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doc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修 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洱海及其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第二条 在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第三条 洱海是人工调控水位的多功能高原淡水湖泊,是大理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是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和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条第四条 洱海保护管理坚持保护第一、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永续利用和全民参与
2、的原则。第五条第五条 洱海最低运行水位为海拔 1964.30 米(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下同),最高运行水位为海拔 1966.00 米。特殊年份洱海运行水位确需调整的,由大理市人民政府提出方案,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提请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第六条第六条 洱海湖区及其流域的湖泊、主要河流、水库的水质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域功能进行保护。 2 第七条第七条 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包括洱海及其流域。具体是大理市所辖的下关、大理、银桥、湾桥、喜洲、上关、双廊、挖色、海东、凤仪 10 个镇和洱源县所辖的邓川、右所、牛街、三营、茈碧湖、凤羽 6 个乡(镇)洱海流域以内的区域。第八条第八条
3、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一)一级保护区,指洱海湖区和湖滨带。湖区是指洱海最高运行水位范围内的区域及西洱河节制闸至天生桥一级电站取水口河道、引洱入宾老青山输水隧道至出口界碑处。湖区界线由大理市人民政府划定,设置界桩,并向社会公布。湖滨带是指湖区界线外延 15 米范围。(二)二级保护区,指洱海海西、海北(上关镇段)一级保护区界线外延 85 米范围;海东(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段)一级保护区界线至东环海路道路外侧路肩外延 30 米范围。洱海主要入湖河道及堤岸内侧外延 30 米、洱海流域其他湖(库)水域及周围外延 50 米的区域。(三)三级保护区,指洱海流域一、二级保护区范围以外的
4、区域。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涉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管控。二级保护区范围内涉及城市建成区的,按照城市建成区规划管控。具体范围由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划定。一、二、三级保护区范围内饮用水源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3 一、二、三级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布。一、二级保护区应当设置界桩。第九条第九条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应当把洱海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自治州应当建立洱海流域河(湖)长制、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具体办法由自治州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条第十条 洱海
5、保护管理范围内的水资源、水产资源、风景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利用洱海及其流域的水资源、水产资源、风景资源、水面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依法缴纳下列规费:(一)从洱海流域取水或者使用洱海流域水资源从事发电等经营性活动的,缴纳水资源费;(二)从事渔业捕捞的,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三)在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缴纳洱海资源保护费;(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缴纳的其他规费。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洱海规费应当用于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其使用范围是:(一)水污染防治;(二)生态补偿;(三)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和保护;(四)湿地修复保护;(五)人工放流增殖渔业资源和繁育恢复本地水生物种; 4 (六)科学
6、研究和技术培训;(七)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用于洱海保护的其他事项。洱海规费的使用由自治州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大理市、洱源县洱海保护管理工作。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及洱海保护管理范围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洱海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洱海保护的相关知识,增强公民保护洱海的意识。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自愿服务等形式参与或者开展洱海保护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洱海的义务,并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劝阻和举报。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洱海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组织和个人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7、自治州人民政府领导洱海保护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编制并组织实施洱海保护管理规划、保护治理方案;(二)编制洱海流域空间规划,制定相关管控措施;(三)安排下达洱海保护治理工作任务,组织实施洱海保护治理目标责任制、评估考核制、责任追究制;(四)组织实施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及主要水污染物排 5 放总量控制;(五)审定洱海水资源年度调度计划和取水总量控制计划;(六)统筹洱海保护治理的项目和资金。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洱海保护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具体实施洱海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保护治理方案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制定具体保护措施,落实目标责任;
8、(二)实施洱海流域水资源调度运行管理;(三)组织建设和维护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四)制定入湖河道污染治理方案,负责河道截污、清淤、保洁、生态修复等保护治理工作;(五)制定并实施入湖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六)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制度和农村垃圾、污水、固体废弃物收集处置系统;(七)组织实施保护区内的生态修复工作,建设和保护管理生态湿地、生态林地。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大理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应当履行所辖区域洱海保护管理工作职责,具体工作由大理市人民政府统筹。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洱海保护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落实洱海保护
9、治理的计划和措施; 6 (二)具体落实洱海保护治理方案、入湖河道污染治理年度计划,组织完成河段综合环境控制目标任务;(三)控制面源污染和洱海沿岸污染源;(四)按规定处置农村生活、生产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五)承担入湖河道、滩地日常保洁管护工作,落实专人清运水面漂浮物及河堤杂物、垃圾,管理维护河道;(六)开展洱海保护治理日常巡查检查,制止并协助查处违法行为,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行政执法工作。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的村民委员会(社区)和村民小组应当协同乡(镇)人民政府做好洱海保护管理的相关工作。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人民政府和洱海流域各乡镇设立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履行本行政区域内洱海及其
10、流域的保护管理职责,行使本条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自治州和大理市、洱源县的发展和改革、财政、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规划、住房城乡建设、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农业农村、林业草原、水利、公安、市场监督管理、苍山保护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洱海保护管理工作。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二)对县市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实行工作统筹和业务指导,协调、督促州级有关部门履行洱海保护管理职责;(三)编制和修订洱海流域保护规划,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 7 措施,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四)对洱海流域由州级审批或者核准的建设
11、项目,提出审查意见;(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洱海流域水资源调度运行计划和实施方案,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六)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洱海流域从事生物引种驯化的物种繁殖。(七)制定州级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权责清单、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八)指导、监督洱海流域执法工作,组织查处跨区域重大违法案件;(九)组织洱海保护治理的科研及信息化工作。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大理市、洱源县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二)组织洱海保护管理的监督、检查,落实洱海保护管理措施;(三)推广使用洱海保护治理的科研成果;(四)制定辖区内洱海流域保护治理权责清单、目标责任制度和考
12、核制度;(五)负责对一、二级保护区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提出审查意见;(六)相对集中行使本条例授予的水政、渔政、林政、环境保 8 护、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等部分行政处罚权;(七)收取洱海湖区及流域相关规费。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机构除履行本条一至七项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管理西洱河节制闸至天生桥一级电站取水口的河道、引洱入宾老青山输水隧道至出口界碑范围及其工程设施; (二)组织执行洱海湖区水资源调度运行计划和实施方案;(三)制定实施洱海湖区渔业发展规划和捕捞控制计划,组织实施水生生物恢复及保护管理措施。第三章 一级保护区保护管理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实施生态修复保护
13、,建设生态廊道,恢复和改善洱海湖区、湖滨带生态功能。禁止新建与洱海生态保护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原有公共基础设施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依法搬迁或者拆除。金梭岛原住居民逐步实行生态搬迁。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洱海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取水应当统筹洱海生态需要,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优先保障城乡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科学安排农业用水,合理分配工业用水和发电用水。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洱海渔业进行人工放流应当科学安排放流的种类、数量,逐步恢复洱海本地水生物种,优化洱海生态结构。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洱海渔业生产实行捕捞许可制度。捕捞许可证应当实行总量控制制度,不得买卖、出租、转让或者转借。 9 捕捞作业
14、应当坚持捕大留小,除银鱼、西太公鱼等外来鱼类的小型捕捞作业之外,作业网网目不得小于 7 厘米,不得使用一层丝网、手撒网、鱼罩、搬罾、垂钓以外的渔法渔具。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洱海渔业实行年度封湖禁渔制度。对亲体、幼鱼及大理裂腹鱼(弓鱼)等产卵繁殖、索饵栖息的主要水域实行长年封禁。封湖、开湖日期及封禁界线由大理市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告。银鱼、西太公鱼等外来鱼类的捕捞由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制定具体办法,报大理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洱海湖区船舶管理应当实行统一审批、总量控制和入湖许可制度。州海事部门应当制定洱海船舶总量控制规划,报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州洱海保护管理机构核发船舶的准入
15、许可证。在总量控制内船舶的增加、改造、更新应当经大理市人民政府审查,州海事部门、州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审核后,报自治州人民政府审批,并办理相关证照。新增、更新、改造船舶应当使用新能源动力。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和海事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入湖营运作业船舶的管理。机动船舶应当配备油污防渗、防漏、防溢和垃圾、污水收集设施。船舶垃圾、污水和废油、残油应当回收上岸,实行集中处理,禁止排入洱海。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洱海码头应当科学规划,并实行总量控制制度。禁止新建码头,改建、扩建码头应当经大理市人民政府审查后报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10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在洱海湖区和湖滨带从
16、事科考、考古、影视拍摄、大型水上活动和水上训练项目的,由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机构审查同意后,报大理市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洱海岛屿旅游观光项目,应当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和大理风景名胜区规划、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一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一)建房或者搭棚、围湖造田、围建鱼塘; (二)擅自种植、养殖;(三)擅自采捞水草;(四)使用机动船、电动拖网或者污染水体的设施捕捞;(五)采石、采砂以及违规建设;(六)在滩地摆摊、设点从事经营活动;(七)使用水上飞行器;(八)从事鱼鹰表演等经营性活动;(九)从事餐饮、住宿、洗浴经营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大理 白族 自治州 洱海 保护 维护 管理条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