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2014年是国家对重点地区实行大气“国考”的第一年.12月30日,南京市环保局发布消息,南京今年PM2.5下降2%的考核目标已基本完成“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xxxx相当于()A2.5106kmB2.5103mmC2.5101nmD2.5109m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初中生跑100m约需7s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
2、都很常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秋天,早晨花草上细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C夏天,打开冰箱门,门口冒出“白汽”,这是升华现象D初冬,早晨地面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固现象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6“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而坐在其中的航天员认为自己是静止
3、的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飞船B地球C月亮D太阳7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 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8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ABCD9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
4、正的是()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10为了规范交通行为,南宁市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C凹透镜,成放大的虚像D凹透镜,成缩小的虚像11如图所示,小明将两端开口的圆筒A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并把圆筒插入剪去顶部的易拉罐中,制成了一个光屏可移动的小孔成像观察仪,用观察仪进行小孔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观察仪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实验时,应将小孔对着物体,眼睛在B端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C实验时,应将B端对着物体,眼睛在小孔处观察光屏上物体的像D
5、如果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物体的像变小12如图甲所示是一个魔术箱,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使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从左侧的小孔射入,从右侧小孔射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可见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若魔术箱内部只由若干平面镜组成,根据这一奇怪的现象,小明对魔术箱内部的结构(如图乙)进行了猜想,下列猜测合理的是()A内部有一块平面镜即可B内部有二块平面镜即可C内部至少有三块平面镜D内部至少有四块平面镜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9分)13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1)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处控制噪声(2)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按规定,汽车在
6、小区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的14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填“热”、“冷”),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而制成15给下列的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一辆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正常速度约10016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到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的情形(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17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
7、被测者相距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18如图,通过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A为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光的热效应时,可以,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 实验表明的热效应最大19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增大/不变/减小)20如图是小球下落过程所得的照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通过分析比较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21如图所示,“神舟十号”
8、与“天宫一号”运动到相距30m的位置时,开始发送和接受电磁波信号控制对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则其传播速度大小为m/s; 从自动控制对接,直到相互接触共耗时150s若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十号”是的,且速度为m/s22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华在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上以正常步行的速度步行12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正常步行的速度为m/s; (2)小华平常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m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三、解答题(作图每图2分,每空1分,其中24题解答必须有过程共计47分)23(1)如图
9、甲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乙所示,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3)如图丙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24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8: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一座桥梁,列车全部通过这座桥梁的时间30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2)火车的长度25如图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如图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丙是记录某同学上体育课时跑完1500m的时间为s26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
10、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选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填“相同”或“不同”)图(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即可)(3)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
11、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27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他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图示是他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 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22.135.440.9(1)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在水面处会发生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度(2)除上述得到的结论外,你还能初步得到哪些结论?请写出其中一条:28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
12、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桌面上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A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实验时玻璃板应放置,否则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2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当他将蜡烛、凸透镜
13、、光屏调节到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些(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在上午第二节课后(9:30左右),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
14、焦点位置,其理由是30在模拟探究人眼视力缺陷的实验中: (1)图甲是实验中出现的情形,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选填“上”或“下”)调整(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能成倒立、的实像; 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31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甲所示(1)
15、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这是因为此时(2)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3)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象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4)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一段路程后,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选填“正”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选填“改变”或“不变”)的(5)实验中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有关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
16、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4年是国家对重点地区实行大气“国考”的第一年.12月30日,南京市环保局发布消息,南京今年PM2.5下降2%的考核目标已基本完成“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xxxx相当于()A2.5106kmB2.5103mmC2.5101nmD2.5109m【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m=1012nm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解答】解: 因为1m=106m,所以2.5m=2.
17、5106m=2.5103mm故选B【点评】此题以社会普遍关注的PM2.5为素材,考查了长度不同单位的换算,体现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70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D初中生跑100m约需7s【考点】温度; 时间的估测; 长度的估测; 声速【专题】应用题; 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 A、洗澡水的温度比人体温度略高,大约在40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
18、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声音中的传播速度为0; 故B不符合实际; C、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般,约为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在15s左右,不会达到7s,就连世界百米冠军的成绩也在9s以上; 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3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都很常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秋天,早晨花草上细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C夏天,打开冰箱门,门口冒出“白汽”,这是升华现象D初冬,早晨地面上出现的白
19、霜,这是凝固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答】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夏天打开冰箱门,门口冒出“白汽”,这是液化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不属于凝固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
20、知识点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音的产生; 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C、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但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
21、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及基本性质,是一道基础题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不光是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注意对一些实验知识的积累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电视遥控器B医用“B超机”C验钞机D夜视仪【考点】紫外线【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紫外线具有化学作用强、生理作用强、荧光效应强的特
22、点,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来判断此题【解答】解:A、红外线方向性好,可以用作电视遥控器; B、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B超就说明这一点; C、紫外线有荧光效应,使荧光物质发出荧光,可以做成验钞机,检验钱的真伪; D、红外线热作用强,一切物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高温物质辐射红外线强,因此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军事上故选C【点评】红外线:光谱中红光之外的部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也不停地吸收红外线; 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特点: (1)热作用强:烤箱、浴室里的暖灯、夜视仪、热谱图(2)穿透力强:航空摄影(3)遥感、遥控:卫星遥感、家用遥控器紫外线:光谱中紫光之外的部分天色紫外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花荡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 扬州市 江都 区花荡 中学 年级 期末 物理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