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判断(二)ppt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4.第三章判断(二)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第三章判断(二)ppt课件.pptx(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4.第三章 判 断 (二)第三章 判 断(二)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负判断真值表的判定 模态判断第一节 联 言 判 断一、什么是联言判断联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例如:“生活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工作。”“司马迁不仅是史学家,而且是文学家。”以上两例都是联言判断,第一例断定了“生活不是享受”和“而是很辛苦的工作”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第二例断定了司马迁“是史学家”和“文学家”两种情况同时存在。联言判断逻辑形式:p并且q。联言支(两个或两个以上)一般用符号p、q表示;符号表达式:pq(读做合取,pq读做p合取q),如果联言支为三支,可写成:pqr。联结词
2、的语言形式有“并且(和)”“既又”“而且”“而”“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二、联言判断的真假值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或特征,只有当全部联言支所断定的情况都存在时,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只要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联言判断就是假的。也即当且仅当联言支全真时,联言判断为真。联言判断pq的真假值和支判断p、q的真假值的关系,可以用真值表来表示,见表3-1。pqp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表 3-1张某是班干部张某是学生会干部张某既是班干部又是学生会干部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具体实例见表3-2。表 3-2具体实例见表3-2。 表 3-2第二节 选 言 判 断一、什么是选言判断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
3、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例如:“这篇讲话稿或者是李秘书写的,或者是张秘书写的。”“某人的出生地,要么是河北,要么是山西。”以上两例都是选言判断,第一例断定“这篇讲话稿”,是“李秘书写的”或者“是张秘书写的”两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第二例断定“某人的出生地”,是“河北”还是“山西”两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构成选言判断的支判断称选言支。有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之间具有并存关系,是相容的,可以同时存在。例如:“某人是画家,或是书法家。”这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可以并存。有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之间不具有并存关系,是相排斥的,不可以同时存在。例如:“物质要么是混合物,要么是纯净物。”这个选言判断的
4、选言支不能并存。二、选言判断的种类根据选言支断定的事物情况是不是可以共同存在(是否可以同真)。选言判断分为两种: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一)相容选言判断1.什么是相容选言判断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并且可同为真的选言判断。例如:“学习成绩不好,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对,也可能是学习不认真。”“某人或者是演员,或者是导演。”以上两个判断都是相容选言判断,它断定了两种情况至少有一个为真,也可以同时为真。逻辑形式:p或者q。符号表达式:pq(读做析取;pq读做p析取q)。相容选言判断的联结词的语言表达形式还有“也许也许”“可能可能”等。pqp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某人或者是演
5、员或者是导演某人或者是演员,或者是导演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2.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当全部选言支所断定的情况至少有一个存在时,相容选言判断就是真的。当全部选言支都为假时,相容选言判断才是假的。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可以用真值表表示,见表3-3。表 3-3具体实例见表3-4。表 3-4(二)不相容选言判断1什么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例如:在困难面前不是迎头而上,就是畏难退缩。某人要么出生在国内,要么出生在国外。以上两个判断都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它断定了两种只有一个为真,不能同时为真。逻辑形式:要么p要么q。符号表达式: ( 读做不相容析取,
6、 读做p不相容析取q)。联结词有“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二者不可得兼”。(二)不相容选言判断1什么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选言支中有一个并且只有一个为真的选言判断。例如:在困难面前不是迎头而上,就是畏难退缩。某人要么出生在国内,要么出生在国外。以上两个判断都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它断定了两种只有一个为真,不能同时为真。逻辑形式:要么p要么q。符号表达式: p q ( 读做不相容析取, p q 读做p不相容析取q)。联结词有“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或二者不可得兼”。pqP q真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某人要么出生在国内要么出生在国外某人
7、要么出生在国内,要么出生在国外真真假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2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或特征是几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存在,因此,它所包含的选言支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有并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其余选言支为假时,该不相容选言判断为真;在其他任何情况下,都是假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真假情况,可以用真值表表示,见具体实例见表表3-5。3-6。三、运用选言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一)选言支必须穷尽如果选言支不穷尽,则可能遗漏唯一为真的事物情况:而如果选言支穷尽,则事物的一切情况都包括无遗,其中必有取值为真的选言支,从而保证整个选言判断为真。如果需要限定,就一定要有说明,否则,人们就会以
8、穷尽一切选言支的选言判断来对待。(二)不能混淆不同类型的选言判断对两种选言判断的区分:区分两种选言判断的逻辑根据,要善于利用真值表方法说明两种选言判断的区别,语言表达形式上的区别。(三)不能混淆相容选言判断与联言判断由于联言判断和相容选言判断人的支判断都具有相容性,须防止相互混淆。准确区分联言判断和相容选言判断的依据:一是看联结词;二是看复合判断与支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联言判断必须在所有的支判断都为真时才成立,而相容选言判断只要有一个支判断为真就可以成立)。第三节 假 言 判 断一、什么是假言判断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是指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
9、判断。例如:如果他是盗窃犯,那么他就去过现场。只有认识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当且仅当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角形三个的角才相等。以上都是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逻辑特征是其对事物情况的有条件的断定。普通逻辑主要涉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支判断有两个:一个作为原因的称为“前件”,用p表示;一个作为结果的称为“后件”,用q表示。(一)充分条件:设有事物情况p和事物情况q,如果事物情况p存在,事物情况q就必然存在;而p不存在,q不一定不存在(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充分条件。简言之,“有之必然,无之未必不然”。例如:“摩擦”就必然“生热”,就是一个充分条件。
10、而不“摩擦”是否“生热”,那就不确定,现实中有许多“生热”不一定是“摩擦”引起的。(二)必要条件:设有事物情况p和事物情况q,如果没有事物情况p,事物情况q就必然不存在;而有p,却未必有q(即可能有q,也可能没有q),在这种情况下,p就是q的必要条件。简言之,“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例如:“不满18周岁”是“没有选举权”,要是“满18周岁”,就必然“有选举权”吗?诸如那些“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人。(三)充分必要条件:设有p和q分别为两个事物情况。如果有p,就必然有q;而没有p,则必然没有q。如果有q,就必然有p;如果没有q,就必然没有p。这样,p就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言之,“有之必然,无
11、之必不然”。例如: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那么“三角形三个的角才相等”;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不相等”,那么“三角形三个的角也不相等”;如果“三角形三个的角相等”,那么“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如果“三角形三个的角也不相等”,那么“三角形的三条边不相等”。二、假言判断的种类二、假言判断的种类根据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是后件的不同条件,假言判断又可以区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充分条件假言判断1.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例如:“如果死者是中毒而死的,那么死者就会有一系列中
12、毒的症状”,是断定“死者是中毒而死的”是“死者就会有一系列中毒的症状”的充分条件。“如果患肺炎,那么就会发烧”,是断定“患肺炎”是“就会发烧”的充分条件。以上两例都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2.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符号表达式:pq(读做蕴涵;pq读做“p蕴涵q”)。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词还有“假如就”“倘若则”“既然就”。3.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p真,q真;p假,q真假不定。如果p真,q假,那么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假。例如:“如果患肺炎,那么就会发烧”,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前件“患肺炎”真时,后
13、件“发烧”必然真;前件“患肺炎”假时,后件“发烧”可以真,可以假;如果前件“患肺炎”真时,而后件“发烧”假,那么,“如果患肺炎,那么就会发烧”就是假的。pqp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患肺炎发热如果患肺炎,那么就会发热真真真真假假假真真假假真4.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见表3-7具体实例见表3-8。表 3-7表 3-8(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1.什么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例如:“只有温度适宜,种子才能发芽”,是断定“温度适宜”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以上例子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2.逻辑形式:只
14、有p,才q。 符号表达式:pq(读做“逆蕴涵”;pq读做“p逆蕴涵q”)。 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词还有“除非不”“没有没有”“不不”。3.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p假,q一定假;p真,q真假不定。如果p假,q真,那么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假。例如:“只有温度适宜,种子才能发芽”,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前件“温度适宜”假时,后件“种子发芽”一定假;前件“温度适宜”真时,后件“种子发芽”可以真,可以假。如果前件“温度适宜”假时,而后件“种子发芽”真,那么,“只有温度适宜,种子才能发芽”就是假的。pqpq真真
15、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温度适宜种子发芽只有温度适宜,种子才能发芽真真真真假真假真假假假真4.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见表3-9。具体实例见表3-10。表 3-9表 3-10(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1.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简称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例如:“一个整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是断定“一个整数能被2整除”是“一个整数是偶数”的充要条件。当且仅当金属材料完好,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是断定“金属材料完好”是“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的充要条件。以上都是充要条件。2.逻辑形式:p当且仅当q。符号表
16、达式:p q( 读做等值;p q读做“p等值q”)。在汉语中很少有表达充要条件的语词,“当且仅当”只运用于数学中。3.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情况一个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假,是由前件和后件的真假来确定的。一个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p真,q一定真;p假,q一定假。如果p真,q假,p假,q真,那么这个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假。例如:“当且仅当金属材料完好,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这个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真,前件“金属材料完好”真时,后件“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一定真;前件“金属材料完好”假时,后件“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一定假。如果前件“金属材料完好”真时,而后件“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假,前件“金属材料完好”假
17、时,而后件“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真,那么,“当且仅当金属材料完好,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就是假的。4.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见表3-11。具体实例见表3-12。pqP 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真 金属材料完好超声波顺利通过当且仅当金属材料完好,超声波才能顺利通过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真表 3-11表 3-12三、运用假言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三、运用假言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一)假言判断之间的联系假言判断之间的联系在于各种假言判断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密切联系,可以相互等值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就是p必要条件;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如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第三章 二ppt课件 第三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