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上犹绿茶》地方标准修订说明.doc
《《有机食品上犹绿茶》地方标准修订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食品上犹绿茶》地方标准修订说明.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有机食品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DB36/TXXXDB36/TXXXXXXXXXXX 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一、项目任务来源一、项目任务来源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修订项目系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赣质技监标字20174 号文批准,列入 2017 年茶叶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二、标准完成单位及主要起草人二、标准完成单位及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归口单位为江西省农业厅,负责起草单位为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茶叶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刘均华、刘知远、黄瑞煜、伍厚银、钟明修、郭起忠、彭德财、王雪峰。三、标准修订文稿形成过程及修订计划三
2、、标准修订文稿形成过程及修订计划起草单位高度重视此次制修订工作,自项目正式立项起,成立了“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修订小组。通过统计分析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DB 36/T 632-2011)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对实施标准化生产的茶叶基地,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资料,并在总结多年茶叶生产的实践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DB 36/T 632-2011)的修订工作。起草小组形成标准修订初稿后,按要求发送至茶叶生产厂家、茶叶种植大户,广泛征求意见,并认真分析研究,及时采纳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对标准修订初稿进行修改形成了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
3、术- 2 -规程 (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于 2011 年 11 月发布实施后,为进一步优化完善、与时俱进,我们及时向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江西省婺源茶校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及上犹县五指峰忠誉有机茶有限公司、五指峰高峰茶场等生产应用单位征求意见,根据专家及生产应用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于2017 年 6 月份形成送审稿。1.2016 年年 1 月月-2016 年年 12 月月 标准修订初稿形成阶段标准修订初稿形成阶段进行技术参数的收集汇总及析整理,开展标准的修订,形成修订后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2.2017 年年 1 月月-2017 年年
4、 6 月月 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发函向省、设区(市)相关院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和各生产应用单位发放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3.2017 年年 7 月月 送审阶段送审阶段标准送审。四、标准修订的背景和意义四、标准修订的背景和意义(一)标准修订的背景及技术基础(一)标准修订的背景及技术基础茶叶是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幼枝无毛、叶草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幼叶经加工可做成各种形状可饮用的茶叶干品,该产品具益思、明目、止渴、利尿、消食、防暑等益处,茶叶- 3 -含有多种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常喝还有防辐射、防蛀牙、抗癌、抗病毒等效益。2004 年,上犹县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报了上
5、犹县梅岭有机茶标准化示范项目。2005 年,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赣质技监标发20055 号文件关于下达第五批国家级和第三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通知批准,梅岭有机茶被列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2008 年,该项目通过验收。同年,上犹县在梅岭茶场的规范性管理文件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的基础上,制定了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经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于 2011 年 1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自有机食品 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在经济效益方面,茶园每亩可以减少肥料、农药等投资 15%左右,茶叶品质可提高 1 个级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食品 上犹 绿茶 地方 处所 标准 修订 说明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