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率市场化.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行业透析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和对策 陈 岸 斌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国内商业银行资 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各方面均产生深远的影响。本 文通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回顾,重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给 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新的经营压力和风险挑战,以及面临的变革和发展 机遇,进而探讨了在此新形势,商业银行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挑战 ;机遇 ;措施 abstracs: As the reform of deregulation of interest rate is going forwar
2、d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is facing big challenges in the many fields such as assets & liabilities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etc. . This article firs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iberalizing China5 s interest rate regime? then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oper
3、ation pressures risk challenges and some opportunities of reform and growth faced by China banking industry during the deregulation furthermore tries to find some measures or solutions for commercial banks to reply the challenges of deregulation of interest rate. Keywords: deregulation of interest r
4、ate; challenge; opportunity; measure or solution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与趋势 我国利率市场化在渐进式改革的进程中稳步推进。 1993年,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 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 想。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 “ 九五 ” 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 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此后,我国的利率市 场化经历过三次重大的改革: 1996年 6月,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 利率; 1998年 3月,放开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2000年 9月,实现对 境内外币利率的市场化改革。至
5、此,我国银行业正式迈进对人民 币存贷款利率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根据 “ 十六大 ” 提出 的 “ 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 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 的精神, 2003年 2月 20日人民银行在发布的 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 报告中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 先外币、后本 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 ,显示了央行加 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的决心。 2002年 3月,人民币存贷款利率 市场化改革从 8家县市农村信用社拉开帷幕; 2002年 9月,农村 信用社利率浮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 2004年 1月,人民银行再 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从
6、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看,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存贷 款的利率市场化, 而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基本点在于:扩大直至 放开各类存款利率的向上浮动区间、扩大和直至放开各类贷款利 率向下浮动的区间,最后是央行完全让商业银行根据资金供求关 系、借款者的风险等状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不再调整存贷款的 基准利率。 二、利率市场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 1.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加大了银行的竞争压力和经营压力。一直以来,国内商业 银行的主营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存贷利差,存贷利差的变化对 商业银行的收入和利润有着直接和巨大的影响。在原有严格管 制的固定存贷利率体制下,商业银行可以稳定的获取巨大 的管制 利
7、差,随着央行对存贷利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商业银行虽然具有 了一定的存贷利率自主决策权,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营销争夺 中,降低贷款利率成为银行争夺优质客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竞争 手段,而同时,越来越多的优质客户与银行在存款利率的讨价能 力不断提高。存贷利差的逐步缩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银行的经 营收入和利润水平。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单一依靠 存贷利差的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和经营压力将越来越大。各商 业银行如果不及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创 新金融产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等其他收入和利润渠道,规避利 率风险,则部分商业银行很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 汰。从国
8、际经验来看,有一些国家在利率市场化后出现了银行倒 闭增加的情况。 银行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在管制利率体制 下,各商业银行都按照央行规定的利率水平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在存贷款方面不存在利率波动的风险。然而,在利率市场化下, 以及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在内的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环 境下,存贷款利率不仅要跟随信贷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还要 随货币市场利率的变化而波动,不可预知的货币市场利率的随机 波动就给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带来了相应的利率风 险。近年来,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利率的较大波动己经 给一些金融机构造成了一定损失,让商业银行切身体会到了利 率风险的影响。 存贷款利
9、率市场化后,由于收益与风险分布的不可预期波 动,会使资金在金融市场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流动更具随机性了,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更为困难,从而使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 的利率敏感性发生不可预料变化的概率增大了。而且,利率市场 化后客户行为的变化使价格对商业银行经营的杠杆作用趋于明 显,并迫切要求商业银行在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定 价策略上作 出调整。放开利率后,商业银行被赋予按照市场资金运作定价的 主动权,这种定价权将覆盖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类金融产 品,这将加大商业银行的定价风险。 2.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342 特区经济 Special Zone Economy 2006 年 12
10、月 有利于加强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商业银行提升管 理素质。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为银行业构造了能获得 超额垄断利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限制性的准入和退出使得 大银行、小银行,好银行、坏银行都能在竞争中相安无事。由于缺 乏价格竞争的这一基本手段,银行竞争焦点只限于对存款规模 的追求和对贷款质量的把握,这种不完全的银行竞争导致了银 行服务出现局部过剩。但是,加入世贸促使我国经济加速融入全 球一体化进程,国内银行业将被迫直面国外银行业的全面竞争, 利率市场化让国内商业银行拥有了全面竞争的价格手段,促进 了国内商业银行之间的公平竞争。利率市场化为我国银行业构 建了一个优胜劣汰机制,能够及早
11、成功实现管理转型、业务转型 的银行,在未来的竞争中将脱颖而出。 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金 融创新,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发 展。在利率市场化的环境里,控制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和工商 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为以规避利率风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 衍生产品创新创造的了条件。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定价 权加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定价自主权,这在客观上为 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 的利率风险大大上升,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在客观上对商业 银行从事金融创新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压力。商业银行只有通 过持续有效的金融创新行为才能规避利率风险,为资产提供增 值、保值的机会。 有利于商业
12、银行优化客户结构。利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 行自觉关注贷款市场的运行趋势,根据客户与银行所有业务往 来可能带来的盈利、客户的经营状况、银行提供贷款所需的资金 成本、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在 吸引重点优质客户的同时对风险较大的客户以更高的利率水平 作为风险补偿,推动银行客户结构的优化。近年来,这在多数商 业银行的实际贷款行为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对优质客户, 银行往往给予较为优惠的贷款利率,而对风险较大或非优先支 持的客户,则对其贷款利率进行上浮,增加回报率并补偿风险。 三、 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建立完善的利率风险内控机制。巴塞尔委员会在利率风 险管理原则中
13、规定,商业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基本原则包含四 个方面的内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 控;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 测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在利率市场 化进程中,各商业银行应该积极主动地参照巴塞尔委员会制定 的银行稳健利率管理的核心原则,进行自身的利率风险内控制 度的建设。 实行以利率风险为中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国际商业 银行的经验表明,通过监 测、识别并预测利率的变化走势,有针 对性地调整资产负债管理方案,从而大幅度提高组合分析效率, 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此外,以利率风险为核 心的管理模式还有助于商业银行建立风
14、险收益管理体系,从而 提升商业银行的经济总增加值。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中,国内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以利率风险为核心的现代利率 管理机制,确立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核心地位。 建立以效益为中心、高效协作的产品定价体系。利率市场 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在对传统业务产品调整定价的同时 .还必 须注重金融产品的开发,在客户需求调查、现金流安排、产品定 价、业务规程编撰、程序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几大步骤中,产品 定价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在此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一个客户为商 业银行带来的综合收益,除了派生业务外,还有客户的信用风险 大小、贷款期限长短、筹集和运营资本成本等,这就要求商业银 行建立综合收
15、益的测算体系。 开发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新产品规避利率风险。随着利 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波动将越来越频繁,利率的变化将使 证券价格和企业、银行的净收益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银行和企业 面临的利率风险增大。因此,需 要市场提供不影响资产负债结构 而达到调整利率风险头寸目的的创新工具。这可以通过加强金 融市场监管 .加快机构投资者风险约束机制和内控制度的建 设,提高市场透明度,逐步开办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 权和利率互换、利率上下限等业务,为企业和银行提供更多的风 险管理工具。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 90%以上的业务 仍然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其经营收入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 其
16、弊端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及之后,银行所承受的利率风险 将很大。由于中间业务不发达,也使银行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有 效手段。 外资银 行特别注重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从 已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实践来看,其主要精力一直放在中间业 务上。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虽然发展了许多新的中间业务,但 与国外银行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差距明显:一是业务规模小, 收入水平比较低。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普遍占到总收入的 60%左右,多的达 80%。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 业务收入不足 10%;二是实际经营范围窄,品种少。国外银行的 中间业务经营品种普遍在 60种以上,多的有上百种;范围涉及 管理、担
17、保、融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众多领域。我国商业银 行 的主要中间业务是利润低的结算和一般性代理业务;三是服务 手段和技术水平落后。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电子货 币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 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应增强金融创新意识,加快发展中间业务,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从而减弱利率风 险的困扰。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利率市场化改革效应分 析与政策思考 J.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调研, 2001, (02). 2 刘婿 .利率市场化对国有银行影响及对策 N.证券时报, 2003 - 12 - 16. 3 招商银行研宄部利率市场化课题组 .利率市场化对股份制商 业银行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J.当代银行家, 2003,( 06). 4 彭兴韵等 .利率市场化将加大商业银行风险压力 N.上海证券 报,2005 -5 - 13. 作者简介:陈岸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职研究生,在招商银 行从事信贷管理工作。 2006 年 12 月 Special Zone Economy 特区经济 34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