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抗浮锚杆试桩方案(共7页).doc
《补强抗浮锚杆试桩方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强抗浮锚杆试桩方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工程概况按照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的设计要求,以及专家会议提出的专家意见,现进行信息工程大学综合保障楼及地下射击场补强抗浮锚杆抗拔力试验施工。试验抗浮锚杆总计4根,锚杆有效长度17.0m,直径200mm,要求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10kN,上拔位移量不大于20mm。二、场地地质条件1、地基土按岩性及力学特征分层从上到下分层描述如下:第层,素填土,主要以粉土回填为主,见植物根系,稍湿,松散。层厚0.80-7.30m,平均厚度2.21m;层底埋深0.8-7.3m,平均层底埋深2.21m。第层,粉土,褐黄色,见少量蜗牛壳碎片,偶见少量姜石,粒径1.0-3.0cm,
2、局部砂感强,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稍密中密,稍湿湿。层厚3.70-5.0m,平均厚度4.25m;层底埋深5.00-11.30m,平均层底埋深6.46m。第层,粉土,褐黄色,含少量蜗牛壳碎片,见少量灰色条纹,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中密密实,湿。层厚1.00-2.50m,平均厚度1.59m;层底埋深6.30-13.20m,平均层底埋深8.10m。第层,粉土,褐黄色,见少量锈黄色条纹,偶见小颗粒姜石,粒径1.0-3.0cm,局部黏粒含量高,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中密密实,湿。层厚2.50-3.60m,平均厚度3.07m;层底埋深9.7
3、0-16.10m,平均层底埋深11.16m。第层,粉土,黄褐色,见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和灰色团块,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低,韧性低,中密密实,湿。层厚4.30-5.50m,平均厚度4.90m;层底埋深14.20-21.20m,平均层底埋深16.06m。第层,粉质黏土,褐黄色,含少量蜗牛壳碎屑和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偶见姜石颗粒,粒径1.0-3.0cm,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软塑可塑。层厚0.90-6.10m,平均厚度4.62m;层底埋深18.10-26.50m,平均层底埋深20.91m。第层,粉质黏土,褐黄色,含少量少量黑色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和灰色条纹,偶
4、见姜石颗粒,粒径1.0-2.0cm,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硬塑。层厚2.40-6.70m,平均厚度4.73m;层底埋深20.50-32.50m,平均层底埋深25.86m。2、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稳定水位埋深5.45.6m,水位年变幅12m。本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蒸发排泄和人工开采排泄。 三、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1、补强抗浮锚杆施工前应现场进行锚杆基本实验,现场确定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试验锚杆位置应在基础范围外5米左右,试验抗浮锚杆数量4根,基本参数为:桩长17.5m(设计有效长度+0.5m保护端头),直径200mm,确保锚杆抗拔承载力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补强抗浮锚杆试桩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