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案(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登高》教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教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杜甫登高教案封丘一中 袁文章教学目标: 1、了解登高诗的分类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掌握诗歌的吟诵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2、 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学情分析能够感情充沛地朗诵诗歌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前提和必须步骤,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诵读或者诵读不好古诗。因而,本课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方法,切实通过诵读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感悟,激起情感的共鸣。 本诗内容并不难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杜诗的风
2、格特点,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表达,避免枯燥和呆板。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诵读曹操的观沧海,引出“登高诗”师:古人“登高必赋”,登高赋诗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诗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也就容易产生诗情。细细揣摩此类诗的内容(投影),或登高望远,抒怀励志;或登高望远,思亲怀乡;或登高望远,伤时悲己。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共同来欣赏一千两百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二、了解写作背景(投影)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 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
3、八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节)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三、 整体感知,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学习一首古诗,首先就是要进行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品读诗歌。 1、听读。学生听配乐诗朗诵,感受诗歌意境。 2、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轻重、感情。 3、学生齐读。(要求声情并茂,约一分钟) 4、请两位学生起身诵读,其他同学对其朗读作一点评。 (一位
4、学生朗读,几位同学点评,教师补充做朗读指导) 四、赏析诗歌的感情 1、诗歌往往有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方才我们读了登高,谁来说一下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明确:悲。 2、结合意象品味情感 鉴赏诗歌离不开关注意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高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