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通信系统单片机课程设计(共24页).doc
《双机通信系统单片机课程设计(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机通信系统单片机课程设计(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设计概况要构成一个较大规模的控制系统,常常需要采用多机控制实现,而AT89C51单片机有一个异步通信方式的全双工串行接口,可以方便地构成双机、多机系统。而串行通信也成为单片机与单片机、单片机与上位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主要方式,是一种适用于远距离通信的数据传输方式。串行通信是单片机的一个重要应用。本次课程设计就是要利用单片机来完成一个系统,实现双片单片机串行通信。通信的结果实用数码管进行显示,数码管采用查表方式显示。两个单片机之间采用RS232进行双机通信。在通信过程中,使用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关键词: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1 总体设计1.1 设计要求设计
2、一个单片机双机通信系统,单片机A接1个8位按键开关,单片机B接8个发光二极管,通过串行通信实现由A机拨码开关控制B机发光二极管的亮灭。1.2 设计方案本次设计,对于两片AT89C51,采用RS-232进行双机通信。如图1所示,发送方的数据由串行口TXD段输出,经过电平转换芯片MAX232将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输出,经过传输线将信号传送到接收端。接收方也使用MAX232芯片进行电平转换后,信号到达接收方串行口的接收端。接收方接收后,在LED二极管上显示接收的对应信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8路拨码开关电路发送机接收机接口接口晶振电路复位电路显示电路 图1 双机通信系统原理框图 软件部分,通
3、过通信协议进行发送接收,发送机先送联络信号给接收机,当接收机接收到联络信号后,向发送机回答一个应答信号,表示同意接收。发送机收到应答信号后开始发送数据,每发送一个数据块字节都要计算“校验和”,假定数据长度为16个字节,起始地址为40H,一个数据块发送完毕后立即发送“校验和”。接收机接收数据并存入数据缓冲区起始地址也为40H,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字节便计算一次“校验和”,当接收到一个数据块后,在接受发送机发来的“校验和”,并将它与接收机计算的校验和进行比较。若二者相等,说明接受正确,接收机回答00H,发送机结束发送;若二者不等,说明接受不正确,接收机回答0FFH,请求重发,发送机重新发送数据一次。接
4、收机接收到数据后通过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发送机的发送状态。2 双机通信硬件设计 2.1 AT89C51简介AT89C51 是一个带有4k 的单片机,它具有128字节内部RAM;32 个I/O 口线和;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口,片内振荡器及。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的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口及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振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它所有部件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如图2所示,DIP40封装的AT89C51的各个引脚及其功能。 图2 AT89C51单片机引
5、脚封装AT89C51单片机各个引脚功能如下:(1)电源几时钟引脚VCC(40号引脚):电源接入引脚VSS(20号引脚):接地引脚XTAL1(19号引脚):晶振接入的一个引脚XTAL2(18号引脚):晶振接入的另一个引脚(2) 控制线引脚RST/VPD(9号引脚):复位信号输入引脚/备用电源输入引脚ALE/(30号引脚):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出引脚/编程脉冲输入引/(31号引脚):内外存储器选择引脚/片内EPROM编程电压输入引脚(29号引脚):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输出引脚(3) I/O引脚P0.0P0.7(3932号引脚):一般I/O口引脚/低位地址总线引脚P1.0P1.7(18号引脚):一般
6、I/O口引脚P2.0P2.7(2128号引脚):一般I/O口引脚/高位地址总线引脚P3.0P3.7(1017号引脚):一般I/O口引脚或第二功能引脚P3.0(10号引脚):RXD串行口输入P3.1(11号引脚):TXD串行口输出P3.2(12号引脚):外部中断0输入P3.3(13号引脚):外部中断1输入P3.4(14号引脚):T0定时器0的外部输入P3.5(15号引脚):T1定时器1的外部输入P3.6(16号引脚):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控制输出P3.7(17号引脚):片外数据存储器“读”选通控制输出2.2 AT89C51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AT89C51的串行口是一个可编程全双工的通信接口,
7、具有通信异步接受和发送的全部功能,能同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也可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AT89C51的串行口主要由两个独立的串行数据缓冲寄存器SBUF(一个发送缓冲寄存器,一个接收缓冲寄存器),串行口控制寄存器、输入移位寄存器及若干控制门电路组成。(1) 串行口数据缓冲寄存器SBUF AT89C51可以通过特殊功能寄存器SBUF的读写操作,实现对串行接收或串行发送寄存器的访问,串行接收和串行发送寄存器在串行口内部是两个独立的存储单元,共用同一个地址99H。串行口数据传送使用的是内部数据传送指令“MOV A,SBUF”或“MOV SBUF,A”.当执行写操作时,访问串行发送寄存器;当执行读操
8、作时,访问串行接收寄存器。(2)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AT89C51串行口工作的设定、接收与发送控制的设置都是通过对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编程确定的。SCON是一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其地址为98H,可位寻址,其各位的作用定义如下:表2 控制寄存器SCON9FH9EH9DH9CH9BH9AH99H98HSCON(98H)SM0SM1SM2RENTB8RB8TIRI SM0、SM1: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位,工作方式选择如表2所示。其中是晶体振荡器的频率。SM2:多机通信控制位。在方式0下,SM2应为0;在方式1下,如果SM2=0,则只有收到有效的停止位时才会激活RI;在方式2和方式3下,如置S
9、M2=1则只有收到第9位数据为1时,RI被激活(RI=1,申请中断,要求CPU取走数据)。REN:允许接收控制位。由软件置位或清零。REN=1,允许接收;REN=0,禁止接收。TB8:在方式2和方式3下,存放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常用作奇偶校验位。在多机通信中,可作为区别地址帧或数据帧的标识位,若为地址帧,TB8=1;若为数据帧,TB8=0。RB8:在方式2和方式3下,存放接收到的第9位数据;在方式1下,如SM2=0,则该位为接收到的停止位;方式0不用此位。TI:发送中断标志。在方式0下,发送完第8位数据位时,由硬件置位;在其他方式下,当开始发送停止位时,由硬件将TI置位,即是向CPU申请中断,
10、CPU可以发送下一帧数据。在任何方式下,TI必须由软件清零。RI:接收中断标志。在方式0下,接收完第8位数据时,由硬件置位;在其他方式下,当接收到停止位时RI置位,即申请中断,要求CPU取走数据。它必须由软件清零。表3 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SM0SM1方式功能波特率SM0SM1方式功能波特率000同步移位寄存器/1210211位UART/16或/3201110位UART可变11311位UART可变 本设计发送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为方式1,即控制寄存器SCON中内容如下:表4 发送机控制寄存器SCON9FH9EH9DH9CH9BH9AH99H98HSCON(98H)SM0SM1SM2RENTB8RB
11、8TIRI01000000 接收机的串行口的工作方式为方式1,即控制寄存器SCON中内容如下:表5 接收机控制寄存器SCON9FH9EH9DH9CH9BH9AH99H98HSCON(98H)SM0SM1SM2RENTB8RB8TIRI01010000串口以方式1发送,由CPU执行一条写发送寄存器指令“MOV SBUF,A”,就可将数据位逐一由TXD端发送。当发送一帧数据后,将TI置1。串口以方式1接受,需控制SMOD中的REN为1(SMOD为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的最高位),此时对RXD引脚进行采样,当采样到起始位置有效时,开始接收数据。当一帧数据接收完毕,且RI=0,SM2=0或接收到RB8
12、=1时,接收数据有效,此时可利用读接收寄存器指令“MOV A,SBUF”将数据送入CPU。同时将RI置1。若要再次发送或接收数据,必须将TI、RI清零。(3)波特率的计算根据表2可知串口工作方式方式1时一帧数据为10位(8位数据位,起始位、停止位各1位)。其传输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来决定。波特率=当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时,最典型的用法是使T1工作在自动再装入的8位定时器方式(即方式2,且TCON的TR=1,以启动定时器)。这时溢出率取决于TH1中的计数值。在单片机的应用中,常用的晶振频率为:12MHz和11.0592MHz。在本设计中晶振频率采用=11,。0592MHz。即波特
13、率为 波特率=2.3 晶振电路设计AT89C51单片机内部有一震荡电路,只要在单片机的XTL1(19号)和XTAL2(18号)引脚外接石英晶体(简称晶振)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在单片机内部产生时钟脉冲信号。如图3所示,图中电容器C1和C2的作用是稳定频率和快速起振,电容值为530pF,典型值为30pF,本设计取30pF。晶振CYS的振荡频率范围为1.2MHz12MHz,典型值为12MHz和6MHz,本设计取12MHz。图3 晶振电路2.4 复位电路设计AT89C51单片机的RST(9号)引脚引入高电平并保持两个机器周期时,单片机内部就执行复位操作。在实际中AT89C51通常有两种操作方式复位,一
14、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按键上电复位。在双机通信系统的设计中使用按键上电复位,如图4所示。 图4 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后进入初始化状态。初始化后,程序计数器PC=0000H,所以程序从0000H地址单元开始执行。单片机启动后,片内RAM为随机值,运行中的复位操作不改变片内RAM的内容。特殊功能寄存器复位后的状态是确定的。P0P3为FFH,SP为07H,SBUF不定,IP、IE和PCON的有效位为0,其余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状态均为00H。2.5 接口电路的设计(1) 直接通信单片机与单片机进行双击串行通行时,可将两个单片机的串口直接连接,接线图如图5所示,这种接线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图5 直
15、接通信接线图(2)串口通信单片机与单片机进行双击串行通行时,AT89C51串行接口的信号电平为TTL类型,抗干扰性差、传输距离短。为了提高串行通信的靠抗性,延长通信距离,一般设计采用标准的串行接口。RS-232C接口是1969年EIA推出的串行通信标准,目前是PC机与通信工业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串行接口。数据传输速率在020kbps范围内的通信,最大传输距离可达15m,能实现一发一收通信,目前常用的RS232C接口连接器有9针串口(DB9)和25针串口(DB25)。最常用的的是DB9,常采用三线制接法,即发送数据线、接受数据线和接地线三脚相连。传输线采用屏蔽双绞线,如图6所示。 图6 DB9三线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机 通信 系统 单片机 课程设计 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