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doc
《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努力构建林草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为根本目标,对标先进省份,强化林草产业支持政策,聚集产业优势,着力做强做大重点林草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促进林草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扩大优质产品有效供给,不断提高林草产业经济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雁作出更大贡献。(二)基本原则1.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培育与利用的关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科学挖掘林草资源潜力,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足林草资源禀赋,发挥气候、资源、物种优势,突出绿色有机、原生态,努力提升高端、高品质、高附加值生态产品供给能力。3.创新驱动,集约高效。优化林草产业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分散经营向集聚经营的转变。4.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
3、壮大市场经营主体,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体系。(三)主要目标到2024年,林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优质林草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绿色化、市场化水平显著提高,林草产业综合产值达3700亿元以上,年均增幅8%,现代林草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林草重点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幅15%。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力争培育国家级林草龙头企业达20户,12家林草企业力争实现上市。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力争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达5个以上,其中:核桃产业示范园区2个,林产工业示范园区3个。产业市场活力加速释放
4、。加快建设12个区域性林产品交易市场,其中:建成大型核桃交易市场12个,大型林产品交易市场2个以上。二、重点产业(四)做强做大优势产业1.核桃产业。大力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打造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提升单产和品质。推广核桃托管经营等“小块并大块”的经营模式,逐步破解核桃种植分散、经营粗放的难题,推进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初加工机械一体化建设,加速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机械化运用,提高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破解核桃季节性收储难题,有效调节和稳定市场供应。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加大油脂产品生产,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加大“深纹核桃”公用品牌的宣传,规范创建、使用区域品牌,培育企业
5、知名品牌。到2024年,全省完成提质增效300万亩,标准化初加工率达60%以上,深加工利用率达30%以上,核桃油加工量达到10万吨以上,核桃产业总产值达900亿元,实现翻番。2.坚果产业。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开展提质增效,推进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化经营和初加工机械一体化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澳洲坚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到2024年,全省澳洲坚果新增种植面积20万亩,完成提质增效30万亩,标准化初加工率达80%以上,深加工利用率达50%以上,坚果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五)做优做精特色产业3.林下经济产业。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和野生菌。让中药材回归山林,以追求药效为首要目标
6、,重点发展道地药材,科学有序推进林下中药材种植。打造三七、天麻、城重楼、城黄精、云茯苓、石斛、丹参、砂仁、草果等林下栽培示范基地,规范产地初加工,制定完善标准体系、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着力培育松茸、牛肝菌、松露等珍贵野生菌类,鼓励创建“承包山林”等合作经营机制,提高“包山养菌、封山育菌、人工促繁”等专业化培育野生菌水平,强化野生菌采集地移动冷链车和冷库设备建设,提升野生菌产量和品质。积极开展仿生栽培珍贵菌类,开展精深加工。到2024年,林下经济经营规模达5000万亩,林下中药材面积达400万亩,野生菌产量达25万吨,建成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0个,林下经济产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4.特色经济林
7、产业。重点发展花椒、笋用竹、油茶、板栗等。重点发展花椒产业,重点发展笋用竹产业,重点发展油茶产业,重点发展板栗产业,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实施“小品种大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品种改良和种植结构调整,推广丰产栽培管理技术。鼓励开展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延链增值。到2024年,全省完成提质增效120万亩,特色经济林产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5.木竹加工产业。强化森林近自然、多功能和精准化培育,建设与加工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木材原料林基地。以国家储备林为重点,加快推进以乡土树种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大径级、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强化用材林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加强高产优质竹类原料基地培育,增
8、加用材供给。优化加工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人造板和家具家装产业转型升级。到2024年,培育人工用材林总面积4500万亩,木竹加工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6.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龙头企业或社会投资主体参与建设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增加制浆木材供给能力。引导企业采取集约经营方式科学培育和采伐林木资源。稳步推进化学木浆、机械木浆、竹浆等产能,提高浆变纸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功能性纸和纸板。到2024年,培育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面积500万亩,林浆纸一体化产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7.观赏苗木产业。突出我省名、特、稀乡土树种培育,建设城中特色观赏苗木
9、生产示范区、城东地区特色观赏苗木繁育区、城西特色观赏苗木繁育区、城东北耐寒观赏苗木繁育区、城南热带南亚热带观赏苗木繁育区,采用高科技育种手段,探索种苗快繁核心技术和产品营销方式,推进苗木商品化、产业化生产,开拓国内国际特色观赏苗木市场。制定特色乡土树种名录,出台绿化造林工程使用特色乡土树种苗木的规定,将建成全国特色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区。到2024年,全省观赏苗木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40万亩,年产10亿株(盆),观赏苗木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七)培育发展新兴产业8.生态旅游产业。围绕城中核心旅游圈、大城西环线和沿边开发旅游带,依托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国有林场、草原等保护管理实际,科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 质量 发展 三年 行动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