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应用系统设计.ppt
《第14章 应用系统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章 应用系统设计.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主讲人:第14章 应用系统设计2 第第1414章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与调试与调试 23【内容概要内容概要】 本章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本章介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内容主要包括: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应用程序的总体框架设计。此外,还介和方法,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应用程序的总体框架设计。此外,还介绍了目前流行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工具以及如何利用仿真开发工绍了目前流行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仿真开发工具以及如何利用仿真开发工具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开发调试。具对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开发调试。414.1 单片机
2、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步骤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工作,首先要经过深入细致的需求分析,周密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工作,首先要经过深入细致的需求分析,周密而科学的方案论证才能使系统设计工作顺利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科学的方案论证才能使系统设计工作顺利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一般可分为一般可分为4个阶段。个阶段。1. 明确任务和需求分析以及拟定设计方案阶段明确任务和需求分析以及拟定设计方案阶段 明确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十分重要,它是设计工作的基础,设计方案正明确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十分重要,它是设计工作的基础,设计方案正确性的保证。确性的保证。 需求分析的内容需求分析的内容
3、主要包括:被测控参数的形式(电量、非电量、模拟量、主要包括:被测控参数的形式(电量、非电量、模拟量、数字量等)、被测控参数的范围、性能指标、系统功能、工作环境、显示、数字量等)、被测控参数的范围、性能指标、系统功能、工作环境、显示、报警、打印要求等。报警、打印要求等。5拟定设计方案是根据任务的需求分析,先确定大致方向和准备采用的拟定设计方案是根据任务的需求分析,先确定大致方向和准备采用的手段。注意,在进行设计方案确定的时候,简单的方法往往可以解决大问手段。注意,在进行设计方案确定的时候,简单的方法往往可以解决大问题,切忌题,切忌“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2. 硬件和软件设计阶段硬
4、件和软件设计阶段根据拟定的设计方案,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硬件电路。硬件设计的前提根据拟定的设计方案,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硬件电路。硬件设计的前提是必须能够完成系统的要求和保证可靠性。在硬件设计时,如果能够将硬是必须能够完成系统的要求和保证可靠性。在硬件设计时,如果能够将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结合起来考虑效果会更好。因为当有些问题在硬件件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结合起来考虑效果会更好。因为当有些问题在硬件电路中无法完成时,可直接由软件来完成(如某些软件滤波、校准功能电路中无法完成时,可直接由软件来完成(如某些软件滤波、校准功能等);当软件编写程序很麻烦的时候,通过稍稍改动硬件电路(或尽可能等);当软件编写程序
5、很麻烦的时候,通过稍稍改动硬件电路(或尽可能不改动)可能会使软件变得十分简单。另外在一些要求系统实时性强、响不改动)可能会使软件变得十分简单。另外在一些要求系统实时性强、响56应速度快的场合,则往往必须用硬件代替软件来完成某些功能。所以在硬件应速度快的场合,则往往必须用硬件代替软件来完成某些功能。所以在硬件电路设计时,最好能够与软件的设计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合理地安排软、电路设计时,最好能够与软件的设计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合理地安排软、硬件的比例,使系统具有最佳的性硬件的比例,使系统具有最佳的性/价比。当硬件电路设计完成后,就可进行价比。当硬件电路设计完成后,就可进行硬件电路板的绘制和焊接工作
6、了。硬件电路板的绘制和焊接工作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软件设计。正确的编程方法就是根据需求分析,先绘制出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软件设计。正确的编程方法就是根据需求分析,先绘制出软件的流程图,该环节十分重要。流程图的绘制往往不能一次成功,通常需软件的流程图,该环节十分重要。流程图的绘制往往不能一次成功,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的修改。流程图的绘制可按照由简到繁的方式再逐步细化,先绘要进行多次的修改。流程图的绘制可按照由简到繁的方式再逐步细化,先绘制系统大体上需要执行的程序模块,然后将这些模块按照要求组合在一起,制系统大体上需要执行的程序模块,然后将这些模块按照要求组合在一起,在大方向没有问题后,再将每个模块进行细
7、化,最后形成软件流程图,这样在大方向没有问题后,再将每个模块进行细化,最后形成软件流程图,这样程序的编写速度就会很快,同时程序流程图还会为后面的调试工作带来很多程序的编写速度就会很快,同时程序流程图还会为后面的调试工作带来很多方便,如程序调试中某个模块不正常,就可以通过流程图来查找问题的原方便,如程序调试中某个模块不正常,就可以通过流程图来查找问题的原67因。因。软件编写者一定要克服不绘制流程图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的习软件编写者一定要克服不绘制流程图直接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的习惯。惯。 设计者也可以先使用虚拟仿真开发工具设计者也可以先使用虚拟仿真开发工具Proteus来进行单片机系统的仿来进行
8、单片机系统的仿真设计。使用真设计。使用Proteus完成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用户样机在硬件上无任何完成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用户样机在硬件上无任何联系,这是一种完全用软件手段来对单片机硬件电路和软件来进行设计、联系,这是一种完全用软件手段来对单片机硬件电路和软件来进行设计、开发与仿真调试的开发工具。如果一个单片机的软硬件系统,先使用软件开发与仿真调试的开发工具。如果一个单片机的软硬件系统,先使用软件虚拟仿真工具进行系统设计并仿真调试通过,虽然还不能完全说明实际系虚拟仿真工具进行系统设计并仿真调试通过,虽然还不能完全说明实际系统就完全通过,但至少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系统虚拟仿真通过后,再进统就完全通过
9、,但至少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系统虚拟仿真通过后,再进行实际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可大大减少设计上所走的弯路,软件编写调行实际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可大大减少设计上所走的弯路,软件编写调试可与硬件设计同步进行,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广泛试可与硬件设计同步进行,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一种开发设计方法。流行的一种开发设计方法。783. 硬件与软件联合调试阶段硬件与软件联合调试阶段上述的软硬件系统虚拟设计仿真调试通过后,再使用硬件仿真开发工上述的软硬件系统虚拟设计仿真调试通过后,再使用硬件仿真开发工具(在线仿真器)与用户样机来进行实际调试,具体的调试方法和过程,具(在
10、线仿真器)与用户样机来进行实际调试,具体的调试方法和过程,将在本章的后面进行介绍。将在本章的后面进行介绍。所有的软件和硬件电路全部调试通过,并不意味着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所有的软件和硬件电路全部调试通过,并不意味着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成功,还需要通过实际运行来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系统中的成功,还需要通过实际运行来调整系统的运行状态,例如系统中的A/D转转换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是否要调零和调整基准电压等。换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是否要调零和调整基准电压等。4. 资料与文件整理编制阶段资料与文件整理编制阶段当系统全部调试通过后,就进入资料与文件整理编制阶段。当系统全部调试通过后,就进入资料与
11、文件整理编制阶段。89资料与文件包括:任务描述、设计的指导思想及设计方案论证、性能测资料与文件包括:任务描述、设计的指导思想及设计方案论证、性能测定及现场试用报告与说明、使用指南、软件资料(流程图、子程序使用说定及现场试用报告与说明、使用指南、软件资料(流程图、子程序使用说明、地址分配、程序清单)、硬件资料(电原理图、元件布置图及接线图、明、地址分配、程序清单)、硬件资料(电原理图、元件布置图及接线图、接插件引脚图、线路板图、注意事项)。文件不仅是设计工作的结果,而接插件引脚图、线路板图、注意事项)。文件不仅是设计工作的结果,而且是以后使用、维修以及进一步再设计的依据。因此,一定要精心编写,且
12、是以后使用、维修以及进一步再设计的依据。因此,一定要精心编写,描述清楚,使数据及资料齐全。描述清楚,使数据及资料齐全。 14.2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 本节介绍如何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主要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本节介绍如何进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主要从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考虑。计两个方面考虑。 91014.2.1 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硬件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在硬件设计时,应重点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在硬件设计时,应重点首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尽可能采用高集成度功能强的芯片尽可能采用高集成度功能强的芯片(1)单片机的选型)单片机的选型。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
13、集成。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集成度越来越高,许多外围部件都已集成在芯片内,有许多单片机本身就是度越来越高,许多外围部件都已集成在芯片内,有许多单片机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样可以省去许多外围部件的扩展工作,使设计工作大大简一个系统,这样可以省去许多外围部件的扩展工作,使设计工作大大简化。在第化。在第1章中,已经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各种单片机机型,用户可章中,已经介绍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各种单片机机型,用户可根据任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型。例如,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美国根据任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型。例如,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美国 Cygnal公司的公司的C8051F020 8位单片机,片
14、内集成有位单片机,片内集成有8通道通道A/D、两路、两路D/A、1011两路电压比较器,内置温度传感器、定时器、可编程数字交叉开关和两路电压比较器,内置温度传感器、定时器、可编程数字交叉开关和64个通用个通用I/O口、电源监测、看门狗、多种类型的串行总线(两个口、电源监测、看门狗、多种类型的串行总线(两个UART、SPI)等。使用)等。使用1片片C8051F020 8位单片机,就构成了一个应用系统。再位单片机,就构成了一个应用系统。再如,如果系统需要较大的如,如果系统需要较大的I/O驱动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考虑选用驱动能力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考虑选用PIC单片机或单片机或AVR单片机。
15、单片机。(2)优先选用片内带有较大容量)优先选用片内带有较大容量Flash存储器的产品存储器的产品。例如,使用。例如,使用ATMEL公司的公司的AT89S52/AT89S53/ AT89S54/ AT89S55系列产品,系列产品,PHILIPS公司的公司的89C58(内有(内有32KB的的Flash存储器)等,可省去扩展片存储器)等,可省去扩展片外程序存储器的工作,减少芯片数量,缩小系统的体积。外程序存储器的工作,减少芯片数量,缩小系统的体积。(3)RAM容量的考虑容量的考虑。大多数单片机片内的。大多数单片机片内的RAM单元有限,当需增单元有限,当需增强软件数据处理功能时,往往觉得不足,这时可
16、选用片内具有较大强软件数据处理功能时,往往觉得不足,这时可选用片内具有较大1112RAM容量的单片机,例如容量的单片机,例如PIC18F452。(4)对)对I/O端口留有余地端口留有余地。在用户样机研制出来进行现场试用时,往往。在用户样机研制出来进行现场试用时,往往会发现一些被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不能单靠软件措施来解决的。如会发现一些被忽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不能单靠软件措施来解决的。如有些新的信号需要采集,就必须增加输入检测端;有些物理量需要控制,有些新的信号需要采集,就必须增加输入检测端;有些物理量需要控制,就必须增加输出端。如果在硬件设计之初就多设计留有一些就必须增加输出端。如果在硬
17、件设计之初就多设计留有一些I/O端口,这些端口,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5)预留)预留A/D和和D/A通道通道。与上述的。与上述的I/O端口同样的原因,留出一些端口同样的原因,留出一些A/D和和D/A通道将来可能会解决大问题。通道将来可能会解决大问题。12132以软代硬以软代硬 原则上,只要软件能做到且能满足性能要求,就不用硬件。硬件多了不原则上,只要软件能做到且能满足性能要求,就不用硬件。硬件多了不但增加成本,而且系统故障率也会提高。以软件代硬件的实质,就是以时但增加成本,而且系统故障率也会提高。以软件代硬件的实质,就是以时间换空间,软件执行过程需要消耗时间,因此这种替
18、代带来的问题是实时间换空间,软件执行过程需要消耗时间,因此这种替代带来的问题是实时性下降。在实时性满足要求的场合,以软代硬是合算的。性下降。在实时性满足要求的场合,以软代硬是合算的。3工艺设计工艺设计 工艺设计包括机箱、面板、配线、接插件等。必须考虑到安装、调试、工艺设计包括机箱、面板、配线、接插件等。必须考虑到安装、调试、维修的方便。另外,硬件抗干扰措施(将在本章的后面介绍)也必须在硬维修的方便。另外,硬件抗干扰措施(将在本章的后面介绍)也必须在硬件设计时一并考虑进去。件设计时一并考虑进去。131414.2.2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框图如典型的单片机
19、应用系统框图如图图14-1所示。所示。 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基本部分、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组典型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主要由单片机基本部分、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成。1. 单片机基本部分单片机基本部分基本部分由单片机及其扩展的外设及芯片,如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数基本部分由单片机及其扩展的外设及芯片,如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以及数字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以及数字I/O等组成。等组成。2. 输入部分输入部分 这是这是“测测”的部分,被的部分,被“测测”的信号类型有:数字量、模拟量和开关量。的信号类型有:数字量、模拟量和开关量。模拟量输入检测的主要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以及模拟
20、量输入检测的主要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以及A/D转换器。转换器。A/D转换器中都转换器中都1415图图14-1 单片机典型应用系统框图单片机典型应用系统框图 16集成了包括多路切换、采样保持、集成了包括多路切换、采样保持、A/D转换等电路,转换等电路,A/D转换器或者直接转换器或者直接集成在单片机片内。集成在单片机片内。连接传感器与连接传感器与A/D转换器之间的桥梁是信号调理电路,传感器输出的模拟转换器之间的桥梁是信号调理电路,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要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隔离、量程调整等,变换信号要经过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隔离、量程调整等,变换成适合成适合A/D转换的电
21、压信号。信号放大通常由单片式仪表放大器承担。仪表转换的电压信号。信号放大通常由单片式仪表放大器承担。仪表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比普通运算放大器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如何根据不同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比普通运算放大器具有更优异的性能。如何根据不同的传感器正确地选择仪表放大器来进行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请读者参阅有的传感器正确地选择仪表放大器来进行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请读者参阅有关资料和文献。关资料和文献。1617(3)输出部分)输出部分 这部分是应用系统这部分是应用系统“控控”的部分,包括数字量、开关量控制信号的输出的部分,包括数字量、开关量控制信号的输出和模拟量控制信号(常用于伺服控制)的输出。和模拟量
22、控制信号(常用于伺服控制)的输出。14.2.3 系统设计中的总线驱动系统设计中的总线驱动 一个一个AT89S52单片机应用系统有时往往是多芯片系统,如何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有时往往是多芯片系统,如何实现AT89S52单片机对多片芯片的驱动的问题。单片机对多片芯片的驱动的问题。在在AT89S52单片机扩展多片芯片时,要注意单片机扩展多片芯片时,要注意AT89S52单片机单片机4个并行双向个并行双向口的口的P0P3口的驱动能力。下面首先讨论这个问题。口的驱动能力。下面首先讨论这个问题。1718AT89S52的的P0、P2口通常作为总线端口,当系统扩展的芯片较多时,口通常作为总线端口,当系统扩展的芯片
23、较多时,可能造成负载过重,致使驱动能力不够,系统不能可靠地工作,所以通常可能造成负载过重,致使驱动能力不够,系统不能可靠地工作,所以通常要附加总线驱动器或其他驱动电路。因此在多芯片应用系统设计中首先要要附加总线驱动器或其他驱动电路。因此在多芯片应用系统设计中首先要估计总线的负载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总线的驱动能力进行扩展。估计总线的负载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总线的驱动能力进行扩展。 图图14-2为为AT89S52单片机总线驱动扩展原理图。单片机总线驱动扩展原理图。P2口需要单向驱动,口需要单向驱动,常见的常见的单向总线驱动器单向总线驱动器为为74LS244。图图14-3为为74LS244引脚图
24、和逻辑图。引脚图和逻辑图。8个三态驱动器分成两组,分别由个三态驱动器分成两组,分别由1G*和和2G*控制。控制。 1819图图14-2 AT89S52单片机总线驱动扩展原理图单片机总线驱动扩展原理图 20 P0口作为数据总线,是双向传输,驱动器应为双向驱动、三态输出,口作为数据总线,是双向传输,驱动器应为双向驱动、三态输出,并由两个控制端来控制数据传送方向。如并由两个控制端来控制数据传送方向。如图图14-2所示,数据输出允许控制端所示,数据输出允许控制端DBEO有效时,数据总线输入为高阻态,输出为开通状态;数据输入允许控有效时,数据总线输入为高阻态,输出为开通状态;数据输入允许控制端制端DBE
25、I有效时,则状态与上相反。常见的有效时,则状态与上相反。常见的双向驱动器双向驱动器为为74LS245,图图14-4为其引脚和逻辑图。为其引脚和逻辑图。16个三态门中每两个三态门组成一路双向驱动。驱动个三态门中每两个三态门组成一路双向驱动。驱动方向由方向由G* 、DIR两个控制端控制驱动器有效或高阻态,在控制端有效两个控制端控制驱动器有效或高阻态,在控制端有效(G*=0)时,)时,DIR控制端控制驱动器的驱动方向,控制端控制驱动器的驱动方向,DIR=0时驱动方向为从时驱动方向为从B至至A,DIR=1时则相反。时则相反。 图图14-5所示为所示为AT89S52单片机应用系统总线驱动扩展电路图。单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4章 应用系统设计 14 应用 系统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