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知识点新人教版.pdf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知识点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知识点新人教版.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据加载异常,点击重试历史与社会七上知识点(第历史与社会七上知识点(第1 1 单元)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哪里1.1.地图三要素:地图三要素:比比例例尺尺含义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公式比例尺比例尺= =图上距离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三种表示方法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数字式1 1:1000000010000000 或或 1/100000001/10000000 或一千万分之一或一千万分之一文字式文字式图上图上 1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
2、0100 千米千米线段式线段式100100 千米千米比例尺大小比较比例尺大小比较分子为分子为 1 1,分母越小,比值越大,即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值越小,则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值越大,即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值越小,则比例尺越小。比例尺大小与范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略的关系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如军用地图、城市交通图。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如军用地图、城市交通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如中国政区图。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如中国政区图。方向方向三种定向法三种定向法
3、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最常见。)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最常见。)图例和注记图例和注记区别:区别:P5P5 图图 1-3 1-3 常用图例:常用图例:P6P6 图图 1-61-6 和和 P115 P115 2.2.社区:社区:社区含义社区含义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作社区。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作社区。社区组成社区组成
4、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功能社区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社区类型社区类型功能社区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行政社区工业区、工业区、商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生活小区、科科技园区、大学园区等技园区、大学园区等乡村聚落和城市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聚落街道、乡、镇、县、市等街道、乡、镇、县、市等第二课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乡村与城市1.1.聚落:聚落:(1 1)聚落种类: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场所,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聚落种类:聚落是指人类集中居住的场所,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一
5、般先有乡村,再有城市,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2 2)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聚落形成的条件: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等。(3 3)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因素:)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因素:村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在山区,聚村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呈团状分布。在山区,聚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状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落数量少、规模小,沿河谷呈带
6、状分布。而沙漠地区和高寒地区很少或没有聚落。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乡村聚落的房屋建筑体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如云南傣族的高脚楼,如云南傣族的高脚楼,悬离地面,悬离地面,通风防潮;通风防潮;西亚沙特阿拉伯的乡村民居,西亚沙特阿拉伯的乡村民居,墙厚窗小,适应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又如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的客家土楼。墙厚窗小,适应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又如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的客家土楼。(4 4)乡村类型: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渔村、林场和牧村,产业分别是种植业、渔业、林业和畜牧业。)乡村类型:乡村聚落按生产活动的不同,可分为农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社会 上册 第一 单元 生活 知识点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