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doc
《《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直线、射线、线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2)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语言和图形语言互相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3)通过从实际问题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重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难点:几何语言和图形的转化.2.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学生的认知难点是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图形.突破方法是引入生活中
2、的事例如木工师傅弹出墨线的方法、建筑工人砌墙拉出的参照线,和学生动手做用钉子固定硬纸条的实验,使学生深刻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公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几何语言,并亲自动手根据语言画图,纠错,来突破“几何语言和图形的转化”这一难点.3.例、习题的意图:教材123页观察是为了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形象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公理.教材123页探究的(1)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一公理.(2)是使学生通过画图体会到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且只有一条直线.例1(补充题)和例2(补充题)是为了促进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图形和表示法,同时启发学生在学习上要注意
3、找规律.例3(补充题)和练习1(补充题)的和练习2、4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有关直线、射线、线段的画法、交点、延长、点和直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语言、图形语言及它们的互相转化,为以后图形的证明打下坚实的基础.练习1(补充题)的和小结的是为了使学生认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练习1(补充题)的是为了巩固直线的性质.练习3是以现实世界的实物来学习直线、射线、线段,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习题3.2第2题结合画图,巩固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习题3.2第4题要求学生根据语句画出图形,是几何语言训练的继续.习题3.2第10题需要学生找规律,可以让
4、他们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想,可鼓励他们将发现的规律用式子的形式写出来,训练这种语言转化的能力.二、新课引入:1、动手实验,引入新课.请学生课前准备好一个硬纸条、一块硬纸板和几个图钉,课上分组做实验:用图钉将纸条固定在硬纸上,探究要固定硬纸条的位置,至少需要几个钉子.请学生思考:如果把纸条抽象成一条直线,把钉子抽象为点,那么经过两点能画出直线吗?能画出几条?学生探究出结论: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且只有一条直线.说明: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刻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培养起学习的兴趣.2、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图形、表示法:直线图形: 表示法:直线AB(或直线BA); 直线l(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 射线 线段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