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福建省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20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二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综合测试卷(二)综合测试卷(二)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1),在河之洲。(诗经关雎)(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礼记)(3),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4)愿为市鞍马,。(木兰诗)(5)?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6)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答案答案(1)关关雎鸠(2)教然后知困(3)三军可夺帅也(4)从此替爷征(5)问君何能尔(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何当共剪西窗烛(8)提携玉龙为君死(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8)报君黄
2、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9)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出了凋零之花的独特生命价值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这样的诗句是:,。(10)在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写出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处境的诗句是“,”。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出师表中的“表”是中国古代臣民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B.鲁迅和冰心都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分别有孔乙己和小桔灯等。C.刘禹锡的世说新语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是我国古代的志怪小说。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等。答案答案C“刘义庆”而非“刘禹锡”,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而非志怪小说。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
3、求作答。(6分)踏上积石峡里的黄河河底,我就甲(A.迫不及待B.急不可耐)地盯着脚下的河底,昔日喧嚣咆哮的黄河,如今静谧得只听得见我的心在怦怦(A.pnB.pn)跳动;干h的黄河河床,呈现着一片神圣而乙(A.肃静B.肃穆)的灰褐色,竟是个“巨石阵”,犹如“水底石林”。河底石虽然面貌各异,可全是优美的曲线组合,没有一条直线,没有一处棱角,处处光滑无比。黄河水万古不息的抚摸,铮铮巨石摸得光溜溜了。(1)请为文中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请在处填写正确的汉字。(2分)(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选项填入下面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乙(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
4、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修改句:解析解析(1)怦怦,拟声词,形容心跳的声音,故读音为png。涸,读音是h。(2)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急不可耐: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或形势紧迫。根据文意,可判断出甲处应该选“迫不及待”。肃静:严肃寂静。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根据文意,乙处应该选“肃穆”。(3)此句的问题在于主语不明确,可在“铮铮巨石”前加上“把”字。答案答案(1)B涸(2)AB (3)黄河水万古不息的抚摸,把铮铮巨石摸得光溜溜了。二、阅读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5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5、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点明地点,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B.“争”和“啄”描绘出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C.颈联描绘出鲜花盛开、草长莺飞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致。D.全诗紧扣住早春景物特征,寓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答案答案C从颈联中的“渐欲”“浅草”“没马蹄”等词及全诗的内容来看,诗歌描绘的是早春的景象,“鲜花盛开、草长莺飞”并非早春之景。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早春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2分)答案答案这两句诗抓住“早莺
6、”“暖树”“新燕”“春泥”这些早春景象,细致地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早春图。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态,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
7、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滕文公下)乙王十朋,永嘉人,知泉州。初到任,会七邑宰劝酒,历告以爱民之意,出一绝云:“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恻怛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其为政甚严,而能以至诚感动人心,士之贤者诣门以礼致之。朔望会诸生学宫讲经询政。讼至廷,晓之以理义,多退听者。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又尝割俸钱,创贡闱。他善政尤多。去之日,父老儿童攀辕者不计其数,十朋亦为之垂泪。泉人怀之如父母。(节选自黄仲昭八闽通志)注七邑宰:七县知县。南宋
8、孝宗乾道四年(1168),王十朋知泉州,时泉州下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七县。恻怛:恻隐。廷:官署,地方官吏办事的地方。俾:使。贡闱:科举考试的地方。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往之女家女:(2)贫贱不能移移:(3)会七邑宰劝酒会:(4)他善政尤多尤:答案答案(1)同“汝”,你(2)改变(3)适逢(4)特别解析解析(1)(2)两小题来自课内,考生根据所识记的知识点进行回答即可。(3)(4)两题虽是课外的句子,但可以联系所熟悉的文章,这两个词分别与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的“会”和小石潭记中“水尤清冽”的“尤”用法相同。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9、项是(3分)()A.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B.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C.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D.僚属间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即可得出答案。这几句的意思:属官中间有品行不好的,他反复警告劝诫,使他们悔过自新。“有”是谓语动词,“为不善者”是宾语,可在“者”后停顿,由此排除B项和D项,“俾”是“使”的意思,“之”做宾语,使宾语怎么样,所以后面不宜分开,由此排除A项。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分)(2)泉人怀之如父母。(2分)答案答案(
10、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了。(2)泉州人怀念他像怀念(自己的)父母一样。9.甲文中孟子指出“大丈夫”在顺境中应该如何作为?(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中王十朋是如何践行孟子这一主张的?请简要概括。(5分)答案答案第一问:得志,与民由之。第二问:严格执政;给学生讲授经书,拿政事考问他们;用道理、正义开导来打官司的人;反复劝告品行不好的下属,使他们改过自新;拿出自己的俸禄,建科举考试的场所。(答出其中的四点即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第一问考查对甲文内容的理解,“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为: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
11、,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第二问考查对乙文内容的理解,从“为政甚严”“讲经询政”“讼至廷,晓之以理义”“有为不善者,反复告戒,俾之自新”“尝割俸钱,创贡闱”等句中可得到答案。参考译文参考译文王十朋是永嘉人,任泉州知府。刚刚到任,赶上七县的县令劝酒,王十朋一一告诉他们要爱护百姓,写出一首绝句:“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恻恒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王十朋执政很严格,并能用最大的诚意感动人心,贤士们登门拜访,用礼物向他表示敬意。到初一、十五的时候,王十朋在学宫聚集读书人(给他们)讲授经书,拿政事考问他们。百姓到官府打官司,王十朋用公理、正义来开导他们,大多能使人(心服)而退。属官中间有品行
12、不好的,他反复警告劝诫,使他们悔过自新。他又曾经拿出俸禄,创办了科举考试的场所。他良好的政绩非常多。离开的那天,老百姓、小孩拉着他的车子(舍不得他走)的人不计其数,十朋也为此流泪。泉州人怀念他像怀念(自己的)父母一样。(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想念冬日一炉火想念冬日一炉火李风玲立冬了,天冷了。城里的楼房渐次开始供暖。屋子里热烘烘的,热量是有了,可我总觉得,这“热”看不见摸不着,总不如从前的那一炉火,来得生动,立体,有味道。记忆中的第一炉火,燃在小学三年级。那个冬天的下午,正在教室里看着我们读课文的老师,似是突发奇想地说:“天冷了,我们砌个炉子怎么样?”只有十多岁的我们,并
13、不知道怎样砌成一个炉子。老师其实是同村的长辈,他一个人守着这间小小的学校,不但教语文、数学、音乐和体育,还要敲钟打锣,修修补补。于是,这个冬日的下午,心灵手巧的老师说干就干。年纪尚幼的我们也根本帮不上老师的忙,只是坐在凳子上看着老师一个人在那里摆弄忙活。他先是在教室里端详了半天,然后决定将炉子砌在教室的正前方,那里的空场比较大。选好了位置,老师便开始和泥,搬砖,砌炉子。也就半个下午吧,一个又高又粗的炉子便砌成了。算到现在,已是三十多年过去了,但我却仍记得那炉子的大致模样。它底座较粗,上身稍细,敦实实的,像班里某个憨厚的胖男孩。老师去教室外面拾了点干柴树叶,火柴一擦,那火苗便起来了。只听得偌大的
14、炉膛里呼呼作响,就是炉火熊熊的感觉。我们经常在下课的时候,将手贴到那炉子的外壁上去。用泥抹成的炉壁,暖得非常妥帖。它好像会呼吸似的,一丝丝渗透到我们的肌肤里去。不记得那炉子生了多久,也不记得是不是在春天来临的时候拆掉了。但那就是我记忆中的第一炉火,后来的初中和高中,都再没有任何取暖的经历。我们就在教室或者宿舍里,靠着自己青春的热度,熬过每个冬天。生命中的第二炉火,是在毕业以后。21岁,我大专毕业回到家乡小镇。从教的学校办公室有十几间。每到冬天,寒意渐深时,学校就开始发放炉具,准备生火取暖。那些年年都要取出来的炉具啊,真是有着足够顽强的生命力。炉子早就生了锈,管子就更不用说,有些还破了窟窿。但是
15、,照样拿出来用。年长的老师负责技术指导,年轻的则踩着高凳安装。管子应该用几截,弯脖应该用几个,老师们都是有商有量,斟酌再三。还有的老师打水和泥“膛炉子”。所谓“膛”,就是在炉子的内壁上抹一层泥。经验告诉我们,“膛”过的炉子烧的火会更旺。一切就绪。办公室的前辈说:“中午我们祭炉子!”个“祭”字,有着很强的仪式感。祭炉比生炉,还要让同事们兴奋。大家买菜的买菜,割肉的割肉。也不是什么精菜细菜,不过就是萝卜、白菜、粉皮、豆腐,就那么热气腾腾地炖上一锅儿。有老师在炉管上放了几只咸鱼,那鱼让火一烤,真是满屋飘香。老师们都很自觉,谁早到谁就会生炉子。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们便围着火炉,谈天说地。聊自己的学生,
16、也聊国际形势。炉火将我们的脸烤得通红,炉上的水壶“嗞嗞嗞嗞”冒着热气。我们烤着火炉,抱着水杯,全然忘记了室外是怎样的天寒地冻。炉子烧了整个冬天。从大雪刚至,烧到春暖花开。然后它就被收拾起来,待到来年冬天,雪花一飘,又会被重新取出,等那炉子管子钩子铲子叮叮当当地安装起来,照样会炉火熊熊,一季暖冬。生命中的第三炉火,是在我结婚以后。婚期定在冬天。老公买了新的炉具,安在小小的新房里。仍旧是铁皮炉,炉盖一圈儿一圈儿的。管子锃亮,一截伸出屋外。老公劈了木头,买了齐整的煤块。然后揉一团报纸,用火柴点了,扔进炉膛里去。紧接着再放几块砍好的粗细适中的木头,便听得炉膛里“轰轰”作响,有火苗从炉口窜出来。但是不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2020 中考 语文 模拟 测试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