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2.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第九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 污水污染指标中,固体物质的分类水中全部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 =溶解性固体( DS) +悬浮固体( SS)。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 SS)。固体残渣依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固定性固体( FS)。600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即为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就是固定性固体( FS)2 BOD COD BOD 5 TOC TOD生化需氧量 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5 日生化需氧量( BOD5):测定有机物第一阶段的生
2、化需氧量至少需要20 天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周期太长,故目前以5 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BOD5=70%BOD 20化学需氧量 COD :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mg/L 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得 CODMn/OC,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测得 CODCr/COD总有机碳 TOC : 包括水样中全部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总需氧量 TOD :当有机物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就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3 水体自净作用的定义和净化机制定义: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流淌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机制: 1物理净化:稀释、扩
3、散、沉淀或挥发(2) 化学净化:氧化、仍原、分解(3) 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4 受到污水污染的河流, 依据水体中 BOD5 和 DO 曲线的关系, 可以分为哪几个区域(氧垂曲线)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污染带: BOD5、DO 均下降显著阶段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 格栅和筛网的作用和去除对象格栅: 格栅由一组或数组平行的金属栅条、 塑料齿钩或金属筛网、 框架及相关装置组成, 倾斜安装在污水渠道、 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前端, 用来截留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筛网: 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用于短小纤维回收 振动筛网、水力筛网 2
4、格栅和筛网的分类栅条净间隙分类:粗格栅 50100mm,中格栅 1040mm,细格栅 1.510mm,超细格栅 0.51mm格栅外形分类: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清渣方式分类:人工清渣、机械清渣3 沉淀法在污水处理厂中,主要用于哪几个方面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 预处理手段用于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污水的初级处理初沉池: 去除污水中悬浮固体, 同时去除一部分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别二沉池:分别悬浮生长生物处理工艺中的活性污泥, 生物膜法工艺中脱落的生物膜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将污泥一起进一步浓缩,以削减体积4 沉淀的类型和各种类型的特点及应用自由沉淀 (悬浮固体浓度不高)
5、: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完成沉淀过程,颗粒的沉淀轨迹呈直线。颗粒的物理性质均不发生变化(沉砂池)絮凝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颗粒之间有相互絮凝作用) :颗粒因相互集合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颗粒的质量、外形和沉速是变化的(化学 混凝沉淀、二沉池中间段)区域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较高 5000mg/L 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四周其他颗粒影响, 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 与澄清水有清楚的泥水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二沉池下部、污泥重力浓缩池开头阶段)压缩沉淀 (悬浮颗粒浓度很高) :颗粒相互之间相互接触,相互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
6、下被挤出, 使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 污泥重力浓缩池)5 自由沉淀理论的假定条件(斯托克斯方程)沉淀开头时, 因受重力作用产生加速运动, 经过很短的时间后, 三种作用力达到相互平稳时,颗粒即呈等速下沉,故一般当成匀速来看球状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 (斯托克斯方程)颗粒沉速的打算因素是 ,为正时颗粒以 u 下沉。为 0 时呈随机悬浮状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态。为负时颗粒以 u 上浮u 与颗粒直径 d 的平方呈反比,增加颗粒直径有助于提高沉淀速度u 与液体黏度 成反比, 随水温上升而下降,即沉速随水温上升速度增大6 表面水力负荷(沉淀池的溢流率)q=Q/A= 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水污染 控制工程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