会向着植物配置的方向上发展,又逐步向着园林雏形的方向上转化。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皇居或离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的皇家园林。
2、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尔游憩或短期驻足之用。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远郊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天人合一思想:由宋儒提出,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寓天德于人性,把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纪外化为天的法则。神仙思想:产生于周末,盛行于秦汉。燕、齐一带早在战国时已出现由方士鼓吹的神仙方术。方士们把神仙宣扬为一种不受现实约束的“超人”,飘忽于太空,栖息于高山,而且还虚构出种种神仙境界。一池三山:以汉代建章宫中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三山为开始,成为中国造园山水格局的典范。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
3、总称,是从康熙朝至乾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三山五园的形成:三山是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是: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和清漪园(颐和园)。洄游式庭园:是书院庭园样式与茶庭样式的结合体,拥有池庭和石庭的完美结合。整个庭园有人工建造的池、岛、山等景观,设有茶室,许多由园路和桥连接起来的露地空间产生不同的风景。枯山水: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一般是指由细沙碎石铺地,再加上一些叠放有致的石组所构成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偶尔也包含苔藓、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枯山水并没有水景,其中的“水”通常由砂石表现,而“山”通常用石块表现。有时也会在沙子的表面画上纹路来表现水的
4、流动。哈哈/隐垣:真正的自然式造园是从布里奇曼开始的。布里奇曼完全摆脱规则式园林,首创haha隐垣。即在园边不筑墙而挖一条宽沟,既可以起到区别园内外、限定园林范围的作用,又可防止园外的牲畜进入园内。而在视线上,园内与外界却无隔离之感,极目所至。远处的田野、丘陵、草地、羊群,均可成为园内的借景,从而扩大了园的空间感。这种暗沟被称之为“哈哈”。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据称,在庆祝花园建成的盛会上,当设计者把客人一直带到隐垣旁时,人们才发现已到了园的边界,不觉哈哈大笑,隐垣因此得名“哈哈”。奥姆斯特德:美国景观设计之父,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杰出的园林大师,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他
5、科学地预见到由于移民成倍增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必将加速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绿化将日益重要,而建设大型城市公园可使居民享受城市中的自然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于1854年设计建造了中央公园等。单项选择题1. 洛阳名园记的作者是【 A 】。 A. 李格非 B. 刘墉 C. 杨玹之 D. 白居易2. 以下四个园林中,不属于岭南四大名园的是【 C 】。 A. 清晖园 B. 可园 C. 宝墨园 D. 梁园3. 完整“西湖十景”至【 B 】时期完成。 A. 魏晋南北朝 B. 宋朝 C. 元朝 D. 唐朝4. 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是以【 B 】的出现为标志。 A. 私家园林 B. 寺观园林 C. 陵寝园林 D
6、. 皇家园林5. 长物志的作者是【 A 】。 A. 文震亨B. 李渔 C. 计成 D. 张然6. 江南四大名石为苏州留园冠云峰、杭州西湖绉云峰、苏州瑞云峰、上海豫园【 B 】。 A. 青芝岫B. 玉玲珑 C. 堆秀峰 D. 飞云峰7. 【 C 】既属于中国四大名园,又属于江南四大名园。 A. 拙政园和沧浪亭B. 留园和寄畅园 C. 拙政园和留园D. 沧浪亭和寄畅园8. 唐长安城的公共园林有【 C 】。 A. 长乐宫 B. 西苑C. 曲江 D. 九成宫9. 文人园林掀起于【 D 】朝代。 A. 宋代 B. 魏晋 C. 元代 D. 唐代10. 唐朝长安每一所寺观内均莳花植树,尤以【 A 】最为突出
7、 A. 牡丹 B. 月季 C. 玫瑰 D. 梅花11. 唐长安三大内中规模最大的是【 C 】。 A. 禁苑 B. 太极宫 C. 大明宫 D. 兴庆宫12. “独乐园”是【 A 】的游憩园。 A. 宋朝司马光 B. 唐朝白居易 C. 东晋陶渊明 D. 明朝郑元勋13. 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园林是【 B 】。 A. 网师园 B. 沧浪亭 C. 寄畅园 D. 狮子林14. 北宋时期的离宫别馆中,【 A 】是以植物为主。 A. 琼林苑 B. 玉津苑 C. 宜春苑 D. 含芳园15. 江南唯一的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末清初时期之文人园林是【 C 】。 A. 网师园 B. 沧浪亭 C. 寄畅园 D
8、. 狮子林16. 以下属于离宫御苑的是【 D 】。 A. 静宜园 B. 静明园 C. 西苑 D. 避暑山庄17. 琼华岛位于【 C 】之中。 A. 静宜园 B. 静明园 C. 西苑 D. 避暑山庄18. 197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 A 】中的殿春簃为原形建造了中国式庭院“明轩”,次年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的首例蓝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户,从而使中国园林闻名于世。 A. 网师园 B. 沧浪亭 C. 寄畅园 D. 狮子林19. 日本园林中洄游式兼茶庭的是【 A 】。 A. 桂离宫 B. 龙安寺 C. 大德寺大仙院 D. 平等院20. 以下不属于古埃及园林类型的一项是【 B 】。
9、 A. 宫苑园林 B. 学术园林C. 圣苑园林 D. 陵寝园林21. 伊斯兰园林属于【 B 】园林范畴。 A. 自然式 B. 规则式C. 混合式 D. 古典园林22. 法国寓言长诗玫瑰传奇中描述了中世纪西欧园林中的【 C 】。 A. 寺院庭园 B. 宫廷庭园C. 城堡庭园 D. 公共园林23. 真正使勒诺特名垂青史的作品是【 D 】。 A. 枫丹白露宫苑 B. 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C. 彼得宫 D. 凡尔赛宫苑24. 【 C 】被称为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完成者。 A. 肯特 B. 布朗 C. 雷普顿 D. 布里奇曼25. 【 D 】完全摆脱规则式园林,首创haha隐垣。 A. 肯特 B. 布朗 C
10、. 雷普顿 D. 布里奇曼26. 【 B 】是肯特的学生,是继他之后英国园林界的权威。由于他对任何立地条件下建造风景园都表现得十分有把握,并常有一句口头语,“It had great capabilities”,人们因而称他为万能的【 B 】。 A. 肯特 B. 布朗C. 雷普顿 D. 布里奇曼27. 【 A 】被认为是世界公园的典范,是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最著名的代表作。 A. 纽约中央公园B. 纽约高线公园 C. 芝加哥南部公园 D. 波士顿公园论述题1. 论述世界园林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个阶段的园林特点。阶段:第一阶段 园林景观的孕育阶段原始文明、奴隶阶段第二阶段 古典园林阶段奴隶
11、社会末期、封建社会第三阶段 近现代园林阶段资本主义阶段第四阶段 生态园林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阶段特点:原始文明初期没必要也不可能产生园。原始文明后期,开始了园林的萌芽状态。屋前屋后有种植场地、果蔬菜圃(虽然出于生产目的,但客观上接近园林的雏形。第二阶段特点:A.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私有B.相对封闭的、内向型的C.园林造景以追求视觉景观美和精神陶冶为主D.没有体现社会和环境效益第三阶段特点:A.出现了政府出资经营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B.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C.追求视觉景观美和精神陶冶,同时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应。D.由现代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12、。第四阶段特点(引起园林内容和性质的变化):A.私人园林已不占主导地位,城市公共园林绿地及户外交往空间不断扩大,与城市建设构成外部环境设计,确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B.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创造合理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以及各种先进技术,其中园林由城市延至郊外,与防护林、森林公园构成有机整体。C.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体,公众亦参与其中,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参与性成了园林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2. 论述中国园林发展经历的几个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历史阶段幼年期殷、周、秦、汉(建筑宫苑大发展)春秋、战国、秦汉是发展期转折期魏、晋、南北
13、朝(自然山水园兴起)全盛期隋、唐朝(写意山水园兴起与发展)成熟前期两宋(诗画山水园)成熟中期元、明、清初(文人园)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建筑山水园)幼年期背景:发展封建制经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汉初封建制的地主小农经济得以进一步巩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封建礼制,进一步巩固封建秩序。转折期背景:小农经济受到豪族庄园经济的打击,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使帝国处于分裂状态。全盛期背景:豪族实力和庄园经济受到沉重打击,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更健全、完善。成熟前期背景:宋代,中国封建科技、文化更加辉煌灿烂,农村的地主小农经济稳步发展,城市的商业空前繁荣,市民文化的勃兴,这些都为传统的封建文化注入了新鲜血
14、液。成熟中期背景:明清皇帝集权加强,要求有更严格的封建秩序和礼法制度。明中期后资本主义因素成长,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一部分向士流靠拢,出现“儒商合一”,使社会风俗时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成熟后期背景:清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表面的繁华掩盖着四伏的危机。随着西方的入侵,封建社会盛极而衰,逐渐趋于解体,封建文化也越来越呈现衰退的现象。3.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特点:A.师法自然,高于自然 B.建筑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C.浓郁的诗画情趣充盈其中D.园林意境深邃高雅4. 试述宋代艮岳的其园林布局、风格特点、园林成就及其历史影响。布局:园林的东半部以山为主,西半部以水为主,大体上成“左山
15、右水”的格局,山体从北、东、南三面环抱水体。风格特点:建筑物均为游赏性的,没有朝会、仪典或居住的建筑。把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各地的山水风景加以高度概括提炼、典型化而缩移摹写。园林成就:A.掇山构思独特:主山始尊,客山拱伏,宾主分明,远近呼应,余脉延展。叠石艺术高超,以太湖石为主,造型多样。B.水系完整,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呈现“左山右水”格局和“山嵌水抱”的态势。C.园林动、植物丰富而珍奇,多为景题,凭添诗情画意。D.园林建筑集当时建筑种类、造型艺术之大成,发挥点景、引景作用。E.形式是道教风格,实质为文人艺术,意境丰富多样。总之,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造园 复习题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