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与结构.ppt
《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与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与结构.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系统开发,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本章的知识点包括: 1. 信息 2.信息化 3.管理信息 4.计算机辅助管理 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本章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论述。要求自学者深刻理解信息的含义和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理解信息资源和信息化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的特点和现代社会组织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了解管理信息的分类,深刻理解计算机辅助管理发展各阶段的目标、典型功能、关键技术与代表性系统,深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类型,各组织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相互关系,集中式与分布式结构及其优缺点。 本章的重点是信息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辅助管理各阶段的内容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难点是计算机辅助管理各阶段的内容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结构,1.1信息1.2信息化 1.3管理信息1.4计算机辅助管理概述 1.5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1.1信息,1.1.1信息的含义1.1.2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1.1.3信息与数据1.1.4信息内容的四个层次 l.l.5信息的类型 1.1.6信息的主要特性,1.1信息,1.1.1信息的含义信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信源:信息的发生者,信宿:信息的接受者,载体:传播信息的媒介,通道:信源和信宿之间信息交换的途径设备。决定信源和信宿之间相互作用
3、的不是用来传播信息的媒介的物质属性和能量,而是媒介的各种不同运动与变化形态所表示的信源与信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容。,1.1信息,1.1.2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1.1信息,1.1.2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信息接受者作为主体,信源作为客体,主体接收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处理,根据处理后的信息付诸行动。主体的行动反过来又影响客体,这种影响称为信息反馈。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行动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信息循环。信息循环是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P2 图1-1,1.1信息,1.1.3信息与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与载体性质无关,而数据的具体形式
4、却取决于载体的性质。,1.1信息,1.1.4信息内容的四个层次,怎么办?,智慧,4,为什么?,知识,3,是什么?,事实,2,什么?,迹象,1,反映问题,信息层次,序 号,1.1信息,l.l.5信息的类型 按信息的类型分:宇宙信息、自然信息、社会信息、思维信息等。 按载体的特征可分为语音、图象、文字、数字信息; 按社会中的应用领域又可分为政治、军事、经济、管理、科技、文化、体育等类信息。 由于各应用领域相互关联,各类信息在范围与内容上相互交叉与重叠。,1.1信息,1.1.6信息的主要特性可传输性 可存储性 可加工性 共享性 时滞性,1.2信息化,1.2.1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 1.2.2信息资源
5、1.2.3信息化,1.2信息化,1.2.1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一类学科的总称。信息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研究的主要范围是:信息的本质,信息的度量,信息的运动规律,利用信息进行控制和优化的原理。其主要支柱是系统论、控制论与信息论。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其主要支柱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即3C技术。 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一起构成了当代三种前沿科学。,1.2信息化,1.2.2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消息、知识、技术)及其载
6、体;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设施和软件;制造上述硬、软件的设施;有关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存储、利用的各种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方法、技术等。,1.2信息化,1.2.3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信息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机器,人是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技术、组织管理和人是信息化生产力的三个重要因素,也是推进信息化的三项关键资源。,1.3管理信息,1.3.l管理与信息1.3.2企业中的物流和信息流1.3.3管理信息的特点 1.3.4管理信息的分类 1.3.5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1.3管理信息,1.3.l管理与信
7、息现代管理核心是决策,决策过程包括发现机会或问题、明确目标、探索方案、预测与评价、抉择等阶段。信息的收集、加工、传输与利用贯穿着各阶段的工作过程。决策的基础是信息,决策形成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利用以及新的信息形成过程。管理的职能可分为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七个方面。信息活动是管理活动的支柱,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水平是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1.3管理信息,1.3.2企业中的物流和信息流企业中的实体运动称为“物流”,企业中信息的定向流动称为“信息流”。信息流的运动表示了企业中各项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节奏。企业中的物流是单向的,而信息流是双向的。,物
8、流,控制信息,图 1-2工业企业的物流与信息流,反馈信息,1.3管理信息,1.3.3管理信息的特点 信息量大 信息来源面广 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 信息处理方式与手段的多样性,1.3管理信息,1.3.4管理信息的分类 (l)按加工程度来分,可分为原始信息、加工后的信息和高级信息。 (2)按决策层次来分,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3)按信息稳定性分,可以分为固定信息、相对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 (4)企业中的管理信息还可按管理职能、管理级别、管理对象、信息用途、信息流向来分类。,1.3管理信息,1.3.5对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及时:及时获取、及时产生;加工、检索传输信息要迅速 准确:原
9、始信息的收集要准确 ;信息的传输、加工、存储必须可靠;信息处理力求规范化、标准化 适用:各级管理部门的信息需求,在范围、内容、详细程度和使用频率等方面都是有差别的 ,要在各个方面适用经济:企业的各项工作都要考虑经济效果,1.4计算机辅助管理概述,1.4.1计算机和人工处理信息的优缺点1.4.2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发展概况1.4.3各发展阶段的关系,1.4计算机辅助管理概述,1.4.1计算机和人工处理信息的优缺点人工处理信息的最大优点是对环境有较大的适应性,并能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作,但人工处理信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人工处理信息的速度低,出错率高。计算机用于管理信息处理的突出优点是迅速、准确、可靠,
10、具有很大的存储能力。计算机处理信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是适应性差,其次是应变能力差。,1.4计算机辅助管理概述,1.4.2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发展概况从信息处理功能和辅助管理内容来看,计算机辅助管理大体经过了四个发展阶段。 1、事务处理 2、系统处理 3、支持决策 4、综合服务,1、单项事务处理,在管理信息处理中,除计算工作外,文书、档案处理,各种报表生成等业务也逐步计算机化了。这种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工作,称为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缩写为EDP)。这一阶段由于有关管理业务在计算机上是按项目分别进行的,不同项目之间在计算机上没有联系,因此,称为单项事务处
11、理阶段。,2、系统处理,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规章制度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处理的区别:信息系统强调信息处理的系统性、综合性,不但要求在事务处理上的高效率,而且更强调对各级管理决策的有效支持。信息系统强调及时地为各级制定和实施决策的人员提供准确、适用的信息。信息系统的研制,面向整个管理系统,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和软、硬件系统及信息处理人员的配置必须与企业管理系统的结构和企业目标相匹配。,3、支持决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信息系统 概念 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