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平衡图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平衡图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平衡图象.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平衡图象A 组组1右图中的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2NO(g)O2(g)2NO2(g)(正反应放热)中 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上标有 A、B、C、D、E 五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 v正v逆的点是A A 或 E B C C B D D2有如下的可逆反应:X(g)2Y(g)2Z(g) 现将 X 和 Y 以 12 的体积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压到 3107Pa,达到平衡后,已知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时,对应图中坐标上的温度是A 100 B 200C 300 D 不能确定3可逆反应 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
2、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 abc,则 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B 若 abc,则 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C 若 abc,则 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D 若 abc,则 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4现有可逆反应 A(g)2B(g)nC(g)(正反应放热),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 的转化率跟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结论正确的是第 1 页 共 22 页A p1p2,n3 B p1p2,n3C p1p2,n3 D p1p2,n35下图表示反应 A(气)B(气)nC(气)(正反应放热)在不同
3、条件下反应混合物中 C 的百分含量和反应过程所需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其它条件相同,a 比 b 的温度高B a 表示有催化剂,b 表示无催化剂C 若 n2,其它条件相同,a 比 b 的压强大D 反应由逆反应开始6对于如下的反应:mA(g)nB(g)pCqD 当其它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反应物 B 的百分含量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分别可用图中曲线 I 和曲线 II 表示,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T1T2 B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C T2T1 D 逆反应是吸热反应7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A 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4、T1T2,正反应吸热 B T1T2,正反应吸热C T1T2,正反应放热 D T1T2,正反应放热8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 2X(g)2Y(g)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第 2 页 共 22 页A B C D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2X(g)2y(g)z(g) (正反应放热) ,在 t1时达到平衡,然后在 t2时开始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停止加热并保温,到 t3时又建立平衡,下图中能表示这一变化情况的是A B C D10今有反应 X(g)Y(g)2Z(g)(正反应放热) ,右图表示该反应在 t1时达到平衡,在 t2
5、时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曲线。则下图中的 t2时改变的条件是A 升高温度或降低 Y 的浓度B 加入催化剂或增大 X 的浓度C 降低温度或增大 Y 的浓度D 缩小体积或降低 X 的浓度11T时,A 气体与 B 气体反应生成 C 气体。反应过程中 A、B、C 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B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ZX时间浓度Ot1t2t2第 3 页 共 22 页A 在(t110)min 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t110)min 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6、 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 0.3molL1 A 0.1 molL1 B 和 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 的浓度仍为 0.4 molL1D 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 A 的转化率增大12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 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 Z、W 均为气体,X、Y 中有一种是气体B Z、W 中有一种是气体,X、Y 皆非气体C X、Y、Z、W 皆非气体D X、Y 均为气体,Z、W 中有一种为气体13已知可逆反应 aAbBcC 中,物质的含量A%和 C%随温度的变化
7、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在 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 该反应在 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第 4 页 共 22 页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4右图表示反应 N2(g)3H2(g)2NH3(g);H92.2kJ/mol。在某段时间t0t6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过程的曲线图,则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A t0t1 B t2t3 C t3t4 D t5t615如图所示,反应 2SO2(g)O2(g)2SO3(g) ;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 SO3的体积(SO3)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A B C D16可逆
8、反应 aA(g)bB(g)cC(g)dD(g);H 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A abcd T1T2 H0B abcd T1T2 H0C abcd T1T2 H0D abcd T1T2 H017在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2NO(g)O2(g);H0,达到平衡。当改变其中一个条件 X,Y 随 X 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第 5 页 共 22 页A 当 X 表示温度时,Y 表示 NO2的物质的量B 当 X 表示压强时,Y 表示 NO2的转化率C 当 X 表示反应时间时,Y 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当 X 表示 NO2的物质的量时,Y 表示 O2的物质的量18右图是温
9、度和压强对 XY2Z 反应影响的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 Z 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上述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X、Y、Z 均为气态C X 和 Y 中只有一种为气态,Z 为气态D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 H019下图表示的平衡混和物中,产物 X 的百分含量在不同压力下随温度改变的情况,在下述哪一个可逆体系中 X 可代表用横线标明的物质A N2(g)O2(g)2NO(g)(正反应吸热)B 2SO3(g)2SO2(g)O2(g)(正反应吸热)C N2(g)3H2(g)2NH3(g)(正反应放热)D 4NH3(g)3O2(g)2N2(g)6H2O(g)(正反应放热)20在容积
10、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A(g)2B(g)2C(g) ,H0;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1P2,纵坐标指 A 的质量分数B P1P2,纵坐标指 C 的质量分数第 6 页 共 22 页C P1P2,纵坐标指 A 的转化率D P1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21对于反应 A(s)2B(g)3C(g)(正反应吸热),平衡混和物中 C 的百分含量 C%与外界条件 x、y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x 表示温度,y 表示压强,且 y1y2y3 B x 表示压强,y 表示温度,且 y3y2y1C x 表示温度,y 表示压强,且 y3y2y1D x 表示压强
11、,y 表示温度,且 y1y2y322在某恒温的容器中,可逆反应 A(g)B(g) xC(g),有如图所示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T1T2 B 压强 p1p2C 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x 的值是 123在下列反应中:A2(g)B2(g)2AB(g)(正反应放热)当其达到平衡时,在下图的曲线中,符合勒沙特列原理的曲线是A B C D 24对气体反应:mAnBeC 温度(T) 、压强(P) 、时间(t)与生成物的体积百分数 C%的关系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第 7 页 共 22 页A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mneB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 mne25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的可逆反
12、应:A(g)B(g)xC(g)(正反应放热)有图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 表示温度,P 表示压强,C%表示 C的体积分数)A P3P4,y 轴表示 B 的转化率B P3P4,y 轴表示 B 的体积分数C P3P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P3P4,y 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 mol 质量26反应过程中 A(g) 、B(g) 、C(g)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15 min 可能是加入了正催化剂B 1015 min 可能是降低了温度C 20 min 时可能是缩小了容器体积D 20 min 时可能是增加了 B 的量27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
13、A(g)B(g)2C(g)(正反应放热) 的正确图象是下图中的第 8 页 共 22 页 A B C D28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正反应放热) ,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A B C D29密闭容器中 mA(g)nB(g)pC(g),反应达到平衡,经测定增大压强 P 时,A 的转化率随 P 而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1)增大压强,A 的转化率_,平衡向_移动,达到平衡后,混合物中 C 的质量分数_。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m、n、p 的正确关系是_。(2)当降低温度时,C 的质量分数增大,则 A 的转化率_,正反应是_热反应。30在密闭容器中,有一定起始浓度的氙(Xe)和
14、F2反应,可得到三种氟化物。各种生成物在平衡体系内的分压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气体的分压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1)420K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反应中消耗 1mol Xe,则转移电子_mol。(2)600800K 时,会发生反应:第 9 页 共 22 页XeF6(g)XeF4(g)F2(g),其反应热H_0(填“” 、 “”或“” ) ,理由是_。(3)900K 时,容器中存在的组分有_。31将物质的量均为 3.00mol 物质 A、B 混合于 5L溶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B2C,在反应过程中 C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1)T0对应的反应速率 V正
15、和 V逆的关系是_(用含“” “” “”表示,下同) ;(2)此反应的正反应为_热反应;(3)X、Y 两点 A 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4)温度 TT0时,C%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5)若 Y 点的 C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25%,则参加反应的 A 的物质的量为_;若 Y 点时所耗时间为 2min,则 B 物质的反应速率为_。32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可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左、右两侧分别进行如下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3Fe(s)4H2O(g)Fe3O4(g)4H2(g)。左侧中加入 SO2、O2、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3.25mol、1m
16、ol;右侧中加入 9 mol的水蒸气和适量的铁粉(忽略铁粉对容器体积的影响) 。当 x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位置 2 处。请填写以下空白:(1)若 x1.5,则左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进行。欲使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 x 的取值范围是_。(2)若 x2,则左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进行,平衡时混合气中 S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 x 的最大值应小于_。T0C%TYX第 10 页 共 22 页33右图所示,温度不变下某容器分隔 AB
17、两部分,A 容积固定不变,B 有可移动的活塞,现在 A 中充入 2molSO2和 1molO2,在 B 中充入 2mol SO3和 1mol N2,在相同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3(g)2SO2(g)O2(g)根据要求填写空白:(1)固定活塞位置在 3 处不动,达到平衡时,设 A 中压强为 PA,B 中压强为 PB,则 PA与 PB的关系是 (填“” “” “” ) ;(2)若要使 A 中与 B 中平衡状态相同,可移动活塞的位置应在 处;(3)若活塞右移到 5 处,达到平衡后,B 中 SO3为 x mol,A 中 SO3为 y mol,则 x与 y 之间的关系为 (填“” 、 “” 、 “”
18、,理由是 。34现有可逆反应:A(g)B(g)3C(g),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 C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甲 乙 丙(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因为 ;(2)若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200和 100时的情况,则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热反应,因为 ;(3)若丙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因为 。35已知 NO2和 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N2O4(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现将一定量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 1L 的恒温密闭
19、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第 11 页 共 22 页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 X 和 Y,其中曲线 表示 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 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2)前 10min 内用 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v(NO2) mol/(Lmin);反应进行至 25min 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 25min 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 升高温度 D 加入一定量的 N2O436如图,将 4mol SO2和 2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等压密闭容器
20、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H0。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4.2mol。试回答:(1)在该平衡状态时 n(SO3)_;(2)若起始时加入 1.2 mol SO2、0.6 mol O2和 x mol SO3,达到平衡状态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状态相同,x 的取值为_;(3)若反应开始时的 v(逆)v(正),达到上述平衡状态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仍为4.2mol。则起始时 n(SO3)的取值范围是_。37如图,活塞的质量与筒壁的摩擦力不计,与 K 相连的细管的体积也忽略不计。在标准状况下:(1)b 中气体与水不接触,打开 K,足
21、够长时间后,a 中气体体积减小的范围是:V(减小) 。(2)在上述(1)之后,快速推 a 中活塞至 a 中气体全部进入b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3)若固定 a 中活塞如图所示,打开 K,移走 b 的密封套,足够长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设溶质不扩散到水槽中) 。B 组组第 12 页 共 22 页38在容积固定的 2L 密闭容器中,充入 X、Y 和 2mol,发生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平衡,以 Y 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 V正、V逆与时间 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Y 的平衡浓度的表达式正确的是(式中 S 指对应区域的面积)A 2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化学 竞赛 试题 资源库 平衡 图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