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教案(共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工程材料》教案(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教案(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 案2014 2015 学年第 1 学期学院材料学院系部功能材料系课 程 名 称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适用班级12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卓越班主 讲 教 师许龙山职 称 副教授二一四年九月十六日厦门理工学院教务处 制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技术基础授课对象12机械设计及自动化1-2班课程编号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限选课( );任选课(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 );考查(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56学 分 数3.5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48 学时; 实践课 8 学时基 本教 材和 主要 参考 资料
2、序号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工程材料(第二版)戴枝荣、张远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2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张亮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材料科学基础潘金生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授课教师许龙山职称副教授授课时间9月16日-12月18日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材料基本性能、理解材料的基本概念、掌握一些材料的制备工艺,能初步通过设计材料的制备工艺来达到改善材料的某些性能。基本要求:熟悉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特点;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主要性能及大致用途;掌握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熟悉金属材料的强化方法、性能检验方法、金相分析手段等。教
3、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的晶体结构;材料的相图分析。教学难点: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合金的相结构及二元合金相图;热处理机理、金属的强化机理等。注:表中()选项请打“”课程教案授课时间9.16 第一周课次1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1. 工程材料的性能1 1静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12动载荷时材料的力学性能13疲劳强度、断裂韧性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范畴、研究领域及其在本专业学习中的作用2了解拉伸实验的基本过程3了解材料的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4熟悉刚度、强度、塑性基本指标
4、的含义和计算方法5掌握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的测量方法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强度、刚度、塑性、弹性、硬度、冲击韧度、疲劳强度的含义及应用教学难点: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的含义及其计算教学基本内容:绪论(45分钟) 材料概念、分类、发展;学习要求,学习方法。1工程材料的性能11静载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60分钟)强度和塑性的概念,符号,测试方法;硬度的概念;硬度的测试方法及常用的硬度指标。1 2动载荷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15分钟)冲击韧度的概念;冲击试验的原理、方法;冲击韧度指标的应用。1 3断裂韧性(12分钟)疲劳强度的概念;疲劳试验的试验方法;疲劳强度指
5、标的应用。总结(3分钟)教学方法及手段:1 强调材料在本专业中的地位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通过拉伸试验的讲解引进强度、刚度和塑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含义。3. 从生产实例入手引入硬度、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的概念、指标和试验。4.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图片。讨论、作业和思考题:P8:1-1 P8:1-2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备注:授课时间9.18 第一周课次2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2 材料力学性能实验2.1 材料的拉伸实验 2.2 材料的硬度测量实验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实验的规章制度和基本
6、实验技能2熟悉拉伸实验和硬度测量实验的基本过程3了解材料的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5掌握强度、刚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的测量及结果分析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教学重点:拉伸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及实验方法教学难点: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的测量结果分析教学基本内容:1拉伸实验(75分钟) 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拉伸实验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拉伸强度的测量及曲线分析 拉伸实验报告的撰写2 材料的硬度测量实验(60分钟)实验的基本原理硬度测量仪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布氏硬度、洛氏印度及维氏硬度的测量硬度实验报告的撰写教学方法及手段:1 言传身教,介绍自己做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习惯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7、2 结合实际,测量常见的一些材料,让学生感觉到这种实验的重要性讨论、作业和思考题:整理实验报告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 备注:授课时间9.23 第二周课次3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金属晶体结构、晶体缺陷、金属晶体的结晶等基本概念,了解非金属晶体的基本类型;2熟悉金属的结构特征、金属结晶基本过程;3掌握金属的常见晶格类型、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特点、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教学重点:金属的晶格类型、特征及结晶的基本规
8、律。教学难点:金属的晶体结构特征。教学基本内容:2.1 金属的晶体结构(55分钟)金属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常见的三种常见金属晶格类型;晶格的致密度、实际金属的结构特点。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2.2 实际金属结构和非金属晶体(25分钟)三种基本的缺陷: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类型的非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结晶型高分子聚合物。2.2 金属的结晶(55分钟) 金属结晶的基本概念、金属的结晶过程、金属结晶的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金属铸锭的结晶过程及组织、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教学方法及手段:1利用多媒体图片组织课堂教学,并与材料性能相联系。2利用实际接触过的材料作为素材,浅入深出的探讨金属
9、材料的晶格特点。3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画图比赛来加深对抽象晶格的理解。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P20:2-2, 2-5参考资料: 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备注:授课时间9.25 第二周课次4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3 金属的塑性变形31单晶、多晶体的塑性变形3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33金属的热加工3. 4 超塑性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单晶体和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类型和形式2 了解超塑性的基本含义3 熟悉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4 熟悉热加工的基本基本概念和热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0、5掌握滑移和孪生的结构特征及典型的滑移系得计算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教学重点:滑移和孪生的结构特征及典型的滑移系得计算教学难点: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及滑移系数的判断教学基本内容:1 单晶、多晶体的塑性变形(75分钟)滑移和孪生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征,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三种典型晶格的滑移系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20分钟)3金属的热加工(30分钟)4 超塑性(10分钟)教学方法及手段:1. 采用多媒体课件配图片。2. 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介绍各种单晶体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和结构特征3.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看文献的方式了解晶体的塑性变形实例。讨
11、论、作业和思考题:P31:3-1, 3-9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备注:授课时间9.30 第三周课次5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4二元合金41合金的相结构42二元合金相图 一、匀晶相图,二、共晶相图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合金中的基本概念、固态合金相结构的分类、合金相图的概念和分类; 2熟悉固态合金相中的原子排列规律及对合金性能的影响;3掌握固态合金中相结构的基本组成、结构特点、形成条件和性能特点。4. 掌握二元匀晶相图的含义、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的组织、各组成物相对量的计算方法。教学内容(注明
12、:重点、难点及疑点):教学重点:固态合金中相结构的基本组成、结构特点、形成条件和性能特点。二元相图中合金的结晶过程及室温下的组织。教学难点:固态合金中相结构的结构和对性能的影响。二元合金相图中各组成物相对量的计算。教学基本内容:41二元合金42合金的相结构 合金中的相的概念;合金中的相结构(30分钟)43二元合金相图 相图的概念与分类;(15分钟)一、匀晶相图(45分钟)二、共晶相图(45分钟)教学方法及手段:1以金属键模型为依据,具体讲解合金的晶体结构及特征;2从相的角度出发介绍合金中相的基本结构,并引入单相组织和多相组织的概念;3以画板图的方法介绍相图的概念及分类。举例分析相图、组成物的计
13、算。讨论、作业和思考题:P46:4-1参考资料: 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备注:授课时间10.2第三周课次6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5铁碳合金51 铁碳合金的相结构与性能52铁碳合金相图一、 相图分析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熟悉铁碳合金中的基本元素组成及基本组织类型; 2掌握铁碳合金中基本组织的形貌特征、表现形式、基本性能特点及其在合金中的作用。 3. 了解铁碳合金相图的内涵,成分、温度、结构和组成物相对重量的计算。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教学重点: 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的类型、结构特点、性能及
14、应用。铁碳合金相图的室温组织变化规律。教学难点:铁碳合金相图中各组成物相对量的计算。铁碳合金基本组织中溶解度与析出物之间的关系。教学基本内容:5 铁碳合金51 铁碳合金的相结构与性能(45分钟) 奥氏体、珠光体、铁素体、莱氏体和渗碳体结构、形貌与性能。52 铁碳合金相图(90分钟)一、 相图分析相图上点、线和区间的含义,代表的变化规律。成分确定、组成物和结构确定。教学方法及手段:1以相、组织、结构等知识综合介绍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特征、显微组织、性能特点等;2结合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讲解铁碳合金中组织的相互转变及室温组织形态。3例题讲解组织组成物的分析计算。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参考资料:材料科学
15、基础 潘金生 备注:授课时间10.7 第四周课次7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实验二:铁碳合金组织观察1 铁碳合金晶相打磨实验2 合金组织观察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检测方法。2熟悉晶相打磨得基本方法及要求。 3掌握铁碳合金组织观察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教学重点:铁碳合金组织观察及其实验结果分析教学难点:。晶相打磨得基本方法及要求及各种晶相结构的分析教学基本内容:1 铁碳合金晶相打磨实验(45分钟)2铁碳合金组织观察(45分钟)3 实验报告的整理(45分钟)教学方法及手段
16、:1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观2 结合自身的经验,传授相关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实际操作的能力。3 通过磨晶相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讨论、作业和思考题:完善实验报告参考资料:材料科学基础 潘金生备注:授课时间10.9 第四周课次8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他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二、 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三、 铁碳合金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 53 碳钢一、常存杂质对碳钢性能的影响二、碳钢的分类、编号和用途三、碳钢的编号和用途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Fe-Fe3C相图中某合金的结晶过程分析方法和意义。2熟悉
17、Fe-Fe3C相图中合金组成物成分和结构的确定方法。 3掌握铁碳合金的成分、结构、组织、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掌握碳钢的分类、牌号和应用。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及疑点):教学重点: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组织的结构形式、室温组织变化规律,合金的性能及应用。教学难点:铁碳合金组织确定方法,组织组成物成分确定、相对量的确定以及变化规律。 教学基本内容:二、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60分钟)三、铁碳合金的成分与性能的关系 (45分钟)53 碳钢(30分钟)一、常存杂质对碳钢性能的影响二、碳钢的分类、编号和用途三、碳钢的编号和用途教学方法及手段:1以二元合金相图为基础,结合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和基本组织,通过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 材料 教案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