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单元易错题解析(共25页).doc
《不等式单元易错题解析(共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等式单元易错题解析(共25页).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不等式单元易错题练习1、不等式的性质:(1)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异向不等式可以相减:若,则(若,则),但异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加;同向不等式不可以相减;(2)左右同正不等式:同向的不等式可以相乘,但不能相除;异向不等式可以相除,但不能相乘:若,则(若,则);(3)左右同正不等式:两边可以同时乘方或开方:若,则或;(4)若,则;若,则.如(1)(2)已知,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3)已知,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2. 不等式大小比较的常用方法:(1)作差:作差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等手段判断差的符号得出结果;(2)作商(常用于分数指数幂的代数式);(3)分析法;(4)平
2、方法;(5)分子(或分母)有理化;(6)利用函数的单调性;(7)寻找中间量或放缩法 ;(8)图象法。其中比较法(作差、作商)是最基本的方法。如 (1)设,比较的大小答:当时,(时取等号);当时,(时取等号);(2)设,试比较的大小(答:);(3)比较与的大小.答:当或时,;当时,;当时,3. 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相等,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这17字方针。如(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的最小值是2 B、的最小值是2 C、的最大值是 D、的最小值是(答:C);(2)若,则的最小值是_(答:);(3)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_(答:);4.常用不等式有:(1) (根
3、据目标不等式左右的运算结构选用) ;(2),(当且仅当时,取等号);(3)若,则(糖水的浓度问题)。如:如果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5、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和放缩法(比较法的步骤是:作差(商)后通过分解因式、配方、通分等手段变形判断符号或与1的大小,然后作出结论。).常用的放缩技巧有: 如(1)已知,求证: ;(2) 已知,求证:;(3)已知,且,求证:;(4)若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5)若,求证:;(7)已知,求证:;(8)求证:。6.简单的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标根法:其步骤是:(1)分解成若干个一次因式的积,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2)将每
4、一个一次因式的根标在数轴上,从最大根的右上方依次通过每一点画曲线;并注意奇穿过偶弹回;(3)根据曲线显现的符号变化规律,写出不等式的解集。如(1)解不等式。(答:);(2)不等式的解集是_(答:);(3)设函数的定义域都是,且的解集为,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4)要使满足关于的不等式(解集非空)的每一个的值至少满足不等式和中的一个,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7.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分式不等式的一般解题思路是先移项使右边为0,再通分并将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使每一个因式中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最后用标根法求解。解分式不等式时,一般不能去分母,但分母恒为正或恒为负时可去分母。如(1)解
5、不等式(答:);(2)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8.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分段讨论法(最后结果应取各段的并集):如解不等式(答:);(2)利用绝对值的定义;(3)数形结合;如解不等式(答:)(4)两边平方:如若不等式对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答:)9、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求解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增减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注意:按参数讨论,最后应按参数取值分别说明其解集;但若按未知数讨论,最后应求并集. 如(1)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答:或);(2)解不等式(答:时,;时,;时,提醒:(1)解不等
6、式是求不等式的解集,最后务必有集合的形式表示;(2)不等式解集的端点值往往是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或不等式有意义范围的端点值。如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_(答:(1,2)10.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同号;异号.如设,实数满足,求证: 11.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等问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规处理方式?(常应用函数方程思想和“分离变量法”转化为最值问题,也可抓住所给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利用数形结合法)1).恒成立问题若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上若不等式在区间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上如(1)设实数满足,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答:);(2)不等式对一切实数恒成立,求实数
7、的取值范围_(答:);(3)若不等式对满足的所有都成立,则的取值范围_(答:);(4)若不等式对于任意正整数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答:);(5)若不等式对的所有实数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2). 能成立问题若在区间上存在实数使不等式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上;若在区间上存在实数使不等式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上的.如已知不等式在实数集上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的取值范围_(答:)3). 恰成立问题若不等式在区间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的解集为;若不等式在区间上恰成立, 则等价于不等式的解集为.例题选讲:例题1对于实数中,给出下列命题:;,则。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答:);例题2、已知二次函
8、数满足,求的取值范围。错解:, 又正解:设,则有,即 又, , 剖析:在多次应用不等式样性质的时候,若等号不能同时成立时,会使所求范围扩大,因此在解不等式范围的题时务必要检查等号能否成立。例题3、已知,求的最大值。错解:,即的最大值为。正解1:因此,当且仅当时,的最大值为。正解2:(用导数知识解),令,得或又,且当时,;当时,当时,的最大值为。剖析:在应用均值不等式解题时,忽视了均值不等式中等号成立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中的第三个条件,因为无论在中取何值,等式都不成立。例题4、已知且,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解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错解: 正解:因为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所以,故或 原不等
9、式的解集是。剖析:其一、忽视了所给条件的应用和对数的真数大于,其二、忽视了分式不等式正确解法。例题5、已知:、都是正数,且,求的最小值。错解:、都是正数, ,即的最小值为4。正解:、都是正数,且, 当且仅当时,的最小值为。剖析: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而中等号成立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与矛盾,因此解题中忽视了条件,从而造成错误。例题6解不等式. 错解一:原不等式可化为, 解得x2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x2. 错解二:在不等式f(x)0中,按f(x)的取值情况分类,有,或 当x 1 0,即x 1时,原不等式等价于x2 x 2 0,解得x 2; 当x 1 = 0,即x = 1时,显然无意义,其解集
10、为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 2错因:错解一中,当x = - 1时,原不等式也成立,漏掉了x = - 1这个解原因是忽略了不等式中“”具有相等与不相等的双重性事实上,不等式f(x)0与或g(x) = 0同解.错解二中分类不全,有遗漏,应补充第三种情况即当x l ”“ = ”合成的,故不等式f(x) 0可转化为f(x) 0或f(x) = 0正解一:原不等式可化为(I)(x-1) 0,或()(x - 1) = O(I)中,由得x 2; ()中,由x2 x 2 = 0,或x 1 = O,且x2 x - 2有意义,得x = 1,或x = 2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2,或x = - 1分析二:在不
11、等式f(x)0中,按g(x)的取值情况分类,有两种情况:(1)g(x) 0时,等式等价于(2)g(x) = 0时只须f(x)有意义即可.正解二: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x2 x 2 0,即x 2,或x 2(2)当x2 x 2 = 0,即x = 2,或x = - 1时,显然有意义,是原不等式的解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x2,或x = - 1例题7设函数,其中,解不等式错解:不等式f(x)1,1 + ax两边平方,得x2 + 1(1 + ax)2 ,即x(a2 - 1)x + 2a0a 0,当a 1时,x 0,或x -; 当0 a 0可得x0 正解:不等式f(x)1,即1 + ax 由此得11
12、 + ax,即axO,其中a 0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即当0 a 0时, .故当时,是关于的增函数,因此,当时, .即对任意, .评述 导数及其它向量、方差等知识点的引入,使相应的数学方法、教学工具和数学语言更加丰富,应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新课程卷将导数与传统的不等式有机结合在一起设问,这是一种新颖的命题模式,它体现了导数作为工具分析和解决一些性质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二、忽视向量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造成范围失真向量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为,当向量且与方向相同时“+”不等式取等号; 当向量且与方向相反时“-”不等式取等号.例2 .错解 设 ,由得 . .成因分析 向量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
13、件是 ,且向量与方向相反,而当时,得,此时方向相同,故等号不成立,使不等式范围缩小了.正解 设 ,由 ,得 . 当即时,方向相同,故等号成立.评述 向量作为新教材中的另一个新增知识点,利用数量积不等式与和差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有着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在教学中应适当推广及应用.三、多元不等式的元认知障碍当不等式含有好几个元(变量)时,需将这些元分别虚拟定位为“常量”、“参元”、“变元”等.若定位点不到位,解题时思路常会在原地徘徊不前或进入繁杂的运算程序,从而形成元认知障碍.例3 设、0,2 , 证明 .分析 此不等式有三个元,且每项次数不全相同,学生常因元太多不易定位,而陷入误区,实际上原
14、等式中、三个元中只有是一次的,故可将视作变元,其余、视作常量即可解决问题.证明 设 .则为关于元的一次函数,且、0,2 .要证0,即要证0,且0 .而0 ,且0 .当、0,2时, 0 .即 .评述 元的定位问题往往不是绝对的,定位切入点不同,解题的途径也不同,处理好元的定位问题,不但可以开辟问题解决的新途径,给解题带来极大的简便,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四、忽视题设条件或隐含条件有些题设条件看似平淡,但在解题中就会显示出其隐蔽性,学生往往由于忽视了隐含条件,或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只浮于表面,而未能展示其真正的面目,从而在解题过程中误入陷阱.例4 设,为偶数,证明 .错解 .为偶数,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等式 单元 题解 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