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理论与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全文完)(共83页).docx
《流体力学理论与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全文完)(共8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理论与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全文完)(共83页).docx(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引言空气动力学在F1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引擎的研发相对稳定的下,空气动力学几乎主宰着一辆赛车的全部性能。从上纪六十年代F1赛车第一次使用尾翼,到七十年代地面效应的引进,再到近些年双层扩散器、废气驱动扩散器等设计的提出,空气动力学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几乎可以与航空工业并驾齐驱,甚至有超越后者的势头,在下面的篇幅中,笔者就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朋友们介绍流体力学的主要理论并解读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内容介绍与摘要本文将从流体力学的理论入手,为读者介绍流体力学中的必要基础性常识和几种常见的效应,以及流体力学中的理论定律,并将结合理论知识解决F1赛
2、车上的实际问题,主要涉及的理论有流体的粘滞性、流体流动状态的判断(包括层流、湍流以及雷诺数对流体流动状态的判定)、气动阻力、边界层理论、地面效应、康达效应、文丘里效应以及失速现象和伯努利定律,并通过这些理论解决F1领域的诸多问题,包括下压力的产生、前翼、尾翼、扩散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提高气动部件的工作效益和提高气流的传输效率等问题,相信阅读完全文后,能够帮助读者朋友建立起对空气动力学的清晰、透彻的认识。笔者注:由于本文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因此笔者在撰文时需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在全文的结尾部分笔者将会列出参考和引用的文献出处。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1.概况与发展历程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液体和气体)的
3、力学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主要研究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流体本身的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壁面、流体和流体间,流体与其他运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力学分支。它主要研究流体本身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以及流体和固体界壁有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流动的规律。按照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式可将其分为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还可按流动物质的种类分为水力学,空气动力学等等。描述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是纳斯-斯托克斯方程,简称NS方程。笔者注:NS方程基于牛顿第二定律,表示流体运动与作用于流体上力的相互关系,NS方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其中包含流体的运动速度、压强、密度、粘度、温度等变量,而这些都是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函数。一般来说,
4、对于一般的流体学问题,需要将NS方程结合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势力学方程以及介质的材料性质,一同求解。由于其复杂性,通常只有通过给定边界条件下,通过计算机才可求解。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空气或其它气体的运动规律、空气或其它气体与飞行器或其他物体相对运动时的相互作用和伴随产生的物理变化。根据空气与物体的相对速度,可将空气动力学分为低速空气动力学(相对速度小于100ms,即360kmh)和高速空气动力学,也有学说将界限划定为400km/h。前者属于不可压缩流动的空气动力学,后者属于可压缩流动的空气动力学。一般来说,空气流速小于0.3马赫时,气体是不可压缩流动的,大于这个数值则被
5、理解为可压缩流动。F1所研究的空气动力学属于低速范畴。此外,还根据是否忽略气流的粘性,将空气动力学分为理想空气动力学和粘性空气动力学。20世纪初,飞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空气动力学的发展。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揭示飞行器周围的压力分布、飞行器受力状况和阻力等问题,这就促进了流体力学在实验和分析方面的发展。20世纪初,以无粘不可压缩流体位势流理论为基础的机翼理论,阐明了机翼怎样受到举力,从而将很重的飞机托上天空,机翼理论的正确性,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无粘理论,肯定了其指导工程设计的重大意义。机翼理论和边界层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流体力学的一次重大进展,它使无粘流体理论同粘性流体的边界层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随
6、着汽轮机的发展和飞机的飞行速度提高到每秒50米以上,又迅速扩展了对空气密度变化的效应和理论研究,这高速飞行提供了理论指导。从50年代起,数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不断完善,以及流体力学各种计算方法的发明,使得许多原本无法用理论分析求解的复杂流体力学问题有了求得数值的可能性,并以此形成了计算流体力学,此后,模型法、CFD技术、风洞测试等新兴手段的介入使得该学科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运用到F1领域的CFD技术。法拉利位于总部马拉内罗的风洞。F1的空气动力学主要研究下压力,阻力和灵敏度三个方面,其中,提高压力是提升弯中表现的有效手段,降低阻力是获得高尾速输出的必要手段,灵敏性又称敏感度,主要研究空气动力
7、学环境改变而导致的自身变化的强度。确切地说,就是研究由路况差异而导致的气动翼片与底盘间距的变化对赛车性能的干预强弱。以上三大课题,决定着一辆F1赛车的整体气动性能。2.基本概念(1)流体流体,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流动的物体,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是由大量的、不断地作热运动而且无固定平衡位置的分子构成的,其基本特征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和具有流动性。流体都有一定的压缩性,液体的可压缩性很小,而气体的可压缩性较大,在流体形状发生改变时,流体各层间也存在一定的运动阻力(即粘滞性)。当流体的粘滞性和可压缩性很小时,可近似看作是理想流体,它是人们为研究流体的运动状态而引入的一个理想模型。流体与固体在某些方面有着非
8、常明显的差别:在静止的状态下固体的作用面上能够同时承受剪切应力和法向应力,而流体则只有在运动的状态下才能够同时受到这两种力的作用(在静止状态下其作用面上仅能够承受法向应力,即为静压强)。固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在弹性限度内形变和作用力之间服从胡克定律,即固体的形变量和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而流体则是角变形速度与剪切应力有关,层流和紊流状态使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在层流状态下,二者之间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固体可以恢复为原来的形状,而流体由于其形变所需的剪切应力非常小,所以很容易使自身的形状适应容器的形状,并可在一定的条件下维持下来。(2)流体的粘滞性前文中提到过,当流体的粘滞
9、性与可压缩性很小时,可以称之为理想流体。然而,对于一般的流体来说,粘滞性是一种重要而且普遍的性质。流体力学中这样给粘滞性定义:流体在受到外部剪切力作用时发生变形(流动),内部相应要产生对变形的抵抗,并以内摩擦的形式表现出来。所有流体在相对运动时都要产生内摩擦力,这是流体的一种固有的物理属性。牛顿内摩擦定律或牛顿剪切定律对流体的粘性作了理论的描述,即流体层之间单位面积的内摩擦力或剪切应力与速度梯度或剪切速率成正比,可用公式表示为=(dvx/dy)= 具有黏性的流体在发生形变时将产生阻力。一般情况下,半径为R的小球以速度v运动时,所受到的流体阻力可用公式f6Rv表示(表示黏性系数)从本质上讲,流体
10、的粘滞性其实就是一种摩擦现象,日常生活中,我们走路,坐定和工作都离不开摩擦,摩擦是普遍存在的。我们特定地将流体的这种摩擦现象称为粘滞性。物理学上用粘滞系数来表示流体粘滞性的大小(单位为泊)。例如,水的粘滞系数为8.01103泊,空气则要小得多。对于大多数液体,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气体的则随温度升高而上升。1957年12月1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宣布:在液氦里,粘滞系数小得测量不到。它是没有粘滞系数的理想流体。运动液体中的摩擦力是液体分子间的动量交换和内聚力作用的结果。液体温度升高时粘性减小,这是因为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动量交换对液体的粘滞作用不大。气体的粘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动
11、量交换引起的,温度升高则动量交换加剧,因此气体的粘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层流、湍流与雷诺数对流动状态的判定当流体的流速很小时,流体分层流动,互不混合,称为层流,也称为稳流或片流,逐渐增加流速,流体的流线开始出现波浪状的摆动,摆动的频率及振幅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种流况称为过渡流;当流速增加到很大时,流线已不再清晰可辨,流场中形成许多小旋涡,层流被破坏,相邻层间不但有滑动,还有混合。这时的流体做不规则流动,并且有垂直于流管轴线方向的分速度产生,这种运动称为湍流,又称为紊流、乱流。日常生活中,流速较慢,或黏性系数较大的流体的流动一般为层流,例如油,人体内静脉血液的流动,等等。而流速较大、黏性
12、系数较小的流体流动通常是作湍流,如江河急流,空气流动、烟囱排烟等都是湍流。由于湍流的流动具有杂乱性、无规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准确地描述湍流至今仍是物理学界的一大难题。我们通常用雷诺数来判定流体是在做层流还是湍流。雷诺数是一种可以用来表示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用Re表示。Re=vd/其中,v, , 分别表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为一种特征长度。例如流体流过圆形管道,则d表示管道直径,对于外流问题,v,d一般到远前方来流速度和物体主要尺寸(如机翼弦长或圆球直径),内流问题则取通道内平均流速和通道直径。雷诺数表示作用于流体微团的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如果两个几何相似流场的雷诺数相等,则对
13、应微团的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相等。雷诺数较小时,黏滞力对流场的影响大于惯性力,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黏滞力而衰减,此时流体的流动为层流,且流动稳定。当雷诺数较大时,惯性力的影响大于黏滞力,流体的流动较不稳定,流速的微小变化容易发展、增强、形成紊乱、不规则的紊乱流场,即湍流。由雷诺数的公式可知,当流体的流速较小,或黏性系数较大时,比如油液、润滑膜内的流动,其粘性影响遍及全流场,雷诺数较小,反之,当流体的流速很大时,比如一般飞行器的绕流,其雷诺数则要大得多,此时,粘性的影响仅在物面附近的边界层或尾迹中才是重要的。对于F1赛车而言,流过车身的气流的雷诺数相当可观,因此流过F1赛车的气流一定是湍流。笔者注
14、:在很多涉及粘性影响的流体力学实验中,雷诺数是主要的相似准数。但很多模型实验的雷诺数远远小于实物的雷诺数,因此研究修正方法和发展高雷诺数实验设备是流体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来说,Re 4000为湍流状态,Re= 2300 -4000为过渡状态。在不同的流动状态下,流体的运动规律、流速分布等都是不同的。因而管道内流体的平均流速v与最大流速Vmax的比值也是不同的,因此流体流动的特性由雷诺数决定。典型的雷诺数:普通航空飞机: 5 000 000小型无人机: 400 000海鸥: 100 000滑翔蝴蝶: 7 000圆形光滑管道: 2 320橡胶管道: 1 6002 100主动脉中的血流: 1 0
15、00大脑中的血液流 : 100精子: 0.0001(4)、气动阻力阻力,又称后曳力,空气阻力或流体阻力,是物体在流场中相对运动所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阻力方向和其所在流场的速度方向相反。一般摩擦力不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但阻力会随速度而变化。对于一个在流体中移动的物体,阻力为周围流体对物体的施力在移动方向的反方向上分量的总和。而施力和移动方向垂直的分量一般则视为升力。因此阻力和物体移动方向相反。阻力与摩擦力不同,因为摩擦力有时可以是动力。车辆在行驶时,所要克服的阻力有机件损耗阻力、轮胎产生的滚动阻力(路阻)及空气阻力。随着车速的增加,空气了阻力也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行车阻力,在时速200km/h以
16、上时,空气阻力几乎占有所有行车阻力的85%。空气阻力系数,又称风阻系数,是计算汽车空气阻力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通过风洞实验和下滑实验所确定的一个重要参数,用它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行驶时的空气阻力。风阻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汽车的外形。风阻系数越大,则空气阻力越大,现代汽车的风阻系数在0.30.5之间,赛车可以达到0.15,目前雨滴的风阻系数最小,为0.05左右。“雨滴”外形对F1赛车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由于雨滴形风阻系数最小,所以F1赛车的底盘也可以制作成类似的形状以减小阻力。例如,红牛RB7赛车就使用了水滴形状的底盘,这使得RB7拥有了同赛季所有赛车中最小的气动阻力,维特尔在斯帕、蒙扎的胜利与其是分不
17、开的。再搭配上功效强劲的废驱扩散器,使RB7能够适应各种赛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火星赛车”。对于车辆行驶时的空气阻力,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气流撞击车辆正面所产生的阻力,就像拿一块木板顶风而行,所受到的阻力几乎都是气流撞击所产生的阻力。二是摩擦阻力,空气划过车身一样会产生摩擦力,然而以一般车辆行驶的最快速度来说,摩擦阻力小到可以忽略。三是外形阻力。一般来说,车辆调整行驶时,外形阻力是最主要的空气阻力来源。外形阻力来自车后方的真空区,真空区越大,阻力就越大。一般来说,三厢式的房车外形阻力会比掀背休旅车小。风阻系数可通过风洞测得。当车辆在风洞中测试时,借由风速来模拟汽车行驶的车速,使车不至于被风吹得后
18、退。在测得所需力后,扣除摩擦,剩下的就是风阻力。结合公式进行计算Cd正面风阻力 2/(空气密度 车头正面投影面积车速的平方)一辆车的风阻系数是固定的,根据风阻系数即可算出车辆在各种速度下所受的阻力。(5)、边界层理论(这个理论非常重要,以后的分析里面经常用得到)当流体在大雷诺数条件下运动时,可把流体的粘性和导热看成集中作用在流体表面的薄层即边界层内。根据边界层的这一特点,简化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并加以求解,即可得到阻力和传热规律。这一理论是德国物理学家L.普朗特于1904年提出的,它为粘性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流体在大雷诺数下作绕流流动时,在离固体壁面较远处,粘性力比惯性力小得多,
19、可以忽略;但在固体壁面附近的薄层中,粘性力的影响则不能忽略,沿壁面法线方向存在相当大的速度梯度,这一薄层叫做边界层。流体的雷诺数越大,边界层越薄。从边界层内的流动过渡到外部流动是渐变的, 所以边界层的厚度通常定义为从物面到约等于99%的外部流动速度处的垂直距离,它随着离物体前缘的距离增加而增大。根据雷诺数的大小,边界层内的流动有层流与湍流两种形态。一般上游为层流边界层,下游从某处以后转变为湍流,且边界层急剧增厚。层流和湍流之间有一过渡区。当所绕流的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或高速气流掠过物体时,在邻近物面的薄层区域有很大的温度梯度,这一薄层称为热边界层。分析方法大雷诺数的绕流流动可分为两个区,即很薄
20、的一层边界层区和边界层以外的无粘性流动区。因此,处理粘性流体的方法是:略去粘性和热传导,把流场计算出来,然后用这样的初次近似求得的物体表面上的压力、速度和温度分布作为边界层外边界条件去解这一物体的边界层问题。算出边界层就可算出物面上的阻力和传热量。如此的迭代程序使问题求解大为简化,这就是经典的普朗特边界层理论的基本方法。边界层脱离物面并在物面附近出现回流的现象。当边界层外流压力沿流动方向增加得足够快时,与流动方向相反的压差作用力和壁面粘性阻力使边界层内流体的动量减少,从而在物面某处开始产生分离,形成回流区或漩涡,导致很大的能量耗散。绕流过圆柱、圆球等钝头物体后的流动,角度大的锥形扩散管内的流动
21、是这种分离的典型例子。分离区沿物面的压力分布与按无粘性流体计算的结果有很大出入,常由实验决定。边界层分离区域大的绕流物体,由于物面压力发生大的变化,物体前后压力明显不平衡,一般存在着比粘性摩擦阻力大得多的压差阻力(又称形阻)。当层流边界层在到达分离点前已转变为湍流时,由于湍流的强烈混合效应,分离点会后移。这样,虽然增大了摩擦阻力,但压差阻力大为降低,从而减少能量损失。边界层理论指导着F1赛车的发展,对流体力学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1楼 2013-09-10 13:16 | TS0208(6)、伯努利方程伯努利方程是理想流体定常流动的状态方程,意为流体在忽略粘性损失的流动中,流线上任意两点
22、的压力势能、动能与位势能之和保持不变。理想正流体在有势体积力作用下作定常运动时,运动方程(即欧拉方程)沿流线积分而得到的表达运动流体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因著名的瑞士科学家D.伯努利于1738年提出而得名。对于重力场中的不可压缩均质流体,方程表示为:P+gh+1/2v2=cp、 、v分别表示流体的压强、密度和速度,h为铅垂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c为常量。上式各项分别表示单位体积流体的压力能p重力势能gh和动能1/2v2,在沿流线运动的过程中,总和保持不变,即总能量守恒。但各流线之间总能量(即上式中的常量值)可能不同。补充:p1+1/2v12+gh1=p2+1/2v22+gh2p+gh+1/2v2常
23、量均为伯努利方程,其中1/2v2 与流速有关,称为动压强, p和 gh称为静压强。伯努利方程揭示流体在重力场中流动时的能量守恒。如果研究的是气体,那么重力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公式化简为P+1/2v2=常量(p0)各项分别称为静压、动压和总压。显然,流动中速度增大,压强就减小,速度减小,压强就增大,速度降为零,压强就达到最大(理论上应等于总压)。F1翼片产生下压力,就在于下翼而速度高而压强小,上翼面速度低而压强大,因而合力向下。据此方程,测量流体的总压、静压却可求得速度,成为皮托管的测速原理。在无旋流动中,也可利用无旋条件积分欧拉方程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但涵义不同,此时公式中的常量在全流场不变,
24、表示各流线上流体有相同的总能量,方程适用于全流场任意两点间。在粘性流动中,粘性摩擦力消耗机械能而产生热,机械能不守恒,推广使用伯努利方程时,应该加入机械能损失项。由伯努利方程可以看出,流速大处压力低,流速小处压力高,需要强调的是,伯努利方程的推导假设是固体静止不动,因此在应用伯努利方程时,需要变换参照系,结果是伯努利方程中的v不是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而是物体与流体相对运动的速度,比如,飞机在逆风起飞时会获得比顺风更好的起飞效果,而F1赛车在制动点的选择上也受到类似的影响,逆风时可以产生更多的下压力(特别是前部),制动距离缩短,车手可以更晚地踩下刹车,而顺风时气动效应被削弱,制远距离延长,车手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体力学 理论 F1 赛车 空气动力学 全文 8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