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doc





《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浙浙江江省省教教育育厅厅教教研研室室关关于于印印发发 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的的通通知知浙教研室20142 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模式,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总结与推广课程和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规范教学研究评比,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清理专业性评比项目的精神,结合全省教研事业发展实际,从 2014 年起,我室将原三项教学评比(教学论文、课堂教学、课题成果)、教研工作三项评比(教研工作先进集体、优秀教研员、优秀教研成果)、教研工作亮点评选等整合为教学研究评比。现把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印发给你们,请做好宣传发动
2、、评选报送等工作。附件: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2014 年 1 月 4日附件: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办法为了加强对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研究评比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教学研究评比对提高我省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积极作用,特制定本办法,从 2014 年起试行。一、教学研究一、教学研究评评比的比的类别类别浙江省教学研究评比包括教学论文、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成果、优秀教研员、先进教研集体五个类别。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活动评比采用省教研室统一发文,学科(或领域)分别实施,省教研室统一公布结果的操作模式(联系人见表 1)。其余由我室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各
3、类2评比周期一般为两年一届。同一学科,教学论文和教学活动评比轮流进行。教学研究成果评比偶数年份进行,优秀教研员与先进教研集体评选奇数年份进行。二、教学研究二、教学研究评评比的一般程序比的一般程序(一)评比类别。省教研室年度工作计划中列出评比类别。(二)组织推荐。参评个人与材料须经设区市教育局教研室推荐(省直单位和义乌市由所在单位推荐)。(三)资格审查。各学科应认真审查参评材料,发现有学术诚信问题、科学性错误、版权问题、质量太差的材料,或在上级、同级评比中已经获奖的材料,不予参评。(四)聘请评委。教学论文与教学活动评比聘请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和师德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教研员担任评委。(五)组
4、织评比。各类评比采取事先公开评比办法、标准、程序、奖级、获奖数等,评委根据评比标准独立评等或评分,数据汇总和合成应在评委范围内公开进行,评比结果须经所有评委签字认可。(六)结果公示。评比结果在浙江教研网上公示 7 天。如发现有诚信缺失等问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酌情减少出现诚信缺失问题地区的下届参评名额。(七)发文公布。评比结果经公示无异议,由省教研室统一发文公布并发放证书。三、教学三、教学论论文文评评比比(一)内容。按学科(领域)进行教学论文评比。综合类论文分为教学评价、教学管理与教研创新(包括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等)、教研员调研报告。(二)时间。年初省教研室统一发文布置,各学科(领域)在
5、3 月 15 日前发函通知评比主题和参评要求。各设区市和义乌市 8 月 31 日前根据参评数额和要求,上报推荐参评目录(样式见表 2)。10 月 30 日前省完成专家评审、公示,年底省教研室统一发文公布。3(三)要求。论文须原创,观点科学,且有实践指导意义。字数一般不超过 5000 字。超过 8000 字或以课题报告形式撰写的不予评奖。参评论文作者署名不得多于 2 人。(四)承诺。凡参加教学论文评比的作者,须填写浙江省教学论文评比承诺书(见表 3),承诺其教学论文的原创性、真实性,同意在浙江教研网上公开论文,并经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公章。(五)设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各学科(领域)最高获
6、奖数见表 4。奖级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比例不超过 15%,二等奖不超过 25%,其中市、县教研员不超过一等奖和二等奖的 30%。(六)名额。参评的教学论文数应大于获奖数的 1.5 倍。各学科(领域)根据各地的教师数、学校数、教科研水平等因素,自行分配参评教学论文数量。其中义乌市的参评数单列,数量相当于金华市的五分之一。四、教学活四、教学活动评动评比比(一)内容。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含现场课或录像课)、学习活动指导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引入实验操作、解题析题等反映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创新形式,引导教师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二)周期。各学科原则上每两年评比一次
7、。其中,中小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轮流举办,三年一轮;义教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分小学、初中,中小学书法分小学、中学,两个学段轮流举办,两年一轮;特殊教育四年两次,分别组织培智教育+聋教育、培智教育+盲教育的评比。(三)时间。年初确定主题统一发文布置。由各学科确定时间组织评比,10 月 30 日前报送公示后无异议的评比结果。年底省教研室统一发文公布。(四)形式。一般采用现场教学活动的形式,具体程序为:参评教师在活动开始前 1天抽签确定教学内容和活动顺序;参评教师独立备课并按抽签顺序进行教学活动,评委4当场评分。原则上不同时举办现场观摩,提
8、倡通过网络直播为全省教师提供免费观摩。(五)参评数与设奖数。各设区市和义乌市各推荐 1 位教师参评。奖级设一、二等奖,一等奖不超过 5 个。不设说课奖、指导教师奖。省直单位各学科每隔一届,推荐 1 位教师参评,不占 12 个市的获奖指标,成绩列前 3 名者,可获一等奖;成绩列后 3 名者,不获奖。(六)教学活动评比不安排在有参评教师的学校。五、教学研究成果五、教学研究成果评评比比 (一)范围。已结题的教研系统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由教研员主持并执笔的,且未参加过省级及以上评奖活动的其他研究成果。(二)要求。参评成果主报告字数不超过 10000 字,填报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评比申报书(见表 5)。由
9、各市汇总(样式见表 6)审核后报送省教研室。各地要认真审核参评成果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原创性,保证学术质量,宁缺勿滥。(三)申报数。采用限额申报和差额评选的办法,各设区市(含义乌、省直)应按照申报数推荐成果。申报数 260 项左右。各设区市的申报数基数为:下辖的县(市、区)数+31.5。义乌市的申报数单列,数量相当于金华市的五分之一。以后每届的申报数计算公式为:基数+历届一等奖总数届数。(四)设奖数。每届获奖数 150 项左右。奖级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比例不超过 15%,二等奖不超过 25%。(五)评审。经成果申报资格审核后,组织专家对符合申报要求的成果进行评审。采用会议评审或通
10、讯评审等形式。对拟评为一等奖的成果组织现场答辩。(六)评比结果经公示无异议,由省教研室统一发文公布。六、六、优优秀教研秀教研员评选员评选(一)范围:全省各市、县(市、区)基础教育教研机构的在职教研员。5(二)条件:1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师德规范,热爱教研工作,作风正派,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工作成效显著,群众反响好,在省内相关领域中有较大影响。2工作思路清晰,讲究工作策略,能创造性地、有效地组织教研活动。两年内至少承办 1 次上一级的教研活动,策划组织过 12 次成效特别显著的教研活动(需递交以真实开展过的工作或活动为素材,总结教研工作筹划实施的经验与策略的教研案例 1 份)。3从事教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教学研究 评比 办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