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108张).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108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108张).pptx(10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大一轮复习讲义考纲要求KAOGANGYAOQIU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 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考点二化学平衡移动探究高考明确考向课时作业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考点三应用“等效平衡”判断平衡移动的结果01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1.可逆反应知识梳理ZHISHISHULIZHISHISHULI(1)定义在 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
2、向进行的化学反应。(2)特点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 (填“大于”或“小于”)100%。(3)表示在方程式中用“”表示。同一条件小于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保持不变的状态。(2)建立质量或浓度(3)平衡特点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1)动态标志:v正v逆0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如aAbBcCdD,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
3、或浓度不变。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温度、 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若物理量为“不变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1)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为可逆反应()(2)在化学平衡建立过程中,v正一定大于v逆()(3)恒温恒容下进行的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充分反应,生成2 mol NH3()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1.向含
4、有2 mol 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O2发生2SO2(g)O2(g)2SO3(g)HQ kJmol1 (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_(填“” “”或“”,下同)2 mol,SO2的物质的量_0 mol,转化率_100%,反应放出的热量_ Q kJ。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2.总压强不变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答案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总压强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恒温恒压条件下,对于一切反应,总压强不变均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3.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答案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体的化
5、学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题组一“极端转化”确定各物质的量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Z为0.3 molL1 B.Y2为0.4 molL1C.X2为0.2 molL1 D.Z为0.4 molL1解题探究JIETITANJIUJIETITANJIU2.(2018长沙一中月考)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
6、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解析平衡浓度之比为13,转化浓度亦为13,故c1c213,A、C不正确;平衡时Y生成表示逆反应速率,Z生成表示正反应速率且v生成(Y)v生成(Z)应为32,B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0c10.14 molL1。练后归纳练后归纳极端假设法确定各物质浓度范围上述题目1可根据极端假设法判断,假设反应正向或逆向进行到底,求出各物质浓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从而确定它们的
7、浓度范围。假设反应正向进行到底: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 0.2 0.4假设反应逆向进行到底:X2(g)Y2(g)2Z(g)起始浓度(molL1) 0.1 0.3 0.2改变浓度(molL1) 0.1 0.1 0.2终态浓度(molL1) 0.2 0.4 0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X2(0,0.2),Y2(0.2,0.4),Z(0,0.4)。题组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3.(2017石家庄高三模拟)对于CO23H2CH3OHH2O,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8、v(CO2)B.3v逆(H2)v正(H2O)C.v正(H2)3v逆(CO2)D.断裂3 mol HH键的同时,形成2 mol OH键4.一定温度下,反应N2O4(g)2NO2(g)的焓变为H。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B.C.D.解析H是恒量,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状态的标志;该反应是充入1 mol N2O4,正反应速率应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曲线趋势不正确。5.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颜色;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之
9、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某种气体的百分含量(1)能说明2SO2(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2)能说明I2(g)H2(g)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3)能说明2NO2(g)N2O4(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4)能说明C(s)CO2(g)2CO(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5)能说明NH2COONH4(s)2N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6)能说明5CO(g)I2O5(s)5CO2(g)I2(s)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6.若上述题目中的(1)(4)改成一定温度下的恒压密闭容器,结果又如何?答案(1)(2)(3)(4)规避“2”个易失分点(1)化学平衡状态
10、判断“三关注”关注反应条件,是恒温恒容,恒温恒压,还是绝热恒容容器;关注反应特点,是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关注特殊情况,是否有固体参加或生成,或固体的分解反应。(2)不能作为“标志”的四种情况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恒温恒容下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如2HI(g)H2(g)I2(g)。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如2HI(g)H2(g)I2(g)。全是气体参加的反应,恒容条件下体系的密度保持不变。练后反思练后反思02考点二化学平衡移动知识梳理ZHISHISHULIZHIS
11、HISHULI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v逆:平衡向 移动。(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平衡移动。(3)v正v逆:平衡向 移动。正反应方向不发生逆反应方向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改变的条件(其他条件不变)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 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 方向移动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增大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 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 向气体分子总数 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改变压强平衡 移动温度升高温度向 反应方向移动降
12、低温度向 反应方向移动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v正、v逆,平衡不移动正反应逆反应减小增大不吸热放热(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 的方向移动。(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恒温恒容条件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条件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减弱这种改变(1)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也一定发生移动()(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此时v放减小,v吸增大()(3)C(s)CO2(g)2CO(g)H0,其他条件
13、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4)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大()(5)向平衡体系FeCl33KSCNFe(SCN)33KCl中加入适量KCl固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6)对于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辨析易错易混正误判断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A和b mol B,发生反应aA(g)bB(g)cC(g)dD(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各物质的浓度。(1)若体积不变,仅增加c(A),A的转化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下同),B的转
14、化率将 ,达到新平衡时,c(A)将 ,c(B)将 ,c(C)将 ,c(D)将 。(2)体积不变,再充入a mol A和b mol B,则平衡 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A)将 ,c(B)将 ,c(C)将 ,c(D)将 。若abcd,则A的转化率将 ;若abcd,则A的转化率将 ;若abcd,则A的转化率将 。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考减小增大增大减小增大增大正向增大增大增大增大不变增大减小(3)升高温度,平衡 移动,达到新平衡时,c(A)将 ,c(B)将 ,c(C)将 ,c(D)将 ,A的转化率将 。正向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增大题组一选取措施使化学平衡定向移动1.(2019桂林高三质检)COCl2(g)C
15、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B.C.D.解题探究JIETITANJIUJIETITANJIU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升温和减压均可以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恒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衡无影响。增加CO的浓度,将导致平衡逆向移动。2.工业上利用Ga与NH3高温条件下合成半导体材料氮化稼(GaN)固体同时有氢气生成。反应中,每生成3 mol H2时放出30.8 kJ的热量。恒温恒容密闭体系内进行上述反应,下列有关表达正确的是A.图像中如
16、果纵坐标为正反应速率,则t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为升温或加压B.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镓的转化率C.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化学反应速率D.图像中纵坐标可以为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解析A项,图像中如果纵坐标为正反应速率,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图像符合题意,正确;B项,Ga是固体,没有浓度可言,不能计算其转化率,错误;C项,Ga是固体,其质量不影响反应速率,错误;D项,反应方程式为2Ga(s)2NH3(g)2GaN(s)3H2(g)H0,相同压强下,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相同温度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错误。3.在压强为0.1 MPa、温度
17、为300 条件下,a mol CO与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0。(1)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_(填字母)。A.c(H2)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反应物转化率增大D.重新平衡减小CD解析该反应为正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可逆反应,缩小体积,平衡正向移动,c(H2)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因而A、B均不正确。(2)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大甲醇产率的是_(填字母)。A.升高温度B.将CH3OH从体系中分离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B解析由于该反应正向
18、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H3OH的产率降低,体积不变,充入He,平衡不移动。题组二新旧平衡的比较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s)cC(g)dD(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acdC.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D.物质D的浓度减小解析容器缩小为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移动,则A的浓度应变为原来的2倍,说明平衡正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5.将等物质的量的N2、H2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N2(g)3H2(g)2NH3(g)H0。当改变某个条
19、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达到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选项改变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A增大压强N2的浓度一定减小B升高温度N2的转化率减小C充入一定量H2H2的转化率不变,N2的转化率增大D使用适当催化剂NH3的体积分数增大解析A项,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氮气的浓度仍然比原平衡大,不正确;B项,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减小,正确;C项,充入一定量的氢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增大,而氢气的转化率减小,不正确;D项,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不正确。6.(
20、2019武汉质检)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2SO3(g)H0。测得v正(SO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2时改变的条件:只加入一定量的SO2B.在t1时平衡常数K1大于t3时平衡常数K3D.t1时平衡混合气中SO3的体积分数等于t3时平衡混合气中SO3的体积分数解析t2时,v正(SO2)突然增大,且达到平衡后速率恢复至原来的速率,如果只加入一定量的SO2,达到新的平衡后,速率大于原来的速率,A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一定温度下,K值不变,B错误;平衡状态相同,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相同,平均摩尔质量相同,故C错误、 D正确。7.(
21、2018长沙质检)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1)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HClT曲线如下图:则总反应的H_(填“”“”或“”)0。解析结合题中HClT图像可知,随着温度升高,HCl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得出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即H0。(2)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请在图中画出相应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解析结合可逆反应2HCl(g) H2O(g)Cl2(g)的特点,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HCl增大,则相同温度下,HCl的平衡转
22、化率比增压前的大,曲线如答案中图示所示。答案见图 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增大压强,平衡右移,HCl增大,因此曲线应在原曲线上方(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HCl的有_(填字母)。A.增大n(HCl) B.增大n(O2)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解析有利于提高HCl,则采取措施应使平衡2HCl(g) H2O(g)Cl2(g)正向移动。A项,增大n(HCl),则c(HCl)增大,虽平衡正向移动,但HCl减小,错误;B项,增大n(O2)即增大反应物的浓度,D项,移去H2O即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均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两项都正确;C项,使用更好的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不能使平衡移动,错误。BD练后
23、反思练后反思1.分析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注意事项(1)平衡移动的结果只是减弱了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不能消除外界条件的变化。(2)不要把v正增大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等同起来,只有v正v逆时,才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4)对于缩小体积增大压强,不管是否移动,各成分的浓度均增大,但增大的倍数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2.解答化学平衡移动类判断题的思维过程关注特点 分析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 想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综合判断得结论。03考点三应用“等效平衡”判断平衡移动的结果1.等效平衡的含义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下,同一可逆
24、反应体系,不管是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还是正、逆反应同时投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等)均相同。知识梳理ZHISHISHULIZHISHISHULI2.等效平衡的判断方法(1)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前后体积改变的反应判断方法:极值等量即等效。例如:2SO2(g)O2(g)2SO3(g) 2 mol 1 mol 0 0 0 2 mol 0.5 mol 0.25 mol 1.5 mol a mol b mol c mol上述三种配比,按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均转化为反应物,则SO2均为2 mol,O2均为1 mol,三者建立的平衡状态完
25、全相同。中a、b、c三者的关系满足:ca2, b1,即与上述平衡等效。(2)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前后体积改变的反应判断方法:极值等比即等效。例如:2SO2(g)O2(g)2SO3(g) 2 mol 3 mol 0 1 mol 3.5 mol 2 mol a mol b mol c mol按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均转化为反应物,则中 ,故互为等效平衡。中a、b、c三者关系满足: ,即与平衡等效。(3)恒温条件下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判断方法:无论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只要极值等比即等效,因为压强改变对该类反应的化学平衡无影响。例如:H2(g)I2(g)2HI(g) 1 mol 1 mol 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化学平衡 状态 移动 课件 10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