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第四讲文言文断句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第四讲文言文断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第四讲文言文断句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讲文言文断句第四讲文言文断句-2-典题举例技巧总结对点训练考点分析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传统方式。给文言文断句是2016年高考天津卷出现的题型,至今依然以客观判断题的形式考查,难度不太大。考生可以用比对选项的方式,选出一个相对满意的选项,但准确答案和真正断句能力的养成,还需要从点断“白文”开始。-3-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2018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
2、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4-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
3、.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 -5-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思路解析本题考查断句。首先要注意由动词“好”“尚”“通”“改”“敦”“习”“读”“举”等所构成的动宾关系,进而理清内容层次:王涣的名字及籍贯,父亲的名字及官职,王涣的性格特点及成年后的变化。A项,没有理
4、解“敦”的含义,或把“学”“习”按现代汉语理解成了一个词,把一组三字一句的整句理解乱了。C项,除犯了A项的错误外,“少好侠,尚气力”断句错误。D项,“少好侠,尚气力”断句错误。-6-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参考译文 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崇尚力气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意。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因而名声大振,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
5、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务;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由此出了名。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的人,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部消灭了。-7-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县境内安定太平,商人可以在外面停宿。那些放牛的人,经常说将牛交给王涣了,始终没有发生互相侵犯的事。王涣担任了三年温县县令后,升为兖州刺史,他以法律治理所属郡县,声名大振。后来因为拷问妖妄言论不符合实情而被判罪。一年多后,又被征召任命为侍御史。永元十五年,王涣随从皇帝南巡,返回
6、后被任命为洛阳县令。他平时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8-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文言文断句七法文言文断句七法1.体察文意法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把握文意。文意是断句的基础。一段文字,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意思,这个意思大致是用几句话表达出来的,有哪些关键词,抓住这些关键词,然后连缀。能连缀在一起,符合整段文字大意且符合语法习惯的,要连缀在一起;不能连缀在一起或连缀在一起不符合整体意思的表达,就要考虑断开。这是基本的断句方法。-9-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典题1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傅岐,仕梁,兼尚书金部郎。母忧去职,居丧尽礼。服阕后疾废久之,复除始新令。
7、县人有因斗相殴而死,死家诉郡,郡 录 其 仇 人 考 掠 备 至 终 不 引 咎 郡 乃 移 狱 于 县 岐 即 令 脱 械 以 和 言 问 之 便 即 首 服。法当偿死,会冬节至,岐乃放其还家。 (节选自南史傅岐传)这段文字的前文是:被打死的人的家人把这件事告到郡中。据此,我们可以找下文中“郡”是如何处理的。下文画线部分两次出现“郡”和“岐”,可据此前后连缀、切断。答案 郡录其仇人/考掠备至/终不引咎/郡乃移狱于县/岐即令脱械/以和言问之/便即首服-10-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2.对话标志法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8、”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11-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典题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 介 每 过 之 尧 俞 未 尝 不 在 介 曰 君 少 年 决 科 不 以 游 戏 为 娱 何 也 尧 俞 曰 性 不 喜 嚣 杂 非 有 他 尔介叹息奇之。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 (选自宋史傅尧俞传)给这段文字断句,首先要抓住文中的两个“曰”字,分清谁说的哪些话,然后再逐步点断。答案 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12
9、-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3.虚词标志法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13-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14-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典题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盈天地间,万物纤悉,含 毫 运 思 能 曲 尽 其 态 者 止 一 法 耳 一 者 何 曰 传 神 而 已 矣 世 徒 知 人 之 有 神 而 不 知 物 之 有 神 此 郭 若 虚 深 鄙 众 工 虽 曰 画 而 非 画 者 盖 只 能 传 其 形 而 不 能 传 其 神 也。 (节选自
10、唐寅六如画谱)画波浪线处有很多虚词,如“者”“耳”“矣”“而”“虽”“盖”“也”,可作断句标志。答案 含毫运思/能曲尽其态者/止一法耳/一者何/曰传神而已矣/世徒知人之有神/而不知物之有神/此郭若虚深鄙众工/虽曰画而非画者/盖只能传其形而不能传其神也-15-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4.动宾词组法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构成动宾词组。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16-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典题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绛侯周勃者,沛人也。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 或
11、 说 勃 曰 君 既 诛 诸 吕 立 代 王 威 震 天 下 而 君 受 厚 赏 处 尊 位 以 宠 久 之 即 祸 及 身 矣 勃 惧 亦 自 危 乃 谢 请 归 相 印。上许之。乃免相就国。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在这段文字中“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受厚赏”“处尊位”等都是动宾词组,这些独立的动宾词组后,都需要停顿。答案 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17-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5.名代词组法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
12、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18-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典题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季札)去齐,使于郑。见子产,如旧交。谓子产曰:“郑 之 执 政 侈 难 将 至 矣 政 必 及 子 子 为 政 慎 以 礼 不 然 郑 国 将 败。”去郑,适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子,未有患也。”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这段文字中,“难”“政”“子”“然”“郑”等名词、代词,都是重要的断句标志。答案 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
13、败-19-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6.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补出省略部分,方能正确断句。-20-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典题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 礼 义 捐 廉 耻 非 一 朝 一 夕 之 故 然 而 松 柏 后 凋 于 岁 寒 鸡 鸣 不 已 于 风 雨 彼 昏 之 日 固 未 尝 无
14、独 醒 之 人 也!(节选自顾炎武廉耻)在这段文字中,“非一朝一夕之故”是判断句,“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是介词结构后置句,“未尝也”固定句式,都可作断句的依据。答案 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21-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7.修辞断句法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22-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典题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日行不可指而知也,故以二至二分之星为候。日 东 行 星 西 转
15、冬 至 昏 奎 八 度 中 夏 至 氐 十 三 度 中 春 分 柳 一 度 中 秋 分 牵 牛 三 度 七 分 中 此 其 正 行 也。日行疾,则星西转疾,事势然也。 (节选自汉书天文志)在这段文字中,多有“中”字,据此可第一次断开;然后依据“排比”修辞,再进行二次切断即可。答案 日东行/星西转/冬至昏/奎八度中/夏至/氐十三度中/春分/柳一度中/秋分/牵牛三度七分中/此其正行也-23-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li)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 无 故 取 朽 秽 之 物
16、 亲 临 观 之 巫 祝 不 先 桃 茢 不 用 群 臣 不 言 其 非 御 史 不 举 其 失 臣 实 耻 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韩愈论佛骨表)答案: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茢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解析:给这段文字断句,可根据句式和虚词进行,注意“不先”“不用”“不言”“不举”在每一句中的位置。-24-技巧总结对点训练典题举例考点分析参考译文 孔子说过:“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古代诸侯到别的国家吊唁,尚且先让巫祝用桃枝和苇苕驱除不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第四 文言文 断句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