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学好化学需要一定量的记忆和背诵,不记忆周期表就无法推断物质的性质,不记忆一些基本的物质和反应就无法归纳总结其中的规律。下面小编给你分享的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欢迎阅读。 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1】 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2、。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品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2】 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
3、入混合物中间。 测物质溶解度。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实验室蒸馏石油。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 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3】 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它们是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知识点精髓总结 高考 化学 知识点 精髓 总结 必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