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 规章制度.docx
《信息技术2.0 规章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2.0 规章制度.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 2.0 规章制度一、工作目标采取“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校推进、学用融合”的推进策略, 到 2022 年底,完成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每人不少于 50 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 50%),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二、工作措施(一)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围绕工程实施总体目标任务,在市级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统筹指导下,各县市区和学校要将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纳入教师全
2、员培训规划和校本研修规划,制定县市区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方案和学校“整校推进”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细化措施, 明晰责任,操作性强,体现区域和学校特色。(二)开展各级管理、专家、测评团队的培训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县市区级管理团队和市级专家培训团队的 作用,组建县级专家培训团队和测评团队,并依托工程实施承训机构开展各级管理、专家、测评团队指导能力提升培训。县级管理团队要指导学校加强校级管理团队的建设与培训,提升学校管理团队的信息化领导能力和校本研修“整校推进”的组织能力,服务教师全员提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测评团队要按区域教师数的 100:1 或 200:1 比例,选拔一
3、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学科教师为县级测评员,开展校本应用考核测评员培训,熟练掌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规范中 30 个微能力点相关知识,提升测评员测评能力。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切实提高管理、专家、测评团队规划设计、校本研修、校本应用考核等方面的指导能力。(三)开展教师全员校本研修学校要在县市区的规划和指导下,以“助力学校教学创新,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管理团队的统领作用,建立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管理机制,把信息化领导力落到实处。基于本校实际情况,针对问题与需求,制定可提升、可检测、可达成的
4、目标任务。要立足“整体提升”,组建由电教、教研、学科教师共同组成的研修共同体,形成“学校指导有研修方案,教研组互助有专题研修计划,教师选学有任务清单”的研修机制,确保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有效推进。强化应用重在提高实效,要立足“问题解决”,建立实践应用的激励机制,通过教研组研讨、学校交流等,推动教师应用,保证线下 25 学时实践应用活动取得实效。(四)开展教师全员校本应用考核教师全员校本应用考核旨在检验教师校本研修、应用实践的效果,同时也是检验工程实施质量的关键。校本应用考核在教师全员完成校本研修、应用实践后进行,考核内容以学校管理团队制定的提升工程2.0 实施规划和方案中明确的研修内容
5、为主。考核的组织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应用考核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陕教师办20205 号)进行。三、工作安排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3 月,由省级完成 8 个脱贫县 65%学校的能力提升工程 2.0“整校推进”任务。5 个非贫困县(榆阳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高新区)完成至少 70%学校的推进任务。2022 年 3 月至 2022 年 9 月,省级负责 8 个脱贫县剩余学校“整校推进”任务。非贫困县完成其余学校的推进任务。市教育局在能力提升工程 2.0 实施期间,根据各县市区推进工作安排,组织专家对工程实施不定期进行督导检查。2022 年 9 月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技术2.0 规章制度 信息技术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