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doc
《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新泰市智慧城市建设调研报告一、背景与现状一、背景与现状1 1、综合基础环境、综合基础环境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东麓,西依五岳独尊的泰山,南临孔子故里曲阜,东接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区域总面积 1946 平方公里,人口 140 万,辖 20 个乡镇街道和1 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新泰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拼搏实干,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1 年,实现生产总值 667.3 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36.9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1939 元,
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141 元。2012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51.1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38.4 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22 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 全国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县级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投资环境十佳2县市等荣誉称号。新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重点开发地区,开展对外合作的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是一片理
3、想的投资热土。2 2、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实力雄厚新泰市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2011 年,实现生产总值667.3 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36.9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1939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141 元。2012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51.1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38.4 亿元。在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跃居第 22 位,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县域科学发展突出贡献奖,被全球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第四届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山东省
4、投资环境十佳县市等荣誉称号。3 3、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发展迅速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泰市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 53.6%,处3于 30%-70%区间的加速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在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 年-2020 年)中,新泰市被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为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带来了宝贵机遇,城镇化将持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4 4、区位交
5、通便利、区位交通便利新泰市地处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都市圈衔接部,京沪、泰新两条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磁莱、东平和晋鲁豫三条铁路贯通全境,北距济南国际机场 110 公里,西距高铁泰安站 70 公里,东距青岛港 280 公里,外来投资者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道畅通便捷。5 5、信息化基础环境、信息化基础环境新泰市经过多年建设,信息化基础扎实,基本能够很好地支撑新泰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目前新泰市以电子政务、平安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城域光纤网络建设、三网融合等为基础,构建了良好的县市级城市智能化系统群,从而为新泰市打造成未来全新的智慧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二、对智慧城市
6、的认识和理解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全球范围来看也正处于发展初期,严格意义上讲,国内、外尚没有完全成功的案例,已成功的多是单项智能系统应用,没有实现将城市几4十至几百个系统整合升级后形成自动的综合智慧分析应用体系。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尚处于起步时期和探索阶段。而且我国的城镇化路径、城市管理体制具有自身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所承担的功能比国外更多,管理边界更大,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更为复杂和尖锐,所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重点与国外不同,国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智慧城市从概念上来讲,可以描述为将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互联网、决策分析优化等先
7、进的信息技术与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通过各领域智能化应用、充分的信息整合与互联共享、各方面的协同运作,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运作效率,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以智慧的理论规划城市,以智慧的方式建设城市,以智慧的手段管理城市,以智慧城市方法发展城市,提高城市空间的可达性,使城市更具活力和竞争力,是智慧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智慧城市实现途径是通过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解题,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运行的全过程中,运用信息5化、智慧化、人性化、精细化、可视化、互动化等科技手段
8、,推进管理与服务创新。从内容上来说:智慧城市涵盖了城市的管理、服务、产业、民生、环境、防灾减灾、行政治理、资本配置等多个方面,使城市运行更加智慧,有效应对外部变化和干扰,有效地、自适应性地解决面临的难题。从理念上来说:智慧城市是实现集约、智慧、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粘合剂。 “集约集约”是指提高城市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的运行效率,对土地、生态、能源、空间等城市资源高度集约、节约地利用,并尽可能做到资源循环利用;“智慧智慧”是指使得城镇各领域工作智能化与一体化、精细化、人性化、可视化、互动化,构建更为智慧化的生活环境,实现百姓生活更便利、更幸福;“绿色绿色”是指尽可能地循环利用一切资源和能源来善待
9、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低碳低碳”是指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地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和产业中应用,从而达到城市建设与运行尽可能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目的。因此,以智慧城市建设作为粘合剂,将集约、智慧、绿色、低碳和人文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当中。概括之:智慧城市一是政府管理与服务理念、模式与工作方法的重大创新,二是制度及机制、体制的重大创新;三是业务、管理、安全保密、技术整合和标准规范的综合6创新,四是建设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新型城镇智能系统创新,之后再实现一体融合。经过近 20 年信息化建设,全国各类城市基本都建设了几十至几百个大小不等的各类应用系统管理与服务着社会,可以说目前社会上既不缺
10、少应用系统、也不缺少信息技术,但严重缺少一体化整合方案与具体实施,给新泰一个重大创新机遇。对新泰智慧城市建设而言,不是要再建多少个新系统,而是在各类系统的全部硬件继承、全部数据继承、全部软件功能继承的前提下,全面梳理在线运行的老系统,按统一设计的业务与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全面整合、升级各类应用系统,使之成为一体化、可以产生智慧的综合系统,在此基础上新扩建一些新系统。根据新泰近期的发展规划,根据实际需求,按统一标准规范,对于核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扩建,对于重点关注的行业信息化建设不满足现状的进行适度新建填空补齐。达到全市统一交换产生大数据集,按权限分类共享各类数据,展现政府的高效综合管理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泰市 智慧 城市建设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