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施工方案最新版(共31页).doc





《路面施工方案最新版(共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施工方案最新版(共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1.1.1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1.1.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1.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1.4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设计规范1.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2编制原则根据本合同工程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总体规划,结合在以往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初拟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如下:1.2.1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合同控制工期,充分发挥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优势,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及施工进度,确保合同总工期如期实现。1.2.2统筹安排、合理编制施工程序,组织好全线平行交叉作业和流水作业。1.2.3充分考虑现场各种施工干扰因素、突发因素对工期
2、的影响,采用适中的施工强度指标安排进度计划,对施工中的不可预见因素皆有回旋余地。二、工程概况本设计为石塘立交左转马青路匝道改造分项,分项号D01B,主要内容为对石塘立交A匝道以及B匝道进行改造,分流为AA、AB以及AC三个匝道,其中AA匝道为原A匝道左转进入主线的通道,AB匝道为原A匝道直线进入辅道的通道,AC匝道为杏林方向车辆进入辅道的通道。其中AA匝道为单车道匝道,其直接进入马青路主线;AB以及AC匝道均为双车道匝道,其接入现状马青路辅道。AA匝道改造桩号范围为:AAK0+580AAK1+160.895,AB匝道设计桩号范围为:ABK0+133.849ABK0+658.427,AC匝道设计
3、桩号范围为:ACK0+212.687ACK0+495.123,B匝道拓宽改造桩号范围:BK0+85.164BK0+600. 三、路面工程进度计划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施工程序,以及发包人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结合我公司的机械化施工能力和施工水平,具体进度计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1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就各项目工程施工工期具体安排如下:3.1.1施工准备从2015年11月开始着手组织路面工程的施工,并在30天完成本合同段所需的全部临建设施的建设安装,以确保本合同工程顺利施工。3.1.2路面基层本分项工程包括水泥稳定土基层、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计划于2015年11月开工
4、,2016年9月15日完工。具体工程进度安排见“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3.1.3路面铺筑本分项工程按通知要求初拟于2015年11月开工,2016年10月完工。具体工程进度安排见“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专心-专注-专业年 度2015年2016年月 份111212345678910主要工程项目1.施工准备2.路基处理3.路面基层 (1)底基层(2)基层4.路面铺筑5.其它四、人员、机械、材料情况4.1人员安排主要技术、管理及施工人员见下表。主要技术、管理及施工人员表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姜军项目经理2王志强技术负责人3姜强基质检工程师4王飞安全员6谢殊培机械员7杨浩材料员8赵云桃试验工程师10李燕
5、军测量助理工程师4.2施工机械准备 主要施工机械一览表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时间设备性能1挖掘机1m3/2m3台12015.10良好2压路机18T台12015.10良好3自卸车814T辆52015.10良好4土方车部42015.10良好5发电机30KW台22015.10良好6小型夯实机台12015.10良好7装载机台12015.10良好4.3试验设备准备本工程试验均采用外委试验。五、施工组织5.1施工总体规划根据本合同段特点、工期要求、现场施工条件(包括发包人提供的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程序、施工流向并组织施工。5.2施工作业段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量及施工强
6、度,考虑到安全施工、环境保护、均衡施工强度等因素,施工作业段划分为3个施工作业段,各作业面根据现有施工道路及临时施工道路施工的进展情况展开施工,详细如下述:AB匝道段为一个作业段; AC、B匝、AA道段为一个作业段;南辅道段为一个作业段;路面工程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碎石面层的施工按流水施工作业。拟在每个作业段开设两个作业面,由路段公路起点、终点向中间推进。路面底基层、基层全幅施工,每个工作日按完成100m考虑;路面层采取全幅施工的方法,每个工作日按完成全幅100m考虑。各施工作业面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物资材料等资源根据施工需要进行调配。表2 施工队伍配置情况表序号作业队施工队
7、伍任务分工1路面施工一队承担公路AB匝道段路面等施工。2路面施工二队承担公路桩号AC、B匝、AA道段路面等施工。3路面施工三队承担南辅道路段路面等施工。六、施工方案、施工方法6.1路基整修主要进行路堤和路堑边坡的修整,使其达到符合图纸规定的线性、纵坡、过坡和路基断面等。6.1.1恢复各项标桩,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以及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查结果编制整修计划报监理核查与批准后动工。6.1.2土质路基用人工或机械刮土或补土的方法整修成型。深路堑边坡整修按设计要求的坡度,自上而下进行刷坡,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6.1.3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应预留加固位置。当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
8、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在实际施工中尽量避免此种情况出现。6.1.4土质路基达到设计标高后采用平地机或推土机刮平,铲下的土不足以填补凹陷时,采用与路基表面相同的土填平夯实。石质路基表面用石屑嵌缝紧密、平整,不得有坑槽和松石。6.1.5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大于100mm的石块,应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6.1.6边沟的整修挂线进行。对各种水沟的纵坡用仪器检测,修整到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各种水沟的纵坡,按图纸及规范要求办理,不得随
9、意用土填补。6.1.7填土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予以切除,如遇边坡缺土时,必须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6.1.8在路面铺筑完成后或铺筑时,立即填筑路肩,同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6.1.9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内的废弃土料予以清除。6.1.0路基完成至验收前,及时填补维修损毁处,保持排水设施完好,及时清除杂物。6.2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6.2.1、施工准备6.2.1.1检查验收:级配碎石层施工前,对路槽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和弯沉值等各检查项目进行验收。各检查项目的原始数值不得超过施工规范所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超过则作清除,并返工处理直至合格。)并交监理工程师认可。6.2.
10、1.2施工设备及人员:检验底基层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试验检验设备及测量工具等,落实料场混合料拌和生产情况,组织施工所需机械操作手、测量与检测工、施工管理人员就位。6.2.2施工工艺及方法级配碎石混合料在生产场地集中拌和,横向全幅铺筑,纵向以200300m长分段流水作业,15cm厚级配碎石可一次铺筑压实完成。6.2.2.1路基清理及验收:级配碎石层施工前,人工将路基表面的浮土、石碴、杂物清理干净,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以上工作完毕后,用洒水车均匀洒水湿润。6.2.2.2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恢复中线。在直线段路基上每1520m设一控制桩,在平曲线路基上每510m设一控制桩,分别在路面中心线和四分
11、之一路面宽度处设置加密控制桩。根据试验路段得出的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在控制桩上标出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控制基准点,用施工线将这些控制基准点连接而成控制面,以保证碾压密实后高程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6.2.2.3拌和:根据级配要求计算出不同级配的粗细料数量后,用两台装载机在料场集中拌和,对级配碎石混合料进行拌和。拌合时采用两台装载机对向行驶,将混合料共同铲起抬高后再均匀地洒落。为了防止运输过程中水份散失,要洒足所需的水,使拌和后的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1%。拌合料要求均匀,无粗、细料离析。沿两边向中间翻拌56遍并洒水闷料2天后即可用于铺筑。 6.2.2.4运输和摊铺:用15t自卸汽车进行拌合料的
12、运输工作。混合料用装载机装上自卸汽车并运送至施工路段,均匀堆放在路基上。每施工路段用平地机按照试验松铺厚度进行摊铺、整平。辅以人工平整、刮出路拱。6.2.2.5碾压:拟在每个施工段各投入一台振动压路机进行级配碎石垫层的碾压。碾压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摊铺、整型后,先采用压路机进行静力稳压,以保持成型稳定,再采用振动压路机重碾压实。总碾压遍数为610遍(具体由碾压遍数试验路道确定),压实至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达到96%以上。6.2.2.6接缝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进行搭接拌合。前段留58m不进行碾压,后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后段一起拌合整平后进行
13、碾压。6.2.3取样试验与质检在每一作业段上或不大于2000m2随机取样6次,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评定段(不超过1Km)第一线车道4050个测点,进行弯沉值检测。并将试验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6.2.4质量控制措施6.2.4.1碎石品质要求(1)用于底基层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方孔筛),且压碎值不应大于30%;用于基层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压碎值不大于26%。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标准方法进行试验时,密实度应达到96%以上。(2)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针片状颗粒含量
14、不应超过20%。(3)级配碎石底基层的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技术条款规定。6.2.4.2施工工艺通过试验路段获得,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6.2.4.3级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时,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并碾压至设计要求的密实度。6.2.4.4在已完成的底基层上按技术条款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6.2.4.5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6.2.4.6在已完成的垫层上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随机取样6次,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规定进行密实度试验,并按规定检验其他项目,并将所有试验结果,均报监理工程师审批。6.3水泥稳定碎石
15、基层施工6.3.1施工准备6.3.1.1检查验收: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前,对级配碎石层的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和弯沉值等各检查项目进行验收。各检查项目的原始数值不得超过施工规范所规定值或允许偏差,(超过则作清除,并返工处理直至合格。)并交监理工程师认可。6.3.1.2施工设备及人员:检验水稳层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试验检验设备及测量工具等,落实料场及水稳料拌和站的生产情况,组织施工所需机械操作手、测量与检测工、施工管理人员就位。6.3.2施工工艺及方法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路拌法拌和施工,横向全幅铺筑,纵向以100m长分段流水作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20cm厚一层铺筑。
16、6.3.2.1底基层清理及验收: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前,人工将下承层表面的浮土、石碴、杂物清理干净,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以上工作完毕后,用洒水车均匀洒水湿润,并用压路机不开振动而静碾以平整。6.3.2.2测量放样: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10m设一控制桩,分别在路面中心线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处设置加密控制桩。根据试验路段得出的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在控制桩上标出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控制基准点,用施工线将这些控制基准点连接而成控制面,以保证碾压密实后高程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6.3.2.3拌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在稳定土拌和站进行集中拌和。在稳定土拌和站,组织试验人员做ED
17、TA滴定试验以严格控制拌和时水泥含量,做筛分以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同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高于最佳含水量0.5%1%,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6.3.2.4运输和摊铺:拌和好的混合料用15t自卸汽车运至施工路段,均匀堆放在垫层或挖方路基上,用平地机摊铺整型,人工辅助刮出路拱。摊铺料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超过34小时。6.3.2.5碾压:混合料整型后立即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先进行23遍静力碾压,继而用振动压路机复压成型。振动碾压过程中,直道路基上由路中心向两侧振动碾压,弯道路基上由一侧向一侧进行振动碾压,后轮重迭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总碾压遍数为610遍(具体由
18、碾压遍数试验路段确定),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在碾压过程中若出现松散推移现象,须立即停碾,待重新翻拌平整后再压。靠排水沟侧和桥头、涵洞附近处用小平板夯机具辅助压实。碾压需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要求压实度98%成型。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6.3.2.5接缝处理(1)两作业段的衔接处,进行搭接拌合。前段留58m不进行碾压,后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后段一起拌合整平后进行碾压。(2)两天之间的工作缝,在已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土层末端沿稳定土侧挖一条宽约30cm的槽(此槽应与路的中线垂直,靠稳定土的面应切成直线,且垂直向下),直挖到底基层顶面。将两根方木(长度为水泥稳定土层宽
19、的一半,厚度与其压实厚度相同。)放在槽内,并紧靠着已完成的稳定土,以保护其边缘,避免第二天工作时机械破坏。用原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内其余部分。第二天,除去方木,清除素土,洒水泥浆以湿拌工作缝,用混合料回填,继续下段施工。6.3.2.5.6养护: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铺筑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测合格后,立即进行洒水养生。养护期不得少于7天,并始终保持表面处于润湿状态,养护期间严禁重型车辆进场。6.3.3取样试验与质检6.3.3.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严格按照招标设计文件、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及其它有关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控制。
20、6.3.3.2试验(1)用于基层、底基层的原材料均按照标书文件技术条款进行标准试验。(2)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进行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水泥稳定混合料的设计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并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规定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土的颗粒组成时,同时确定掺加料的批例。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根据拌和方法不同,最多不超过0.5%-1.0%,并报请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实施。每一作业段每天均随机取样1次,检查混合料的级配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按公路工程
2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标准方法进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每一作业段或不超过2000m2检查6次以上,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6.3.4质量控制措施6.3.4.1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站设备及布置位置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后,方可进行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使拌和的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6.3.4.2运输混合料的车辆注意装载均匀,及时将混合料运至现场。6.3.4.3当摊铺现场距拌和厂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6.3.4.4混合料
22、的摊铺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并使混合料按规定的松铺厚度摊铺均匀。6.3.4.5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6.3.4.6先摊铺的一层经过整型和压实,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将先摊铺的一层表面拉毛后再继续摊铺上层。6.3.4.7混合料的碾压程序按试验路段确认的方法施工。6.3.4.8碾压过程中,确保表面始终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6.3.4.9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6.3.4.10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面 施工 方案 最新版 3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