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导学案.doc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导学案.doc(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算法初步1.1.1 算法的概念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掌握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2.通过例题分析,体会算法的基本思路。重点难点重点:算法的含义及应用。难点:写出解决一类问题的算法。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认真自学课本P2-5, 完成下列问题.ZXXK 算法作为一个名词,我们虽然没有接触过它的概念,但是我们却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算法,熟悉许多问题的算法。如,做四则运算要先乘除后加减,从里往外脱括弧,竖式笔算等都是算法,至于乘法口诀、珠算口诀更是算法的具体体现。广义地说,算法
2、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是消元的思想,有代入消元和加减消元两种消元的方法,请用加减消元法写出它的求解过程.解:第一步: ;第二步: ; 第三步: 。探究: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说,上述步骤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评析:本题的算法是由加减消元法求解的,这个算法也适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下面写出求方程组的解的算法:2试写出求方程组的解的算法. 解:第一步: ;
3、第二步: ;第三步: .提炼:一、算法概念: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现在, 算法通常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二、 算法的特点:(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
4、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合作探究:例1、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整数n,试设计一个程序或步骤对n是否为质数做出判断.分析:(1)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大于1的整数.(2)要判断一个大于1的整数n是否为质数,只要根据质数的定义,用比这个整数小的数去除n,如果它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而不能被其它整数整除,则这个数便是质数.解:说明:本算法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设计算法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
5、量少.(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 阅读课本3-4页的内容,分析例2例2、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的近似根的算法.分析:该算法实质是求的近似值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解:达标训练1.写出解方程x22x30的一个算法。2.求1357911的值,写出其算法。3.有蓝和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请你设计算法解决这一问题。4.课本练习。课堂小结1.算法概念和算法的基本思想(1)算法与一般意义上具体问题的解法的联系与区别;(2)算法的五个特征。2.利用算法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写出一此简单问题的算法作业布置20页习题1-1A组
6、2、3;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1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熟悉各种程序框及流程线的功能和作用;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3.通过比较,体会流程图的直观性、准确性.重点难点重点:流程图的画法.难点:流程图的画法.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一.复习回顾:了解了算法的概念及处理某些问题的算法后,你觉得用自然语言表述的算法有什么不方便之处?谈谈自己的感想.二认真自学课本P6-9, 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是流程图? 说出终端框(起止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7、说出输入、输出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说出处理框(执行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说出判断框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说出流程线的图形符号与功能: 出连接点的图形符号与功能:总结如下表:图形符号名称功能 什么是顺序结构?顺序结构对应的流程图怎样表示?合作探究:例 :判断整数n(n2)是否为质数的算法对应的程序框图表示为:达标训练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并画出流程图.(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面积为,其中.)作业布置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2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
8、主备课人学习目标掌握条件结构及其相应的流程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条件结构,会设计条件结构.难点:设计条件结构.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 一复习回顾:各种程序框及流程线的功能和作用?顺序结构的特征和作用?二认真自学课本P10-12, 完成下列问题.: 如何判断某个年份是否为闰年? 该问题的算法步骤是: 该问题的算法框图为: 条件结构的使用条件是: 条件结构的算法框图为:合作探究:1.新知探究的疑点解答;2. 条件结构的算法框图;达标训练1.设计一个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表示。2.任意给定三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三个正数为三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
9、存在,并画出这个算法的流程图.作业布置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1.2 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逻辑结构3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理解循环结构概念;2.把握循环结构的三要素:循环的初始状态、循环体、循环的终止条件;3.能识别和理解循环结构的框图以及功能;4.能运用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画出程序框图。重点难点重点:循环结构的概念、功能、要素、框图及程序框图的画法。 难点:描述和应用循环结构时,三要素的准确把握和正确表达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一复习回顾:问题1:给定三角形的三条边长,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完成程序框图:问题2:设计算法,输出1000以内能被3和5整除的所有正整数,
10、画出算法框图.算法步骤: 算法框图:二认真自学课本P12-19, 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体、循环变量、循环的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有三要素是: 循环结构的算法框图的基本模式: 设计一个算法的程序框图的步骤。合作探究:1. 循环结构的算法框图的基本模式;2. 程序框图的画法。达标训练1.课本例6,例7.2.练习。作业布置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重点难
11、点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难点: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一、复习回顾: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是_、_、_.二、认真自学课本P21-24, 完成下列问题1、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都包含五种基本的算法语句,它们分别是_、_、_、_,_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2、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_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_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_合作探究:探究一、用描点法作函数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
12、4,5时函数值。探究二、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探究三、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达标训练: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1、2、3、达标训练课本练习1、2.作业布置练习3,4.学习小结/教学反思1.2.2 条件语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2.能正确地使用条件语句表示条件结构.重点难点重点:1.条件语句的步骤及功能2.体会算法思想,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难点:1.灵活使用条件语句表示条件结构2.条件语句的语法结构学习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一、复习回顾:
13、条件结构的流程图为:二、认真自学课本P25-29, 完成下列问题指出条件语句的格式及功能:流程图: 条件语句:语句条件是否 对于条件结构框图中没有语句2的结构图,如何用语句描述。IF 条件 THEN 语句END IF自我检测:加快文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景区规定对年龄超过50岁(含50岁)的游客可以免费提供“旅游拐杖”一根,其它游客购买“旅游拐杖”则需 2元/根。根据结构框图,使用基本语句设计一个游客购买“旅游拐杖”费用的程序。根据结构图写出程序:y=0开 始 x=50是否输入 x 结束 y=2输出 y 程序如下: 合作探究;1.已知算法结构图,使用基本语句写出相应的程序。开 始
14、 输入 x X10Y=20X Y=18X 输出 y 结 束 是否Xn).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思考5: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思考6:该程序框图对应的程序如何表述?思考7:如果用当型循环结构构造算法,则用辗转相除法求两个正整数m,n的最大公约数的程序框图和程序分别如何表示?合作探究(二):更相减损术 思考1:设两个正整数mn,若m-n=k,则m与n的最大公约数和n与k的最大公约数相等.反复利用这个原理,可求得98与63的最大公约数为多少?思考2:上述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称为更相减损术.一般地,用更相减损术求两个正整数m,n的最大公约数,可以用什么逻辑结构来构造算法?其算法步骤如何
15、设计?第一步,给定两个正整数m,n(mn). 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思考3:该算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表示?思考4:该程序框图对应的程序如何表述?合作探究(三):辗转相除法与更相减损术的区别(1)都是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计算上辗转相除法以 为主,更相减损术以 为主,计算次数上辗转相除法计算次数相对 ,特别当两个数字大小区别较大时计算次数的区别较明显。(2)从结果体现形式来看,辗转相除法体现结果是 则得到,而更相减损术则以 相等而得到自我检测:例1 分别用辗转相除法和更相减损术求168与93的最大公约数. 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例2 求325,130,270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达标检测:1、在对
16、16和12求最大公约数时,整个操作如下:(16,12)(4,12)(4,8)(4,4),由此可以看出12和16的最大公约数是( )A. 4 B. 12 C. 16 D. 82、下列各组关于最大公约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6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4 B.78和36的最大公约数是6C.85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34 D.105和315的最大公约数是1053、算法输入,若(表示的整数部分)则输出,否则执行执行输出 上述算法的含义是。4、用辗转相除法求840与1785的最大公约数.5、用更相减损术求612与468的最大公约数6、分析算法,编出程序,求两个整数()和()的整数商和余数(规定只能用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 学人 必修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