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作业(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4年春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作业(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春季《德育原理》期末考核作业(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德育原理 满分100分 一、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40分)1、加强学校德育,就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答:正确2、 德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答:正确3、 品德是人的心性(心理因素活动)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答:正确4、 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答:错误,因为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德育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二、问题分析(每题10分,共20分)1、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那种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等做法,实质是伦理观念上的误区。请你谈谈这其中的道
2、理。答: 教育受实践应有的理性把握就是要坚持和体现它的人道性、引导性、广泛性、 理智性和纯洁性、爱与严的结合性。 教育爱的人道性不仅指教育目的上对学生良好人性发展的追求及其制度化保证,而且还 包括在教育过程中对人的生命极其价值的重视,对人的人格、尊严和应有权利的尊重,对人 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对教师而言,就应在教育过程中自然 体现这些。但如何体现?却是不能没有理性把握的,这种理性就是要理解把握教育爱内在的 人道规定性。我们看待和评价教育爱之所以要坚持人道性的标准,是因为在实践中并不是教 育爱的所有言行都具有人道性。那些“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行为,那些“恨铁不成钢”的
3、 粗暴行为,那些信奉“打是疼骂是爱”的行为等等,极易导致学生对教育爱的回应的消极性 或“过激反应”,有时还会导致非人道的现象发生,使教育爱走向它的反面。我们不否认, 在现实教育中,有些教师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有着内在的对学生关爱的良好动机, 也确实是为学生负责,也有着使学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因此,要保持教育爱对学生人性健康 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保持教育爱的人道性。 这在实践上意味着:教育爱必须要建立在对学生人格及其尊严尊重的基础之上,体现出人格地位的平等性。这样的批评或处分才是具有人道性的道德表现;在履行教育职责中,要充分认 识学生合法权益的不可侵犯性,不能损
4、害学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出对学生合法权益的尊重和 自觉维护。教育爱内含的人道性规定是不可违背的,违背了人道性,爱也会变成鞭挞人性, 摧残人性甚至是残害人性的凶手,这已是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2、 教育(德育)有法(方法),但无定法。为什么是这样?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答:德育有法,但无定法,一劳永逸的方法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德育方法都会因时间、地 点、条件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此时有效,彼时无效,或此时无效彼时有效。这便需要从实际 出发,灵活而富有机智地选用德育方法,并不断探究新的德育方法。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 育过程中对各种意外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能够恰当判断灵活处理的一种能力。 教育机智对德育方法取得
5、良好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无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教师在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中,对事物敏锐的感觉和恰到好处的判断,采用因地、因时、因人 而宜的德育方法,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同时有 助于提高德育实效。 教育机智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一种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冷静理智的自制力,灵活机智 的解惑力,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及时果断的调控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这些能力的形成与教 师的教育素养密不可分,即第一,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 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教育机智形成的前提
6、;第二,教师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善于 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只有沉着冷静,才能灵活地处理好各种事件;第 三,教师应具备渊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时产生教育机智的源泉。三、案例分析(共20分)1、在某地召开的德育工作会议上,与会的一位负责德育工作的校领导抱怨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说“学校整天上课补课,我们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请分析:在学校搞德育连时间都没有,除了有“不重视德育”这一原因外,还说明了德育自身一种怎样的观念?你认为应怎样解决好“连时间都没有”的问题”答:还说明了把德育理解成为是一种独立的工作。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改变错误的德育观念,德育不是独立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原理 2014 春季 德育 原理 期末 考核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