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说课稿范文]-中学语文说课稿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说课稿范文]-中学语文说课稿精选.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语文说课稿范文 中学语文说课稿精选 说课,就是教师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中学语文说课稿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语文说课稿范文:孤独之旅 说教材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的心理和生活。本单元选编的是一组写少年生活的小说,选文有充满无限遗憾的故乡、有揭露金钱罪恶的我的叔叔于勒、有反应教育现象的心声,以及感受成长的孤独之旅。孤独之旅,所写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虽然是自读课文,但仍然利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主
2、题 文章通过描写杜小康随父亲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刻画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揭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地成熟这一道理。小说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 情节结构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巧妙剪裁与布局,揭示了文章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对孩子进行磨难、挫折教育实施的必要。 环
3、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段落主要有:第9段,第12-13段,第21段,这些环境描写强化了孤独的氛围,增强了杜小康的恐慌不安的感受;第24-25段,描画了一幅优美、恬静的画面,暗示杜小康的心理逐渐趋向平静,但对于未来漫长的孤独,他仍然觉得恐慌。第36段写暴风雨中的情景,恶劣的自然环境是促进杜小康思想转化的一个因素,突来的暴风雨,使杜小康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迅速地成长起来。第47段,雨过天晴,美好的夜色,预示着杜小康的成熟。这些环境都突出了“孤独”这个意境,这也是杜小康成长的环境。它为表现人物的变化、文章的主题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心理描写 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如第11段,写杜小康最初面对孤独时和面对
4、不可知的未来时的茫然。第21段,面对更加孤独的环境时,杜小康心中的恐慌与胆怯。再如第29-31段,孤独中的人们越发孤独,并逐渐强化成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杜小康很自然地想到回家,并且这种意识一发便不可抑止。第38、43-46段,是杜小康走向成熟和坚强的过程。他敢于在暴风雨中独自找寻失散的鸭群,没有恐惧,强烈的责任感使他能够承担困苦、孤独的侵扰。第48段,更是鲜明地揭示了杜小康的成长,“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文章对于杜小康的心理描写很细腻,面对孤独,他由恐慌到面对乃至最后战胜它,这段心路历程通过杜小康不同的感受表现出来,也体现了他逐渐成长的主题。 语言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很值得品味。如
5、:“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写出芦苇的广袤,“绿色的浪潮”不仅可见其色,更可见其动感与生机,将景物写活了。“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芦荡愈幽深繁茂愈反衬出小船的孤小,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才愈为真切。写暴风雨一段“早上,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写景如在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将暴风雨的狂暴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单元教学目标:作为小说单元的教学目标为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体,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艺术特色,品味小说的语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快速阅读的相关知识,培养快速阅读的能力。 结合文本,感受文中主人公面对“孤独”心理
6、的变化,从而把握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线索。 设置问题,渲染情境,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杜小康所经历的“孤独”之旅。 结合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畅谈各自“成长”的体会与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孤独,勇敢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品味“孤独”,体会“成长”的感受。 2、理解编者命题“孤独之旅”的含义。 3、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梳理出主人公对“孤独”感受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主人的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
7、主题起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进入作品情境,理清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五)学习方法 1、朗读法:学生通过朗读,在诵读中进入作品意境,理解主人公情感。 2、圈地批注法:圈点批注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对于知识来讲也有助于知识的巩固。 3、自主学习法: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同时在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应该是自主学习在前,因此我预先设计了讲学案,学生自己完成,解决简单问题如:生字词、作家、情节等。将课堂时间更有效化。 说教学过程: 一、谈“孤独”导入
8、。课件出示一些体现孤独的图片,让学生欣赏之后说说感受。 师:咱们今天这节课,要去品尝一份孤独,这份孤独来自我们的同龄人杜小康,让我们一路跟着他,沿着他的足迹,去走一趟孤独之旅。(板书:孤独之旅) 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一)了解杜小康离开油麻地的原因。(被迫、无奈踏上放鸭之旅) ppt出示: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曹文轩散文:前方 师:杜小康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第一段,看看,他的离家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 补充杜小康原来的家庭环境:优越感。(家庭条件好,成绩好)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提示词语重读
9、) (二)体会杜小康的孤独。 Ppt出示:“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路连接着家与前方。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曹文轩散文:前方 1、进入文本,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的,并陈述你的理由?(提示:可以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感受) 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有:第2、9、12、15、17、21、26、28、31等自然段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点评和引导,引导其体会杜小康的孤独,如果有同学说道环境描写可以稍加补充。 2、体会杜小康在面对孤独时是怎样的心理。 (1)最初的心理。 师:这么多的孤独压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他的内心自然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板书:
10、害怕)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替杜小康设计一些在此时此地消解孤独的方法呢? 学生回答之后,多媒体出示原文中杜小康父子消解孤独的办法,并让同学们思考应该放在文中哪里? (2)第33段中,杜小康在面对孤独时是什么心理?(板书:习惯) (3)学生朗读4449段,结合具体的字词句来看,他对孤独的态度起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分析,教师引导、点评。(板书:享受) (三)体会杜小康的成长。 )Ppt出示:“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它又能够壮大和发展自己。”曹文轩散文:前方 (1)师:杜小康的前方一直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这趟孤独之旅有没有壮大和发展杜小康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教师点
11、评。 (2)感受杜小康成长的喜悦。(鸭蛋部分) 重点体会杜小康的语言:“蛋!爸!鸭蛋!鸭子下蛋了!喜悦,兴奋,高兴,激动的心情。 多媒体播放电影草房子中鸭子下蛋的片段,让学生感受杜小康的成功的喜悦。 (3)领悟课文主旨:孤独使人成长,磨炼使人成熟。 三、谈“孤独”结束 (如果时间容许,请学生谈谈对于文中杜小康经受的磨炼谈谈自己的看法。) 孤独,让我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人生和世界,重新认识自我和他人; 孤独,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成熟,少了很多盲目与追随; 孤独,让我们的心灵远离了尘世的浮躁和喧嚣,多了一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宁静和超然; 孤独,让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份历练,变得更加坚强和无畏。 孤独,是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弃后所直面的第一道难题,后来,也正是孤独,使他重新诞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同样漫长而艰辛,走在成长路上的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命运也把你抛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你做好了在绝境中重新诞生的准备了吗?这些思考留给大家。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 四、课后练笔:在你的成长路上有没有感受过孤独,请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字数不限。 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