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_周守华.docx





《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_周守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_周守华.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2 年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 * 周守华 胡为民 林 斌 刘春丽 ( 中国会计学会 100045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518040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中山大学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510275) 【 摘要 】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 ,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 内部控制评价缺陷 、 内部控制审计报 告 、 内部 控制审计意见 、 审计费用和内部控制咨询等角度对 2012 年所有 A 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 较全面而详 细的统计分析 ,揭 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 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 关键词 】 内
2、部控制 信息披露 统计分析 政策建议 一 、 引言 2012 年是中国内部控制规 范体系实施的承上启下的一 年,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 制, 财政部 、 审计署 、 证监会 、 银监会 、 保监会五部 委先后于 2008 年和 2010 年发布了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和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初步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 制规范体系 。 2011 年, 68 家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和 216 家内控规范试点公司开始强 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 2012 年, 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 告,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强制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主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而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 正式进
3、入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分类分批实施阶段 。 在美国,萨班斯法案 ( 以下简称 SOX 法案) 实施的成 本和收益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热点话 题 。 而我国,随着 2012 年强制实施内控规范的上市公司 数量急剧增多 , 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收益和问题 也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 。 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否提升了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质量 ? 内控规范的实施存 在哪些问题和不足 ? 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 以及如何及时地调整政策以避免这些问题和不足 ? 这些是我国监 管层 、 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界需探究的重要问题 。 因此,对当前内部控制规范实 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统计 、
4、 描述和分析,对上述重要问题的解决无疑是重要的 。 鉴于此,本文 将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 2012 年度上市公司内部控 制情况进行全面而详细的统计研究 , 从而描述上市 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和披露的现状和问题 。 具体地,本文将依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 ,从内部 控制评价报告 、 内部控制评价缺陷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 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 审计费用和内部控制咨询等 角度对 2012 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 况进行统计分析 , 揭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本文对中国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全景式介绍和分析,力图有利于学术界和实务界对
5、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 状的理解 、 发掘新的学术研究问题,并希望能对内部控制政策制定和监管改进提供一些借鉴 。 二 、 文献综述 近几年,内部控制成为学术界研 究的热门话题 。 在国 外, SOX 法案实施之 后, 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 成果层出不穷 。 据我们统计,截至 2013 年 6 月, 已有 76 篇内部控制领域论文被会计学国际 TOP5 的学 *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71272198、 70972076、 71032006) 、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 11JDXM79004) 和广东省优 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资助项目 “ 企业内部控制与投资效率 ” 的研究成果
6、。 TOP 5 包括 The Accounting eview, Journal of Accounting 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e- search 和 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3 术期刊发表 或录用 。 国 外 研 究 基 本 上 用 内 部 控 制 缺 陷 来 衡 量 上 市 公 司 的 内 部 控 制 质 量 。 Ashbaugh Skaife et al ( 2007) 和 Doyle et al ( 2007) 率先研究了哪些企业更
7、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 发现经营业 务复杂 、 近期组织结构发生变动 、 财务风险较高 、 财务状况较差 、 内部控制可投入资源较少的企业更 有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 然而 相比内部控制影响因 素,学 术界 更加关注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 。 现有 文章已经发现 ,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提升应 计质量 ( Doyle et al , 2007; Ashbaugh Skaife et al , 2008 等) 、 降低盈余管理水平 ( Carter et al , 2009 等) 、 提升财务报告稳健性 ( Goh and Li , 2011 等) 、 降低融 资成本 ( Kim et al ,
8、 2011 等) 、 降低审计费用 ( Hogan and Wilkins, 2008) 、 减少企业冒险行为 ( Bargeron et al , 2010) 等 。 但是在美国,对于 SOX 法案的 强制执 行, 也存在反对的声音 。 比如 Engel et al ( 2007) 发现在 SOX 法案通过后,每个季度公司私有化交易的频率加快了 。 Leuz et al ( 2008) 则认为 SOX 法案增加了报告成 本,特别是加重了小企业的成本负担,使得更多的小企业转向次级市场 。 近年来,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内 部控制实证研究成果 。 林斌和饶静 ( 2009) 基于信号传递理 论, 发现
9、 内部控制资源充裕 、 快速成长 、 设置 了内审部门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 报告 ; 而上市年限 长 、 财务状况差 、 组织变革程度高及发生违规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鉴证报告 。 与国外研究类似,更多的国 内文献关注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 。 虽然我国与美国的制度背景存在重大差异,但是国内研究也依然发现内 部控制可以提升应计质量 ( 董望和陈汉文, 2011 等) 、 抑制盈余管理 ( 方红 星和金玉 娜, 2011 等 ) 、 降低 审计收费 ( 张旺峰等, 2011 等) 、 增加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 ( 卢锐等, 2011 等) 、 提高投 资效率 ( 李 万福等, 2011 等
10、) 等 。 与国外不同的是 ,由于我国缺乏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数据,因此大部分文章通过构建内部控制 指数来衡量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 质量 , 从而形成了相当一批研究内部控制指数构建的文献 ( 中国上市公 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 2011 等) 。 胡为民 ( 2012) 基于内部控制战略 、 经营 、 报告 、 合规和资 产安 全五大目标的实现程度设计内部控制基本指数,并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作为修正指标,对内部控制基本指 数进行补充与修正 ,构建了内部控制综合指数,接着作者利用构建的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发现 ,与不披露的 上市公司相比,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或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
11、水平更高 。 但迄今为止,国内几乎没有文献关注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执行成本的问题,而且也少有文献对我国 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的描述 和分析 。 杨有红和汪薇 ( 2008) 、 杨有红和陈凌 云 ( 2009) 分别对 2006 年和 2007 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介绍和描述分析 。 但是由于 2006 年和 2007 年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尚未建立 ,因此这两篇文 章只能描述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立之前 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情况 。 鉴于此,本文拟对 2012 年上 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分 析, 全面分析当 前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执行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而为
12、相关政策的制定和监管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建议 。 三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截止 2012 年 12 月 31 日,沪 、 深交易所 A 股上市的公司共有 2472 家,剔除 3 家已经退市的公司,本 文的总样本包括 2469 家 A 股上市公司 。 本文的数据 ( 包括所引用的 DIB 迪博内部 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的数据 ) 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 的年报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 财务重述报告 、 诉讼报告等 。 其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 价报告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 ,以能否在沪 、 深交易所和巨潮资讯网上查找到单独披露的内部控 制评价报告或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3、为准,如果公司在年报中注明有在沪 、 深交易所或巨潮资讯网中披露该报 告,但实际上在沪 、 深交易所以及巨潮资讯网中未披露该报告,本文将默认为未披露 。 本文的数据截止日 为 2013 年 4 月 30 日 。 四 、 管理层内部控制评价披露情况 ( 一)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1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总体披露情况 根据本文的统计, 2469 家上市公司中,有 2223 家上市 公司在 2013 年 4 月 30 日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评 44 交通运输 、 5 信息传输 、 软件和 6 电力 、 热力 、 燃气及 水生产和供应业 74 11 水利 、 环境和公共 价报告 ,披露比例为 90. 0
14、4% ; 246 家未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比 9. 96% 。 在 2223 家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上市公司中 , 2219 家上 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有效 , 占比 99. 82% ; 4 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为无效 ,占比 0. 18% 。 评价结论无效的四家上市公 司分别为 : 北大荒 ( 600598) 、 长春经开 ( 600215) 、 万福生科 ( 300268) 、 海联讯 ( 300277) 。 2 按是否强制实施分类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2012 年, 纳入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 共 853 家,其中有 14 家为 B 股上市公 司, 本文仅关 注
15、纳 入强制实施范围的 839 家 A 股上市公司 。 统 计发现,这 839 家上市公司中,有 833 家上 市公司 在 2013 年 4 月 30 日之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 表 1 按行业分类的内部控制 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排名 行业 披露内部控 上市公司 制评价报告 总数量 披露 比例 告,披露比例为 99. 28% 。 而非强制实施的上市公 司披露比例仅为 85. 28% 。 强制实施的披露比例比 非强制实施的披露比例高出 14. 00% 。 1 金融业 42 42 100. 00% 1 住宿和餐饮业 12 12 100. 00% 1 教育 1 1 100. 00% 3 按上市板 块和交
16、易所分类的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披露情况 本文按上市板块对上市公司进行分类统计 ,发 现主板 1413 家上市公司 中, 1168 家披露了内部控 仓储和邮政业 77 信息技术服务业 116 81 95. 06% 123 94. 31% 制评价报告,披 露比例为 82. 66% ; 中小板 701 家 上市公司中, 700 家披露 了内部控制评价报 告, 披 露比例 99. 86% ; 创业 板 355 家上市公司全部披露 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比例为 100% 。 接着,本文 按交 易 所 进 行 分 类 , 发 现 上 交 所 944 家上市公 司 中, 705 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 告,
17、披露 比例为 74. 68% ; 深交所 1525 家上市公 79 93. 67% 7 农 、 林 、 牧 、 渔业 36 39 92. 31% 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1 12 91. 67% 9 制造业 1427 1573 90. 72% 10 采矿业 52 59 88. 14% 司中, 1518 家披 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 告, 披露比 例为 99. 54% 。 设施管理业 21 24 87. 50% 4 按行业分类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情况 根据证监会 2012 年发布的第 31 号公告 上市 公司行 业分类指引 , 本文将上市公司分类为 18 个行业,具体如表 1 所示 。 不难发
18、现,金融业 、 住 宿和餐饮业 、 教育业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披露比例最高,均为 100% ; 而批发和零售业 、 卫 生和社会工作业 、 综合业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 报告披 露 比 例 较 低, 分 别 为 79. 08% 、 77. 27% 和 66. 67% 。 12 房地产业 124 142 87. 32% 13 文化 、 体育和娱乐业 20 23 86. 96% 14 建筑业 52 60 86. 67% 15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18 21 85. 71% 16 批发和零售业 121 153 79. 08% 17 综合 17 22 77. 27% 18 卫生和社会工作 2 3
19、 66. 67% 数据来源: DIB 迪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 www ic erm com 本文中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包含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 内部控 制自我评价报告 、 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 、 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的 自我评价报告 、 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自我评价报告 、 董事会关于内部控制 及其有效性认定的自我评价报告 、 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 部控制自评报告 、 关于内部控制有关事项的说明等 。 长春经开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都披露其 存在未整改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 因此将其内部控制评 价结论归为无效 。 纳入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是指依据财政部
20、和证监会联合颁布的 关于 2012 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 部控制规范体 系的通知 ( 财办会 2012 30 号) 按规定须强制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的上市公 司, 共 853 家上市公 司, 其中国有控股 777 家, 境 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76 家 。 5 ( 二) 内部控制评价缺陷的披露情况 1 内部控制评价缺陷认定标准的披露情况 在 2223 家披 露 了 内 部 控 制 评 价 报 告 的 上 市 公 司 中 , 734 家 披 露 了 内 部 控 制 缺 陷 认 定 标 准, 占 比 33. 02% , 1489 家 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占比 66. 98%
21、 。 其中,纳入强制实施范围且披露了内部 控制评价报告的 833 家上市公司中, 559 家披 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 准, 占比 67. 11% ; 未纳入强制实 施范围但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 1390 家上市 公司 中, 仅有 175 家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 准, 占 比 12. 59% ,披露比例远低于纳入强制实施范围的上市公司 。 2 披露内部控制评价缺陷的上市公司数量 在 2223 家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 告的上市公司 中, 503 家上市公司披露自身存在内部控制缺 陷, 占 比 22. 63% 。 其中, 4 家上市公司仅披露了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1 家公司披露了内部 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中 上市公司 内部 控制 研究 周守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