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Otto Stern,1888——1969),以.ppt
《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Otto Stern,1888——1969),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物理学家,斯特恩(Otto Stern,1888——1969),以.ppt(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国物理学家,施特恩(Otto Stern,18881969),以表彰他在发展分子束方法上所作的贡献和发现了质子的磁矩。,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学习历程,O.施特恩1888年生于德国的索劳(今波兰的佐里),他是富裕的粮商O.施特恩和E.施特恩夫妇5个孩子中的最长者。在确定自己的专业之前,他探索过好几个领域。例如,他听过索末菲的理论物理课程,也听过拉梅尔(O.Lummer)和普林格希姆(E.Pringsheim)的实验物理课程。玻尔兹曼、克劳修斯和能斯托关于热力学的著作似乎对施特恩产生了影响,使他在布雷斯劳大学专门搞起物理化学来了。1906年开始学习物理化学,1912年在布雷斯劳大学获博
2、士学位。,初出茅庐,施特恩后来说他自己是个“做实验的理论家”。从19121919年,他的科学活动主要是做理论工作,而从19191945年则主要是做实验工作。就理论这一方面,他受到了爱因斯坦的影响。在布拉格,施特恩做了爱因斯坦的博士后助手,1913年他又随爱因斯坦到了苏黎世。在这里,他又受到了爱仑菲斯特和劳厄的影响,并略受玻恩的影响。服役归来后,1919年他在法兰克福开始与玻恩一起工作。在这段时间内,施特恩发表了几篇关于统计力学问题的论文。,施特恩后来兴趣转到分子束方法。1921年他刚刚完成用银原子束检验麦克斯韦分子速度分布的实验,发现分子束方法是一种认识自由粒子性质的有效手段,于是就打算用银原
3、子束通过非均匀磁场,从原子束的偏转找寻空间量子化的证据。空间量子化的概念是索末菲1916年为了描述氢原子在外磁场和外电场作用下的行为而引入量子理论的。空间量子化可以满意地描述斯塔克效应和正常塞曼效应,然而一直没有人能够以实验演示空间量子化的的存在。,明确目标,在这以前索末菲已经预言,对于某些原子,例如氢原子、碱金属原子或者银原子,应该有磁矩,并且若将它们置于磁场中,这些原子的磁矩只能有两种取向:其轴和磁矩与磁场平行或反平行。施特恩认识到,分子束实验能够在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之间作出明确的选择:如果经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一细束银原子在通过一非均匀磁场时,只应该变宽;但如果空间量子化理论正确的话,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国 物理学家 斯特恩 otto stern
限制150内