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汇总七篇.docx





《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汇总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汇总七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用的数学教学计划汇总七篇 数学教学计划篇1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关系式、 2.使学生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确定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通过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并确定二次函数自变量的范围,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一次函数,(y=kx+b)和反比例函数(y=k/x,k0)的解释式和图像特征来引出二次函数的解释式和图像。 一次函数(y=kx+b,k0)的图像特征是一条直线, 正比例函数(y=kx,k0)是
2、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情况,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是双曲线 二、生活中的范例 例1: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问: (1)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棵橙子树?这时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橙子? (2)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请你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解:(1)果园共有(100+x)棵树,平均每棵树结(600-5x)个橙子,因此果园橙子的总产量 (100+x)(600
3、-5x) (2)y与x的函数式为y=(100+x)(600-5x) =-5x2+100x+60000 例2: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S(m2)与矩形一边长a(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S=a(60/2-a)=a(30-a) =30a-a2=-a2+30a 三,由观察这些例题的函数式y=-5x2+100x+60000。S=-a2+30a的特征得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定义: 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 温馨提示: (1)关于自变量的代数式一定是二次整式,a,b,c为常数,且a0. (2)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
4、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 四,小试牛刀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3(x-1)2+1;(2)y=x+1/X (3)s=3-2t2(4)y=1/x2-x (5)y=(x+3)2-x2(6)v=10r2 (7)y=x2+x3+25(8)y=22+2x 五,问题在探究 1,在种树问题中,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果园橙子的总产量最多? 解:在种树问题中,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y=-5x2+100x+60000 不妨制作表格对x不同取值求出数据作出猜测: X-56789101112131415- Y-6037560420 xxxx 60495 60500 60495 60480 604
5、556042060375 - 你发现了吗? 当x在010时随着x值增加,橙子总产量y也不断增加 当x10时随着x值不断增加,橙子总产量y却不断减小 所以,当x=10时,橙子总产量y取得最大值为60500 六,扩展 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定义:一般地,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 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几种不同表示形式: (1)y=ax2(a0,b=0,c=0,). (2)y=ax2+c(a0,b=0,c0). (3)y=ax2+bx(a0,b0,c=0). 2.定义的实质是:ax2+bx+c是整式,自变量x的最高
6、次数是二次,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七,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存在哪些困惑? 2.谈谈你的收获和体会 八,作业 (1)P36习题2.11,2,3 (2)查找资料编一道有关二次函数定义的小题,小组内讨论解答 以上即是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苏科版初三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6章第1节二次函数,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的内容有:百分数,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圆的周长和面积。 教材先介绍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然后着重讲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联系实际
7、,介绍常用的成活率、合格率、出勤率等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分数的乘法中教材先讲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而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一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可联系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法的意义,配合图形进行推导。在此基础上,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种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分数除法应用题也是根据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推导出来的。由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与“求一个书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思考方法、解题步骤基本相同,所以这两种应用题在教材中混合编排。 分数除法是学生在学习整数除法和分数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8、。教材先讲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在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时,突出了一个数除以分数这一重点。还安排了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以后学习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方程知识,介绍了这种应用题的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着重联系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还将了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乘法、除法应用题。 圆的周长和面积中主要学习圆的特征,以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选学“扇形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书是另
9、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 3、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4、能正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5、掌握圆和扇形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6、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认真负责、仔细的良好计算习惯。 三、教学重点 1、第一单元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重点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百分数”乘
10、法应用题。 3、重点是一个数除以分数和分数“百分数”除法应用题。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4、重点是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四、教学难点 1、难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是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3、难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数量关系。 4、难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难点是从实际到抽象,理解相关知识。 五、班级情况分析以及相应措施 本班共有42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风气上进步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成绩出众者不多,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率的同学成绩也偏低,可见学生普遍比较粗心,马虎,而且个别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
11、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后打算如下: 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计算练习。一要求计算仔细,在正确的基础上提高计算速度。二是加强计算的基础练习。三是加强口算训练。四是引导学生使用简便方法。 然后,分数应用题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最后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六、教材编排特点 1、改变百分数的编排顺序,加强百分数与
12、分数的联系。 2、扩展分数应用题的范围,把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结合起来。 3、突出重点,适当降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 4、加强操作、直观,认识圆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七、教学进度 (见附表) 数学教学计划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 活动准备:玩具小熊一个,邮包一个内装8封信,背景图房子一间,10扇门,门上各有一小动物,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人手一套1-10的实物卡,每桌一份江湖 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1-10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在幼儿掌握序数
13、的基础上,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引起幼儿兴趣,学习1-10的序数 师:你们看谁来了?(小熊)小熊是森林里的邮递员,最近森林里造了一批新房子,小动物们都搬进了新家,邮递员小熊不知道小动物们的新家地址了,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我们来看看这座新房子一共有几间房?每间房里有一只小动物让我们来告诉小熊: 小兔住在第几间房? 小羊住在第几间房? 小猪,小狗,小马,小刺猬,小青蛙,小猫,小鸡,小老鼠 2(1).师:哟,小熊今天包里的信还没送呢,你们愿意帮它来送吗? (出示信,请个别幼儿上前来送信,要求边送边说:“*的信送到第几扇门里”) (2).“好了,小熊口袋里的信
14、全都送完了,让我们来看看第几扇门里的小动物没收到信?” (3).“好,让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们在送信路上发现石子路是通向第几扇门的?” 3.幼儿操作 师:小熊今天还给小动物们带来了许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是粗心的小熊漏发了,有些小动物没有收到,我想小朋友找一找第几间房里的小动物没有收到,然后请你从箩筐里找出来涂上胶水,给它们送去,好吗? 4.评价 让小熊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帮它把水果和蔬菜送到了小动物的家 5.师:好了,小朋友帮助小熊也累了,让我们到森林里去玩吧,玩的时候请你看一看,森林里哪些花和树不见了,请你找到它,把它种好好吗? 数学教学计划篇4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有
15、15人,男生10人,女生5人。从全班的年龄结构看,本班学生有三个岁数段,即有一部分学生还不够上三年级。由于存在着年龄的差异,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如叶惠典、叶宏彬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以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千米和吨的认识,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五大部分。其中,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数学 教学计划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