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变换分析法.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四讲-变换分析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讲-变换分析法.ppt(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讲第四讲 变换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一 示例分析v1、鸡不吃了。v直接成分分析法无法说明是歧义结构。v因为“鸡”和“吃”的语义关系不同。v2、“咬死了猎人的狗”是歧义而“咬死了猎人的鸡”不是歧义,为什么?v直接成分分析法无法解释。v因为“狗”和“咬”的语义关系有两种,“鸡”和“咬”的语义关系有一种。 3、我在屋顶上看到了他。v是不是歧义结构?如果是歧义句有几种意义?v直接成分分析法无法解释。v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个句子有三种意义:v(1)我在屋顶上,他不在,我看到了他。v(2)他在屋顶上,我不在,我看到了他。 v(3)我和他都在屋顶上,我看到了他。 v4、下列句子都是“NP施事在NP处所看到了N
2、P受事”结构的句子,它们表达意义相同吗?v(1)我在食堂看到了他。v(2)我在飞机上看到了长城。v(3)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倪萍。v(4)我在QQ上看到了小刘。v(1)是歧义结构,(2)、(3)、(4)都不是歧义结构。(1)有三种意义,分别是(2)、(3)、(4)所表达的意义。通过句式变换可以得到验证: v(1)我在食堂看到了他。v我在食堂,他不在食堂,我看到了他。v我不在食堂,他在食堂,我看到了他。v我和他都在食堂,我看到了他。 v(2)我在飞机上看到了长城。v我在飞机上,长城不在飞机上,我看到了长城。v(3)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倪萍。v我不在电视上,倪萍在电视上,我看到了倪萍。v(4)我在QQ上看
3、到了小刘。 v我在QQ上,小刘也在QQ上,我看到了小刘。 二 变换分析法简介v(一)变换transformationv在英语语法中有不同含义,一是,传统语法中指句子改换;二是,美国描写语言学中指不同句式的变换;三是,在转换生成语法中指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v朱德熙先生在运用中根据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需要加以改造发展,形成一套有关变换分析的理论。他认为变换是句式的变换。v(二)变换分析法朱德熙先生是汉语语言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汉语语法研究方面,在研究方法上,批判地吸收国外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中,不断为语言学研究开辟新途径。三三 变换的手段和原则变换的手段和原则v
4、(一)变换的手段v1、成分换位(语序)。(移位)v更换原式中的某个或某些成分的位置,从而构成不同于原式的变换式。 v如:我喜欢苹果。v苹果我喜欢。v2、成分增减。(添加/删除)v在原式上增加或减少一些成分构成变换式。v如:狼把羊吃了。狼吃了羊。v狼吃了羊。 狼把羊吃了。v3、成分替换。(替代)v替换原式中的某个或某些成分构成变换式。v张三不但去北京,张三还去南京。v张三不但去北京,他还去南京。 v4、成分分合。(合并/分裂)v通过对原式中的某个或某些成分的分裂与合并构成变换式。v如:我喜欢唱歌和跳舞。 v我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v(三)变换的原则v变换矩阵: 原式包含若干句子,变换式包含若干句
5、子。把原式和变换式中一部分相应的句子写出来,就会形成一个形式上的方阵,即变换矩阵。 (1)我借给你一支笔使。 我借一支笔给你使。(2)我送给你一瓶酒喝。 我送一瓶酒给你喝。(3)我递给他一张报纸看。 我递一张报纸给他看。(4)他租给我一间房住。 他租一间房给我住。v横行的句子:原式和变换式中相对应的句子。 v竖行的句子:原式中各句子或变换式中各句子。 v1、同一性原则。v在变换矩阵中,原式和变换式中各构成成分在语法,语义上具有同一性。v(1)语法同一性:原式和变换式中相对应的成分的词类或次位相同。 v(2)语义同一性:原式和变换式中相对应的成分的词义相同,各构 v2、平行性原则。v在变换矩阵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变换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